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或许你只是MBTI中P值较高而已

场景一 :周日

小J说:“这是本周的计划,你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挺好的”小P说。

场景二: 周二

“XXX方案怎么样了?有需要我支持的吗?”小J问。

小P想了想,“你说的是XXXX吗?不是周四用吗?我还没弄呢。”

场景三: 周三

小J:“XXX方案,咱们今天过一下吧?”

“我今天晚上加班弄,明天一早可以吗?”小P

场景三: 周四

“这个方案确实考虑的挺细的,只有一点修改意见,你再看看”

小J说

小P说:“好的,没问题。”

拖延症?或许你只是MBTI中P值较高而已

移除小P也太不靠谱了吧?


以上对话,就是小P和小J的日常,看起来小P很不靠谱嘛,试问,谁愿意跟这样的人相处呢?可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确实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总是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完成任务,哪怕很早之前就铺开摊子准备好好干啦,这种行为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拖延症”。

不过,“拖延症”几乎是绝症,更多的经验表明,无论怎样诅咒发誓都无法根治,这个时候,与其对自己很不满意,以至于怀疑人生,不如换个角度看,或许是你特有的行为偏好。

接下来,是讲知识的时间啦,在MBTI的测试中,有一个维度叫做“如何生活/做事”如果你的J值较高,那么,你会倾向于做事注重目的性、有条条框框、有时间计划和指标中的工作;反之,如果你的P值较高,那么很可能你做事随意,做事比较没有计划,就像文章开头的片段一样,比较习惯于最后才完成任务。

拖延症?或许你只是MBTI中P值较高而已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在日常相处中,如果一个J遇到一个P,就会遇到文章开头遇到的情况,小J希望做事很有计划,小P则认为最终能够完成就可以啦;小J会讨厌小P太随意,小P会讨厌小J追的太紧,但其实就像上图所示,只是两个人的行为偏好不同,而且各有利弊。

对于小J来说,好处当然是有计划性,但弊端在于应该变化就显得不那么从容了,比如在创业公司,计划经常被打断、临时突发的事情会很多,这样的环境里,小J就会觉得压力非常大。我们辅导的一个女孩,就属于这种类型,虽然她很喜欢这家公司的文化氛围,但对于今天不知道明天做什么,现在做的事情很可能随时终止实在无法忍受而辞职。

对于小P来说,坏处当然是别人配合起来很麻烦,总是最后才完成任务也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但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小P就很适应变化的、弹性的氛围。临时性的任务一点都不会给她压力,中途改变计划更不会,因为很可能她还没有开始呢。

拖延症?或许你只是MBTI中P值较高而已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很明显人跟人是不同的,而且各有优势,所以,为好优姐姐说——


这样说是不是轻松很多呢?那我们以后就不用改变自己了吧,何必抹杀自己的天性呢?

并不是,学习MBTI一方面是要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察觉自己让他人不舒服的地方,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沟通、调整。

——对于小J来说,保持自己的计划性很好,但对其他人也这样的要求就会增加别人的压力,因此可以:

1.主动沟通,明确各个时间节点以及最终时间(如果是领导,可以预留一定的空间),而不是在中间不停的追问。

2.调整自己,适当接受变化和弹性。

——对于小P来说,毕竟工作是团队合作,任性的根据自己的安排走,很可能让其他人不知道怎样配合,留下“懒散”、“不负责任”的印象,所以

1.与团队成员确认每个时间节点以及最终时间,保证沟通过的时间节点务必完成手上的任务。

2.学会做计划的方法,锻炼自己在计划内完成任务的能力。

我们是careergirl,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并且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