社長手記丨有一種速度叫穩健

社長手記丨有一種速度叫穩健

社长手记丨有一种速度叫稳健

在走進海通證券前的討論會上,分析師特別強調:海通證券是唯一一家迄今沒有更名、未被政府注資、未被收購重組過的大型證券公司。換句話問,一批證券公司出道打天下,憑什麼只有海通證券舉著大旗走到了今天?

我們得到的回答是:行穩致遠。

無論2005年前後的證券亂象、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2015年股市的異常波動,都沒有對海通證券各項業務造成大起大落。海通人對“行穩致遠”的理解是隻有“行穩”才能“致遠”,要“致遠”必先“行穩”。

“行穩”,是指海通證券一貫秉承的“穩健乃至保守”的風險管理理念。“穩健乃至保守的經營理念滲透到海通人的骨子裡,不衝動,不賺快錢,不賺短期的錢。”海通證券董事長周杰如此概括公司的生存理念。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偏保守的經營哲學,才成就了今天的海通證券。

30年來,正是靠這種有些保守的理念,保佑海通穿越多個市場週期、業務週期和行業轉型發展的高峰低谷,從“建起來”到“站起來”,再到“大起來”,步入現在的“強起來”新階段。

問題是,30年中國資本市場波譎雲詭投機猖獗,海通是如何做到行穩而不急?

在黃浦江一側的海通大廈裡,與董事長周杰和總經理瞿秋平一席攀談,我發現“行穩”離不開堅守的兩個戰略。

社长手记丨有一种速度叫稳健

一是集團化均衡戰略。海通證券各項業務不僅規模大,而且整體發展均衡。海通證券不偏科,業務結構均衡,依靠綜合實力的平均分取勝。用分析師的話說,“海通證券屬於各項業務齊頭並進,幾乎沒有短板的證券公司”。當企業開始創業或者創業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海通證券的直投PE子公司可以提供服務;在企業上市之前,海通的融資租賃子公司可以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企業要上市了,海通證券可提供承銷保薦服務,如發債、IPO;上市後可以提供併購、再融資服務;企業發展壯大了,海通還有其他服務,比如說上市公司的股權託管、股權質押等等。現在海通證券直投PE管理規模已超過300億,融資租賃子公司的規模已達500億,成為集團重要的收入和利潤貢獻單位。這種集團化的戰略,使企業能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不同的平臺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這是一個全生態鏈的融資服務模式。

二是國際化戰略。行走於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條腿總比一條腿走得穩,東方不亮西方亮。2010年收購香港的大福證券、2015年收購葡萄牙聖靈投資銀行、在亞歐南北美洲佈局14家分行子公司。如今,海通國際已成為中資企業在香港發行市場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單項業務和整體實力均居中資券商之首。海通證券的國際化不是簡單在海外設個機構,而是要立得住。海通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優勢,不是先和當地同行直接競爭,而是先幫助我們國內的企業在海外立足發展。

“行穩”的烙印深深地滲透到海通證券所有的業務條線。曾經在萬國證券工作了4年的周杰,深知證券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認為證券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管控風險,決不幹“操白粉的心,掙白菜的錢”。周杰提出了“時時合規、人人合規、處處合規”12字風控原則,要求員工8小時以外只要談及與工作都要合規,前中後臺每位員工必須合規,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海通證券員工在展業時要合規。

凡靠機靈掙快錢熱錢的,不是這次、就會是下次跌倒在賽道上,或是被罰下場。跑馬拉松的人一定是有耐力和耐心的選手,看似慢跑,甚至有些笨拙,實則能跑得很長很遠。真正的勝者,是聰明人下笨功夫。其中的道理很像龜兔賽跑,但摘取獎牌的往往是大巧若拙者。

道理我們都明白,實際操作中,能投機還是投機,能抄近路還是抄近路,特別是在這些年浮躁喧騰的資本市場。

“海通證券30年的文化一直堅持穩健乃至於保守的風格。”總經理瞿秋平說。也許正是依靠老老實實的合規合矩,這家從零開始的證券公司,在一大批叱吒風雲的同行覆沒在市場的波濤中,一大批行業精英跌倒在金融市場的博弈中,卻能夠守身如玉穿越行業週期和市場風浪,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證券公司之一,各項業務始終立於行業的第一方陣。

競技場上,還有一種速度叫穩健。

社长手记丨有一种速度叫稳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