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峯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罕有一項技術,能像區塊鏈這樣——在其應用還未大範圍鋪開、被大眾直觀感知時,就攪起輿論風暴,擾動民眾情緒。對區塊鏈來說,這是一個信仰與懷疑並存的時期。行業裡有篤定的投入者,也有冒險的投機者;行業外的觀望者則帶著焦慮、不屑和迷惑等複雜情緒。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3月28日,由甲子光年主辦的「正本清源 | 2018“中國區塊鏈第一辯”暨行業領袖峰會」在北京盛大舉行,旨在調動全行業的多元參與者,於眾聲喧譁之中,共同正本清源、釐清現狀,思考未來。火星財經、線性資本和八維資本及42章經共同協辦。

到場嘉賓包括搜狗CEO王小川,Qtum量子鏈創始人帥初,F2Pool創始人、COBO錢包聯合創始人神魚,美麗說創始人、HIGO創始人徐易容,分佈式資本執行董事余文波等50位行業領軍人物。

王小川、徐易容、ArcBlock(區塊基石)創始人老冒、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徐恪等11位嘉賓貢獻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其中王小川、亞創集團CEO兼Uplive/GlFTO創始人Andy Tian(田行智)和Merculet創始人姜孟君(笨總)都是首次在大型公開場合發聲談論區塊鏈。

此外,到場嘉賓圍繞“區塊鏈與VC”、“區塊鏈與互聯網公司”、“區塊鏈3.0”、“區塊鏈與金融”等6大主題展開了激烈的圓桌辯論,甚至多次出現“搶話筒”局面,觀點不斷交鋒,現場掌聲不斷。

歷經一天的高密度峰會,從上午9點到下午6點半,整場峰會長達9小時,50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區塊鏈領域最真實的疑惑和思考。緊湊的11場演講,6場論壇,總計超過10萬字的高密度輸出,構成了區塊鏈行業近來罕見的一次大型“思想馬拉松”。


區塊鏈是新武器,幾年內可能出現千萬級用戶的C端產品

峰會上半場,甲子光年創始人兼CEO張一甲首先發表開場演講,Qtum量子鏈創始人帥初,全球最大綜合性礦池F2Pool創始人、COBO錢包聯合創始人神魚,互聯網資深創業者、美麗說、HIGO創始人徐易容,Merculet創始人姜孟君(笨總),創世資本創始人朱懷陽帶來了5場精彩的主題分享。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甲小姐)

張一甲提到一個軍事概念:VUC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2017年的牛市和2018年初的市場震盪讓區塊鏈正站在VUCA時代的風口浪尖。“人們開始思考了,這是區塊鏈送給2018年最好的禮物。”張一甲說,真正擁有資源的人開始騰挪出時間,認真審視區塊鏈,行業發展正處於“正本清源”的關鍵節點。她引用王陽明的“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濁清”,倡議行業從業者“鈍感”一點,少講哲理,多講數據、案例和應對方案,少給大腦“存儲”,多給大腦“調參”,“這可能是人們應對VUCA時代唯一的方式”。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Qtum量子鏈創始人帥初

帥初回顧了從比特幣到以太坊的區塊鏈發展歷程,除了已被驗證的商業模式——加密數字貨幣和以智能合約為基礎的融資新機制,未來,他認為區塊鏈的關鍵方向是:“數字化、虛擬化資產”的價值挖掘構建“唯一ID”。在經過幾年的沉澱後,區塊鏈可能產生超千萬級C端活躍用戶的產品,這將是區塊鏈真正走入主流社會的標誌。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全球最大綜合性礦池F2Pool創始人、COBO錢包聯合創始人神魚

神魚總結了區塊鏈領域共識機制的演化路徑:從POW(工作量證明,比特幣的共識機制),到更注重效率的POS(權益證明),再到現在POW和POS的融合。未來共識機制的最終理想形態還處於快速迭代中。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互聯網資深創業者、美麗說、HIGO創始人徐易容

徐易容指出,要用區塊鏈這個新武器來打新戰場。在看了不少白皮書後,他感到大家還在打舊戰場,“試圖用區塊鏈把已經做了20多年的老東西再搞一遍”,這將“非常難贏”。他發明了一個新詞BIM(Blockchain、IP、Miniprogram),對應互聯網創業的Solomo(Social、Local、Mobile)。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係,IP是新的價值來源,小程序是新的流量入口——這將是區塊鏈創業者的三駕馬車。所有區塊鏈創業者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態裡是僅僅孵化交易渠道,還是能孵化出IP。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Merculet創始人姜孟君(笨總)

姜孟君(笨總)相信,在區塊鏈移動價值的時代一定會有百花齊放——未來的價值互聯網當中將沒有絕對壟斷性的企業,百花齊放的基礎是無限垂直的用戶體驗加上Token驅動的共贏模式。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創世資本創始人朱懷陽

創世資本創始人朱懷陽總結了5種區塊鏈思維:通證思維、社區思維、共識思維、分佈式思維、信用思維,最後則是思考“區塊鏈+X”,“X”具體是什麼。他認為,目前很難判斷區塊鏈是下一場工業革命還是一場投機泡沫,但行業的發展會是一場共識的戰爭——當有更多相信區塊鏈的創業者做出更多好項目時,實現美好預期的概率就會增大。

看好技術的未來,但需警惕創新泡沫

上午的三場論壇主題分別有關“2018年區塊鏈行業的整體走勢——更熱還是轉冷”、“區塊鏈對傳統VC的影響”和“區塊鏈3.0是否會在2018年爆發”。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一場論壇

第一場論壇,在談論2018年的行業走勢時,帥初、神魚、光速中國創始合夥人韓彥、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分佈式資本執行董事余文波、Blockchain Global 創始人兼CEO Sam Lee、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均作出了長期向好的判斷,因為“先致富、後創業”的反人性模式告一段落,“認真幹活”的人變多了。

類比互聯網發展階段,張一甲向嘉賓提問“區塊鏈的2018是互聯網的哪一年?”劉曉蕾和Sam Lee認為是97年左右,神魚、帥初、余文波、黃明明、韓彥的判斷則更早期——仍在92到94年。大家的共識是行業仍處在十分早期的階段,但相比互聯網,區塊鏈的發展速度會更快,因為每一次新技術變革都建立在之前的積累之上,是加速度的過程。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二場論壇

第二場論壇聚焦於被區塊鏈攪得最焦慮的群體之一——VC。八維資本創始合夥人傅哲飛擔任主持人,創世資本創始人朱懷陽、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1898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酈紅、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NEO Global Capital創始合夥人朱威宇、維京資本合夥人張宇文、BitsAngel創始合夥人馬強擔任分享嘉賓。

Token給投資圈帶來了全新的退出機制,創造了新的獲取流通性的可能。在去年的牛市階段,這種“快錢”多少讓一時沒有跟進的VC感到焦慮,但在目前的熊市階段,各位投資人共同看到了市場向價值投資的迴歸,更看重項目的質量、團隊的質量。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三場論壇

第三場論壇是關於“區塊鏈3.0”的討論。本論壇由42章經創始人曲凱主持,參與嘉賓包括邊界智能創始人曹恆、星雲鏈聯合創始人兼COO王冠、ArcBlock(區塊基石)創始人老冒、IOST創始人鍾家鳴、Trinity State Channels創始人李一靈、MDT量數創始人黃何、哈希世界創始人賈英昊。

老冒、王冠和鍾家鳴都提到“很難定義區塊鏈3.0”。鍾家鳴認為3.0在2018年爆發的概率比較小,基礎鏈的難題還需要時間解決。曹恆十分期待2018,認為這將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一年,可能出現速度和性能方面有突破的“新以太坊”。嘉賓的共識是,2018年是一個黃金入場時期, 行業是一片大藍海,老冒稱其為 “程序員的鑽石時代”。李一靈補充:不要想著寫“科幻小說”,要做簡單易用的產品,而不是講顛覆世界的故事。

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

峰會下半場,由搜狗CEO王小川做開場主題演講,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徐恪,Trinity State Channels創始人李一靈,ArcBlock(區塊基石)創始人老冒,火星財經發起人、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也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搜狗CEO王小川

現場的部分嘉賓談起區塊鏈的“致命誘惑”,而王小川則強調了當下區塊鏈的“致命缺陷”。

王小川表示,區塊鏈要構建新世界,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去中心化”後,維護賬本增加了成本,尤其是對C端用戶成本增加更大,如果引入第三方解決這個成本相當於“沒逃離中心化”;第二個問題是,區塊鏈在達成共識後,共識如何升級?以往的幾次社區分裂和分叉事件已經暴露了“共識很難升級”;第三個問題是,鏈上虛擬資產如何和鏈下真實資產形成映射,在目前的案例中,資產都是跑在鏈上虛擬閉環裡,線下舊世界的資產和區塊鏈不兼容,又需要中介來進行“內保外貸”——王小川認為,這三個問題是區塊鏈本身需要解決的。

王小川也肯定了區塊鏈在當下的實用性。藉助區塊鏈技術,即便不能一步做到新世界的“去中心”,也可以用來建立“多中心”和“弱中心”。多中心採用聯盟鏈,在當下是完全可行的,可以用來解決沒有絕對盟主的聯盟企業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

,把共識升級的問題交給線下協商,而他們自己也能背書鏈上資產與線下資產的映射關係。而弱中心則是小公司藉助公有鏈,通過強化激勵機制來彌補信任的不足,但靠激勵而不是共識建立的商業模式,最終需要時間來檢驗和兌現。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

白碩指出,區塊鏈真正的本質是有一個信任的基礎設施。區塊鏈技術的新挑戰有4個:第一是

性能(TPS),趨勢是迴歸中心化;第二是跨鏈技術——從側鏈、公共側鏈再到流通鏈;第三是數據主權保護;最後是架構層面,從業者有一個重新定義協議棧分層的機會。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ArcBlock(區塊基石)創始人老冒

老冒提出,“3.0時代的開發者至少應讓區塊鏈應用變得跟今天的移動互聯網、Web的應用一樣簡單,讓應用真正大規模落地。”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火星財經發起人、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

王峰提醒所有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對互聯網有充分認知,如果不換腦筋,不調整過去的認知,一定會被這個時代甩掉

。”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徐恪

徐恪認為區塊鏈還處於一個成長期,存在算力攻擊、哈希安全、智能合約漏洞、密鑰管理等未來風險,很多應用有待挖掘,但他相信區塊鏈未來可能會引領新的去中心化的世界。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Trinity State Channels創始人李一靈

李一靈首先回應了徐恪提到的區塊鏈的兩個風險——“算力攻擊”,很多年前已有人用超級計算機嘗試過,但電費太貴,不可行;至於哈希算法可能被量子計算破解這一風險,李一靈認為即使真有這一天,攻擊者可能也會選擇其他更有攻擊價值的領域。演講中,李一靈給出了區塊鏈擴展性問題的四個解決方案:增大區塊、改進共識、鏈上分片、構築狀態通道。

創新不必執念於顛覆

下半場的圓桌辯論,持續了上午的精彩激烈:三場圓桌,就“區塊鏈與互聯網公司”、“區塊鏈技術的突破”與“區塊鏈和新金融”展開了大討論。嘉賓們交鋒互動,現場“火藥味”不斷。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四場論壇

第四場論壇,旨在探討區塊鏈對互聯網公司而言,是機會大於威脅,還是威脅大於機會?在張一甲的主持下,王小川,徐易容,AA加速器創始人兼AA加速基金創始合夥人吳玲偉,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姜皓天,亞創集團CEO兼Uplive/GlFTO創始人Andy Tian,DAC和Vinc聯合創始人、3點鐘聯合發起人朱大衛、Merculet創始人姜孟君(笨總),共同參與討論。

圍繞“大小公司誰更有機會”,王小川和Andy Tian展開激烈辯論,他們都同意激勵機制對小公司有利,能幫助小公司更快建立信任。但王小川認為,如果不解決真實資產如何上鍊的問題,“優勢仍在大公司”,因為大公司和現實世界的資產有連接。Andy Tian則說,要回答誰更有機會很簡單,他形容區塊鏈就像“上床”,其美妙和痛苦,你沒做過就不知道,以他在Google的工作經驗來看,大公司束縛太多,很難鼓勵創新,無法抓住區塊鏈的機會。王小川反駁,這是小公司和大公司的競爭策略問題,無關區塊鏈技術本身。坐在兩人中間的徐易容則重申了自己演講中的觀點:區塊鏈是新武器,不應該用它來“磕老大”,而應該找新戰場,做增量市場。

姜皓天看到,區塊鏈天生具有兩個屬性:金融屬性和技術屬性,行業目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投資很火熱,技術水平仍很差。吳玲偉提出,BAT包袱太重,受到的約束更多;且區塊鏈只是大企業籃子裡的眾多雞蛋之一,投入精力有限,新項目將有很大機會。朱大衛指出,區塊鏈改變了組織協同方式,用戶成為公司的股東,大公司和小公司可能會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個個體也都可以是一家“小公司”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五場論壇

第五場論壇,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張宏鑫,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區塊鏈負責人閆鶯,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田鴻飛,普華資本管理合夥人蔣純,線性資本創始合夥人王淮等6位有資深技術背景的嘉賓,共同分享了區塊鏈的技術突破與風險。

王淮認為,全球範圍內,真正對做區塊鏈項目感興趣的至少幾萬人,但靠譜的項目估計只有總數的1%。田鴻飛提到,2014年曾拜訪過世界一流的比特幣創業公司,只有10%是靠譜的。而在蔣純看來,若論國內區塊鏈項目的優劣,關鍵的戰場不在技術,而在於產品和生態。技術拼的是主鏈,主鏈到最後拼的是生態,誰的生態做得最大誰就會贏。閆鶯基於其團隊對Github上代碼的研究指出,以太坊、比特幣的社區技術人才,都在四五百人左右。她估算,目前全球活躍的區塊鏈技術人才總數在四五千人,其中中國的行業人才約1000人,分佈在項目、高校及研究機構中。隨著資本助力,會吸引更多人才。

關於區塊鏈行業是否會出現“大一統”的底層公鏈或平臺,張宏鑫認為,沒有必要大一統,未來的組織形式很多,BAT這樣的巨頭公司只是選擇之一。閆鶯也不建議走大一統路線,因為術業有專攻,不同平臺在隱私保護、性能、安全上各有側重,很難全部做好。

甲子光年「正本清源」區塊鏈峰會:泡沫退潮,人開始認真幹活了

第六場論壇

最後一場壓軸圓桌論壇,探討了“區塊鏈技術之上的新金融體系”。DCCl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知名互聯網學者劉興亮主持了本論壇,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美國道富銀行量化外匯交易經理Alan Yan,JoyCoin CEO劉勇,Amber AI 創始人、CEO Michael Wu,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共同探討了區塊鏈將給金融體系帶來怎樣的衝擊。

白碩表示,區塊鏈和金融體系會兵分兩路,同時進發。一路是傳統的金融機構會穩步的引入一些區塊鏈技術,另外一路,是產生一個數字虛擬的GDP,礦工生產交換價值,碼農生產使用價值,價值在這個虛擬系統中內循環。黃步添提到,他創立的雲象已經和多家銀行、證券機構展開合作,聯盟鏈的難點其實除了技術,還在於如何協調線下不同機構,真正實現聯盟,這需要一個市場教育和共識形成的過程。劉勇的想法更激進:在數字貨幣領域裡挑戰華爾街的角色,把資訊生成的數據分析和理財交易通過區塊鏈整合在一起,這可能會產生突破式的顛覆。Michael Wu認為,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金融和傳統金融最終會是一個融合過程

,不一定是誰顛覆誰。

Alan Yan認為,區塊鏈顛覆金融體系的機率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技術的成熟程度,二是監管政策和方式的變化,這些都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從上午9點到下午6點半,整場峰會長達9小時,50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區塊鏈領域最真實的疑惑和思考。緊湊的11場演講,6場論壇,總計超過10萬字的高密度輸出,構成了區塊鏈行業近來罕見的一次大型“思想馬拉松”。

與會嘉賓的共識是:區塊鏈將是未來不可忽視的一場技術變革,在專業精英人才加速進入行業,以及監管方向逐漸明確的環境下,區塊鏈的發展將更加求真務實、迴歸理性和規律。

就在峰會舉行的同一天,人民銀行召開了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開展對各類虛擬貨幣的整頓清理,著力構建‘五位一體’的反假貨幣工作機制,加強人民幣相關收藏品市場管理,切實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

更清晰、有力的監管機制對區塊鏈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

去除亂象,正本清源,真正的價值才可能脫穎而出。2018年,區塊鏈行業將繼續書寫波瀾壯闊的新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