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历经波折,终完成迁都大业

子旬是祖丁次子,阳甲二弟,阳甲称王时掌管军政大权,阳甲得急病死去,按兄终弟及的祖制,他被拥立为王,号盘庚。

阳甲在位时,国家处于动乱时期,子旬刚平定西方丹山戎的叛乱,归国后又往南方边境纠纷。哥哥阳甲只顾着安稳地当大王,征战沙场的事都让他去干。这时山东贵族与各诸侯国秘密串联,公开反对商王朝立都于山东境内,认为这是侵犯了山东贵族的利益。

盘庚历经波折,终完成迁都大业

盘庚即位后商历九世之乱,王室争斗激烈,阶级矛盾加深,决定把国都迁往殷邑。那里是商族的发祥地,迁于古老的旧都,许多大臣认为旧都残垣断壁根本不堪为都,不愿意离开奄邑。盘庚向他们解释,他说:迁都于殷可以缓与山东贵族的矛盾,可以加强对北方和西北控制,防止外敌入侵,现在的王都靠近泗水,如遇上山洪爆发,就有淹城之险,而殷邑地势高不会为洪水所困。

殷邑是商王族所属领地,是建都的最好地方,迁于祖宗旧都也会得到祖宗的庇护。但是殷邑此时连普通的城邑都算不上,建都至少也得三年,眼下山东贵族闹得凶,三个月都难住下去,盘庚不得不把政治中心临时迁到相,河亶甲曾建都于此,将政权机构临时设在这里不会侵害诸侯国的利益。但是相损毁严重,王室成员表示不满,盘庚无奈只好临时住下来,与大臣们商议建都之事。

盘庚历经波折,终完成迁都大业

盘庚提出北蒙依山傍水是一处富庶之地,他的建议得到了大臣和贵族们的支持。于是盘庚征调人力物力动工修建都邑。三年后都城建成,盘庚下令正式迁往北蒙。迁居北蒙后,与山东贵族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解。五年后的春天,北蒙王宫突然起火,宫殿被烧毁,盘庚十分震惊,后悔当初没有听那位道士之言。在修建北蒙王宫之初,有位道士告诉盘庚北蒙之地虽好,但邪火猖獗,不利于王朝的发展,建议在亳殷建都。盘庚心里很是恐慌,但他的恐惧心理让他做出了重大的决定,在亳邑重建王宫。

盘庚把迁都于亳向大臣们一说,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认为新都才建成五年,正是发展的好机会,宫室虽毁于大火,还可以重建,总比建新都容易,迁都把百姓折腾得很苦,怎么可以再迁呢?尽管盘庚再三解释,还是有许多人反对。盘庚想:迁都的道理我讲得很明白了,你们赖着不走,就是违抗王命。于是下令在亳殷重建王城,历时三年多王城建成,于是盘庚下令迁徙新的王城,史称“盘庚迁殷”。

盘庚历经波折,终完成迁都大业

盘庚初即位于奄,因山东贵族逼迫迁于蒙,又迁居于相,后又由相迁于耿、北蒙、亳殷,这些城邑都是盘庚迁居过的。所以“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指的是盘庚的五次迁都,并不是商朝第五次迁都。盘庚在北蒙涉河而过,定都于亳殷,此后273年未迁都。

盘庚在迁都后施行商汤以德治国的方针,团结国内的诸侯,还和边疆夷族等建立友好关系。战火平息,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