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我們每天都在用輸入法傳播信息,大多數人習慣用拼音,而有些人則對五筆更為青睞,但無論是用何種輸入法,都能打出漢字,可是,在計算機時代剛剛到來的那段時間裡,漢字卻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差一點,我們今天在網上就只能用西方文字交流了,包括這期節目也是。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說到漢字危機,就不得不提到曾在這片土地斷斷續續上演過的“漢字拉丁化改革”,由於近代中國式微,一些人將落後的原因歸咎於傳統糟粕太多,很不幸,漢字也淪為了他們的打擊對象,被指為一種過於繁複且不科學的文字。還好,這種謬論最終沒有佔得上風,可惜漢字的危機並沒有就此結束。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1946年,全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出現,意味著人類信息時代初露端倪,此後,中國也於1958年完成了國產第一臺計算機的研製工作。可即使到了80年代,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拼音的聲音卻仍然存在,由於漢字不是字母文字,輸入計算機十分麻煩且效率低下,關鍵在於需要字庫支持,不像英文,26個字母排列組合便可構成詞句,漢字總數可是高達將近十萬個,即使是常用漢字也有三千多個。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並不是說無法實現,但是在那個計算機硬盤容量連一個今天手機APP都裝不下的年代,漢字的使用成本比字母文字實在是高太多,智能輸入法出現之前,漢字的輸入效率極為低下。而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比別人慢一拍所要付出的代價顯然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一時間,漢字拉丁化似乎又佔得輿論高地,所以當時許多人將計算機稱之為漢字的掘墓人。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就在這種人類唯一留存下來的表意文字眼看即將被時代甩開的緊要關頭,中國出了個叫做王永民的人,他用了整整四年時間,將7000多個標準漢字拆成了133個詞根。並不斷優化最終把這133個詞根濃縮到了標準鍵盤的26個英文字幕按鍵上面,五筆輸入法的橫空出世,震撼了整個華語世界,要知道,當時有一些人試圖製造一種全是漢字的大鍵盤,但王永民做到了將漢字和以英文理念打造的鍵盤的完美整合。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五筆輸入法成功解決了漢字輸入效率低下的問題,雖然叫做“五筆”,但其實每個字只需要四碼便能打出來,一個半年以上使用經驗的五筆寫手,就可以做到每分鐘輸入七八十個字,這個速度基本相當於今天的智能輸入法了,但是所需要按的鍵卻少得多。領導在視察了王永民的成果後,也否定了漢字拉丁化的道路,新華社甚至撰文稱五筆輸入法的意義不亞於印刷術的發明,王永民也憑藉著這項發明獲得了印刷界的最高榮譽,畢昇獎,他本人亦被尊為當代畢昇。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當初有人批評漢字缺乏科學性,但在這個信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有新事物誕生,相應地,也需要有新的詞彙來命名之,如今看來,在這一點上,漢字反而比英文更有優勢,作為字母文字,在命名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用字母重新組合出一個全新但又完全不能表意的詞彙,其實是增加了學習成本,但是漢字卻可以用直觀的表面意義來命名新詞彙,就算不是專業人士,一看就能知道它的用途,因此,漢字才更能適應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發明一項東西很難,推廣它則亦非易事,由於過度疲勞,身子本來就不太好的王永民備受病痛折磨,為了以防萬一,他的身上還揣著一份6000字的遺書。隨後,五筆進入黃金時代,五筆成了當時用人單位的一項考核指標,大量學習班開始出現,許多硬件和軟件廠商,諸如微軟和小霸王,都把五筆預裝進自己的產品中,普及程度一度高達90%。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然而,五筆的發明人王永民卻沒有得到他理應獲得的收益,由於產權意識淡薄,一些廠商給自己的產品嵌入了五筆,卻從未繳納過一分錢專利費,在多次官司未果反被告後,王永民被迫放棄經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是一介書生,不善於經商,不善於管理。”至於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智能拼音輸入法的出現,解決了漢字輸入困難和五筆門檻較高的矛盾。

漢字曾被指不科學差點被廢掉:一項獨特優勢證明漢字比英文更先進

畢竟拼音是每個人都會的,但五筆光記詞根就得花一番心思,當然這也是好事,說明漢字輸入已經相當完善了,不會再有被淘汰的危險。五筆輸入法完成它的時代使命後,也並未就此銷聲匿跡,作為一款頗為小眾的輸入法,仍然擁有一批忠實粉絲,而且五筆憑藉相對較少的按鍵次數,更適合需要大量錄入文字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