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定了,香港正式開徵空置稅。

6月28日,香港特區特別行政會議批准徵收一手房空置稅。

從3月份提出動議到6月底正式出臺,短短3個多月時間,香港空置稅就橫空出世,行政效率之高效,可見一斑。

這其中的大背景,正是香港房價持續高漲。從2016年年初開始,香港房價連漲25個月,漲幅高達38.5%,並連續18個月刷新最高紀錄。

不過,香港版的空置稅只是狹義的空置稅,只面向一手住房,針對的是開發商的捂盤惜售。而在加拿大等地流行的廣義空置稅,則是不分一手房二手房,只要存在空置,一體徵收。即便如此,香港這種空置稅仍有宣示意義。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香港的空置率並不高,當地私人住宅的空置率已由2012年年底的4.3%下跌至2017年年底的3.7%。反觀內地,不說開發商捂盤惜售有多普遍,只要夜晚到一些郊區或新城,就能明白住房空置有多誇張。

這個力度,有點大。

1、香港痛下狠手,不願再做房價“冠軍”

從3月份香港政府提出空置稅的議案,到6月28日正式出臺,短短三個月時間,足見局勢之緊迫。

此次香港政府痛下決心,辣手摧花,試圖一招改變香港長期霸屏全球最貴城市的地位。儘管香港經歷了兩次金融危機,並大幅加徵海外買家稅和印花稅,依然擋不住如洪水猛獸般的香港房價。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中原地產:不畏金融危機持續上漲的香港房價

而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以同比14.9%的漲幅,位居全球城市榜首,並預計未來還有上漲的空間。就連香港的辦公樓,也傲嬌地奪下“全球最貴”的寶座。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萊坊: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房價增速領跑全球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雖然香港目前整體空置率不到4%,但空置的一手住宅幾乎佔到每年新增住宅的一半,5年增了1.25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此前評估,全港空置一手住宅大約為9000套,而香港劃定的每年新增住宅供應目標僅為1.8萬套。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香港文匯報:香港空置一手住宅逐年上漲

“別低頭,皇冠會掉”。但香港這一次主動低頭了。迅速推出一手房空置稅,意在打擊開放商捂盤惜售、推高房價的行為。

早在5月份特首林月娥出席立法會時,就大批開發商捂盤惜售:

現在樓房單位極度短缺,所有房屋都要用來住,而不是囤積或用來炒賣。

空置稅的出臺,讓香港又一次與國際接軌了。

2、哪些國家開徵空置稅?

目前真正開始徵收空置稅的,都是發達國家的部分地區: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法國是徵收空置稅最狠的,一間房空置超過1年就需繳納房價的10%,第二年要繳12.5%,第三年15%。嚴打之下,法國房價被成功遏制,投資法國房產的人都知道,它在過去十年裡漲幅並不大。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是最早開始徵收空置稅的地區。墨爾本借鑑了溫哥華的政策,對一年中空閒6個月以上的房屋按照其價值徵收1%的空置稅,這一政策適用於在墨爾本內城區和近郊區購買了第二套房產的海外買家。

然而,空置稅實施起來是有操作困難的。例如,如何界定空置的“合理原因”?對於投資型和自住型房產要不要區分?比如,加拿大的溫哥華徵收空置稅很大程度取決於業主的自覺性,因為它主要由房主自己申報,這就讓最終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對於全世界已經執行空置稅徵收的國家來說,缺乏關於空置率的可靠數據,是實施空屋稅的最大挑戰。

3、統計空置率,各家有各法

目前關於空置率的統計,不同地區有不同辦法。

香港會在每年年底進行一次統計,並且將正在裝修的住房納入空置房統計範圍。2017年的空置率為3.7%,這個數值並不高。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美國的統計方法是最成熟而且數據最透明的,統計體系也比較複雜。

美國一共發佈了3個住房空置率指標:美國普查局的“人口調查/住房空置調查”、“美國社區調查”,以及由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與USPS合作通過郵政服務記錄。美國會把度假房、週末房、移動住房納入空置房統計範圍。經過長達五十多年的跟蹤統計,這些指標即便數據來源、統計口徑都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反映出美國樓市的規律:樓市繁榮時,空置率低,樓市蕭條時,空置率高。

這些數據細化到了季度。美國聖路易斯聯儲統計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第一季房產自有住宅的空置率低至1.5%。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除了自住房,還有租賃房的數據,第一季度為7%。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而且還分地區統計。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日本總務省每5年實施一次全國房屋空置率調查,空置房定義是長期沒有人居住且連續5年沒有使用過自來水和電。最近一次的調查是2014年,截止至2013年10月,受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影響,日本住宅空置率達到13.5%,創歷史新高。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當然日本還有像TAS這樣的獨立私營統計機構,針對日本主要的房地產市場統計空置率情況,不過因為它並未將滿屋的樓房戶數放在分母中,所以東京首都圈一些地區的空置率可達70%之高。這個統計數據就更及時,更新到了2018年3月。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TAS空置率

加拿大抵押和住房公司會定期對加拿大的35個主要城市進行出租用住房空置率進行跟蹤調查。溫哥華政府也曾根據電力公司BC Hydro的數據來統計出的空置率,空房定義是每個月要有25天沒有人居住或是一年中有4個月無人居住。

各國的統計體系沒有哪一個是最理想的,但是基於科學的調查方法,有分門別類的、跟蹤的長期統計數據,不論是對政府、投資者或者剛需的決策都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而不斷完善空置率的統計機制,也是讓空置稅能有效實施的重要基石。

4、香港開徵空置率,影響有多大?

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會不會給香港樓市降溫?中國內地會不會跟進?

香港突然下狠手,對樓市多方的刺激不可少,小幅降溫是大概率是事件。

具有香港特色的空置稅,只面向一手住房,針對的是開發商捂盤惜售,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手二手通通都徵稅的情況還不太一樣。但香港空置稅,仍有警示意義。

香港從一手房的空置稅入手,大大縮小了統計和徵收範圍,執行難度明顯低於美國、英國、加拿大一手、二手通吃的做法。

不過,既然空置一手房的數據早就調查出來了,二手房的空置數據還會遠嗎?

打擊最大的,就是捂盤惜售、惡意抬高房價的開放商。在繳納高額空置稅和坐等房價上漲之間,最先倒下的一定是現金流短缺、資金週轉不佳的開發商。

未來香港一手房供應可能會有小幅上漲,也會有大量新房進入租房市場。對於捂盤惜售集中的區域,預計租金會有所下降。

問題來了,香港開徵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先說結論,恐怕很難。

其一,房地產稅的推進都面臨重重困難,何況空置稅?

房地產稅從2013年正式動議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雖然雷聲不小,但到現在連草案都尚未對外公佈,立法更是遙遙無期。

從技術上看,房地產稅比空置稅更容易控制,徵收成本也小很多,如果首套和剛需免徵,涉及到的利益面也比預期的小。

即便如此,房地產稅都延宕多年,而空置稅迄今為止還停留在一些代表委員的建議上,尚未被提上決策日程。

其二,住房空置率仍舊是中國最大的謎題。

想要開徵空置稅,首先必須搞清住房空置率。同樣,想要進行精準的樓市調控,也離不開對於空置情況的精準把握。然而,在我們這裡,住房空置率卻一直諱莫如深。

對此,我們只能從一些話語中捕捉蛛絲馬跡。前不久,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原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在演講中提到:

在中央財辦時,曾經請有關單位通過對用電量對全國住宅的空置情況摸底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住宅的空置率都相當高,比日本這種高度老齡化、少子化、城市化的國家還要高,日本是13%。這很不正常,說明用來炒的房子真不少,有關部門應該儘快制定空置標準。

足以說明,我國的住房空置率超過13%。不僅高過曾經發生樓市崩盤的日本,更高過美國、歐盟等國家。

另外一組民間數據也可為證。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調研報告表明,2013年全國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高達22.4%。

然而,住房空置率到底是多少,在一二線與三四線城市之間如何分佈,仍舊缺乏一份詳實的官方調查數據。

其三,我們缺乏推進空置稅的動力。因為空置稅不僅涉及直接的利益,更涉及整個房地產模式的正當性與持久性。

有不少人認為,空置稅之所以遲遲未列入改革議程,主要原因在於技術層面:住房空置率不好統計。首先空置多久算是空置,缺乏統一標準;其次,依靠水電煤氣表數進行監管,在智能電器日益發達的年代,很容易被規避。

其實,這不是關鍵。住房空置固然難以監管,但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以及租房管理制度的完善,相關障礙都可以一一破解。

這背後的秘密在於,容忍住房空置,是維繫房地產泡沫的重要基礎。平時你知我知,只要不說破,對於市場情緒沒有任何影響;一旦真的將住房空置納入監管,甚至徵稅進行約束,這比房地產稅,更容易引發市場的震盪。這顯然不是有關部門希望看到的。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住房空置率在我國一直諱莫如深,也不難明白為何空置稅的建議一直都如石沉大海。

至於中國內地會不會跟進,還要看香港市場後續反映如何。西南財經大學曾於2013年做過各國和地區的房屋空置率對比,全港所有房屋的空置率僅為4.7%,而中國內地則高達22.4%。

香港急了,突然開徵住房空置稅!中國內地會跟進嗎?

各國和地區的空置率

香港此次的空置稅邁入一大步,既是為後續擴大徵收範圍先試個水,同時也可以成為大陸開徵空置稅的試驗田。

香港與大陸的房價,同處於歷史高位,泡沫一戳擊破。房地產硬著陸還是軟著陸,都需要慢慢探索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