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估值万亿,井贤栋:最兴奋的不是这些钱,上市不是目标

随着蚂蚁金服新一轮140亿美元融资落地,在众多海外顶尖投资机构的追逐下,蚂蚁金服的估值也一跃升至1500亿美元。从估值看,ATM已取代BAT成互联网行业三巨头。

6月8日下午,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接受新京报在内的三家媒体采访时透露,本轮融资中投资者交流最多的是怎么帮助推动蚂蚁金服全球化的进程,而在收入贡献上,未来海外会慢慢成为“大头”。

新京报记者:陈鹏

投资者交流最多的是帮助蚂蚁全球化

井贤栋:未来收入贡献大头会是海外

6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总金额为14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既包括来自国内投资者的人民币资金,也包括了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国际筹集的来自国际投资者的美元资金。

关于蚂蚁金服此次的百亿融资,此前坊间便有传闻,但140亿美元的融资金额高出市场猜测。而除了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者名单上也出现一些“新面孔”,且都是全球顶尖资本,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银湖投资、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T. Rowe Price 旗下基金、凯雷投资集团、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

“蚂蚁金服面临全球发展的阶段,需要得到更多国际上的伙伴、同行者,来一起开拓国际市场。让我们最兴奋的不是这些钱,是这么多人对我们使命和愿景的认同,一起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推进全球普惠的进程,已经跳出了商业层面的考虑。”井贤栋说,此轮融资中,投资者交流最多的是怎么帮助蚂蚁,一起推动全球化的进程。此外,每位投资人的资源都不一样,比如对当地市场的认识,蚂蚁金服往前走,能够从中分享一些经验。

对于融资背后的用途,蚂蚁金服在公布融资消息时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此外,资金也将用于培育新兴市场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让普通民众也能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在此次释放强烈的全球化愿景之前,技术输出已成为蚂蚁金融重要的收入板块。有数据显示,2017年蚂蚁来自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由两年前的14%升至34%。而谈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预期,井贤栋说,“收入贡献上,我觉得未来大头会慢慢是海外。”

蚂蚁上市没有时间表

融资过后,外界也继续关注蚂蚁金服何时上市的话题。“没有上市时间表”,井贤栋称,上市只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从来没作为一个终极目标。“上市以后资本市场是有很多短期考核的东西,蚂蚁金服更专注于长期的愿景和持续的价值创造,对比未来愿景,蚂蚁金服才刚刚开始,有很多事情要做。会把很多面向未来愿景的基石夯实更实一点,时机成熟自然会上。”

在井贤栋看来,蚂蚁金服的全球化不是事业群的全球化,是所有人的全球化,希望所有“蚂蚁人”具有全球观和全局观。“全球化我总结出一个4G。一个是Global vision,即全球化视角,未来服务全球20亿用户;二是Global mindset——全球化思考,理解不同的需求;三是Global knowledge——全球化的知识,尊重文化差异,找到共同愿景;还有全球化的人才,也就是Global talent。”

近些年来,不少金融科技机构竞相出海,除了服务出境的中国游客,和当地的金融机构合作成为另一条出海线路。井贤栋坦言,蚂蚁金服全球化的非常重要部分走到本地,帮助本地发展出当地的“支付宝”、“蚂蚁金服”,分享蚂蚁金服的技术、风险管理经验,真正帮助伙伴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这是一个挑战。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