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提问成都如何做强“主干”?“五中心一枢纽”了解一下

川网提问成都如何做强“主干”?“五中心一枢纽”了解一下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4日讯(记者 李丹 张宇 摄影报道)成都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在全球布局一批科研、招商和旅游项目,提高成都国际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和运筹能力。此外,成都还将加强双机场建设,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加快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的高铁交通圈,形成连接国际国内重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络。

14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以上内容,都是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的内容。据此,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整体提升全省的经济实力。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做强成都“主干”,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那成都将如何做强“主干”?针对记者提问,谢瑞武回答道,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新格局,这是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大要求的重要部署,是破解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决策,完全符合区域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决拥护并且已经开始全面落实,成都已经召开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

川网提问成都如何做强“主干”?“五中心一枢纽”了解一下

谢瑞武答四川新闻网记者问

谢瑞武介绍,具体讲,成都将坚定不移增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提升六种能力,落实省委做强“主干”的要求,履行好“主干”的责任,体现好“主干”的责任担当。

一是围绕提升区域带动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地理重塑、产业功能区建设、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和产业政策创新。加强与市(州)的产业协同连接,打造以成都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二是围绕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把握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的大趋势,用好国家新一轮金融开放的机遇,增强成都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大力实施“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探索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一批全国特色金融“单打冠军”,从而增强对市(州)的经济辐射能力,提升对成都和市(州)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三是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据悉,成都将争取更多的领事机构、国际组织落户成都,争取更多的国际重要会议、国际重要赛事活动在成都举办,加快在全球布局一批科研、招商和旅游项目,提高成都国际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和运筹能力,发挥好四向拓展起点、全域开放支点的作用,带动全省市(州)的对外开放。

四是围绕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成都将充分用好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产业创业中心为牵引,大力引进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注重在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股权激励力度,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体系,推动新经济发展。支持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引进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

六是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发挥南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加强双机场建设,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加快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的高铁交通圈,形成连接国际国内重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络,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