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状元,敢与皇上硬怼,流放路上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毛宗岗父子后来放在《三国演义》第一章的喟叹!以此词开篇,徐徐展开了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至公元280年三国归于一统的风云画卷。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这是大明朝堂上的呐喊!受此言所激,当朝二百二十九位文官大臣抱定“今日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的宗旨,一齐跪于左顺门前,与明朝史上心眼儿最多的嘉靖皇帝硬刚!

大明状元,敢与皇上硬怼,流放路上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


生平

杨慎,字用修,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为少师杨廷和(超级牛人,首辅,总揽朝政十余年之久)之子,二十四岁得状元,授翰林修撰。

嘉靖初继位,大礼议之争爆发。

核心是继统或继嗣之争,因正德死后无子嗣,嘉靖以小宗入朝继位。继统则继承皇帝之位,生父母亦封皇、后;继嗣则过继给武宗一脉,以正德之父母为父母,撇开嘉靖自己的亲生父母。

杨廷和及其追随者坚持继嗣,嘉靖惶惑无所对,直到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说,朱厚熜览之大喜,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如此纷争三年之久,终以杨廷和致仕还乡、左顺门廷杖朝臣并杖死十六人,嘉靖大获全胜而告终。

海瑞说:“嘉靖者,家家净也。”综合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来看,很难说他是什么好皇帝,然而杨廷和等人以为小孩子可欺,不让人家认爹,确实也很不厚道。

杨慎的一生,被其父害得不轻。他喊出的那句话,在战场上可算是最强音,但在一个错误的内耗场合,就有些不合适宜了。

杨慎的政途基本完蛋,先是被廷杖,后谪戍云南永昌卫(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云南保山一带),并卒于是。从北京的权力中枢到云南保山有多远,杨慎有多不被待见,可以参考以下地图:

大明状元,敢与皇上硬怼,流放路上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


史评

那首词是杨慎所作,本用在其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之开场。杨慎被贬,行经湖北江陵时见到江边有渔夫和樵子正在笑谈,满腔汹涌的情怀再也难以抑制,便拿过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他写词的历史性画面曾经在一本网络武侠小说中(《江山如此多娇》)重现,于是再也难以忘怀。

后面那句话实则更在作词之前,是一句相当鼓动人心的呐喊,见于《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明史》在其列传中说他修《武宗实录》时,“事必直书”,这是史官的秉笔直书;

在过镇江谒见杨一清时,问以疑义,杨一清皆成诵,因而惊异,“益肆力古学”,这是学问的见贤思齐;

被流放到云南后,政治上失意,于是在文学上更加努力:

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这是勤于学问,持之以恒并坚持终生。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及不耽于天资、务求上进的态度,直到今日仍有积极意义,并当为学者诫。

大明状元,敢与皇上硬怼,流放路上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

杨慎在云南得人照顾甚多,嘉靖心眼儿极小,极其讨厌杨廷和和杨慎父子,“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随时关心杨慎的情况,听说他过得非常不好才放心。以九五至尊,对旧恨如此念念不忘,可见嘉靖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在这样的上级面前,杨慎终生复出无望,所以他“益纵酒自放”,喝酒吟诗,疏狂一生,聊以排遣而已。

然而历史终究给了杨慎应有的评价,说他:

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有明一代,推为第一;放眼千古,能有几人哉?

这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评价。

朱厚熜以帝皇之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共活了61岁;杨慎一生失意,放逐边荒,却活了72岁。

朱元璋当年也没活过张定边。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器量的区别,气度小总是活不过气度大的。

当年明月告诫的至理明言也可以用在这里:

诸位可以借鉴,遇到恨透一个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时候,用张定边(加上杨慎)的事迹勉励一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性,活得比长就是了。

大明状元,敢与皇上硬怼,流放路上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