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只活一天,它们明艳动人

它们只活一天,它们明艳动人

它们只活一天,它们明艳动人

楚楚、采采、采衣、如雪,这些都是常见的名字,尤其是在武侠小说中,这些名字往往与那些灵动如水的姑娘有关,带给我们无限遐想。而实际上,这些听起来那么美的词,最开始是用来形容一种小昆虫——蜉蝣。

蜉(fú)蝣(yóu),它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它的英文名字很美,叫做mayfly,所以,它是一种属于五月的小虫。

西汉戴德在《夏小正》中写道:“五月蜉蝣有殷。殷,众也。蜉蝣殷之时也。蜉蝣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有何也,有见也。”意思是说,五月蜉蝣众多,它们是水生的小昆虫,朝生暮死。

它是最原始的昆虫,也是寿命最短的动物,它纷飞在五月,从水中生出。尽管它是如此渺小,尽管它存在的时间如此短暂,但是却被我国古代文人真情以待,留下来无数传唱千年的诗篇。它几乎集合了所有让文人动情的字眼,所以,它在古诗文中的高频亮相我们完全不必意外。

而《诗经》的这一首蜉蝣诗,是关于蜉蝣的最早描写,也几乎敲定了这种小虫子的命运弦音。

毛诗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

孔颖达正义:言蜉蝣之虫,有此羽翼,以兴昭公君臣有此衣裳楚楚也。蜉蝣之小虫,朝生夕死,不知己之性命死亡在近,有此羽翼以自修饰,以兴昭公之朝廷皆小人,不知国将迫胁,死亡无日,犹整饰此衣裳以自修絜。君任小人,又奢如是,故将灭亡。诗人之言,我心绪为之忧矣。此国若亡,于我君之身当何所归处乎?

毛诗序说,《蜉蝣》这首诗,是用来讽刺统治阶级的奢侈。孔颖达说,在这首诗歌中,用蜉蝣的羽翼来比喻曹昭公君臣的衣裳华美。蜉蝣这种小虫,不知道自己死到临头,还在修饰羽翼,就如同朝廷里那些小人,不知道国家将要灭亡,仍然奢侈度日。君主不明,任用小人,国家灭亡是必然结果,诗人所言,是为国担忧。

楚楚,鲜明貌,《说文》解释说:“会五采鲜色也”,所以衣冠楚楚即是形容衣服颜色鲜艳、多彩、明丽。

然而古来解诗经者,说法各异。关于《蜉蝣》这首诗,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朱熹《诗集传》:" 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 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 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 不能久存, 故我心忧之, 而欲其于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 或然未有考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 盖蜉蝣为物, 其细已甚, 何奢之有? 取以为比, 大不相类。天下刺奢之物甚多, 诗人岂独有取于掘土而出、朝生暮死之微虫也? 即以为玩细娱而忘远虑, 亦视乎其人之所关轻重为何如耳。”

朱熹说,这首诗大概是因为时人只顾游乐而没有长远考虑,所以用蜉蝣来比喻进行讽刺。说蜉蝣的羽翼像艳丽的衣服,然而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所以心生忧虑,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毛诗序说是讽刺国君,朱熹不这么看。

方玉润解释说,蜉蝣这种动物,微小到极致,有什么奢侈的呢?天下间可以用来讽刺奢侈的事物多得很,诗人哪里会偏偏选取蜉蝣这种掘土而出、朝生暮死的小虫。就算是如朱熹所说只顾游乐而没有长远考虑,也是在看当时人所看重的东西为何如此罢了。

尽管朱熹和方玉润的看法有所分歧,但都否定了《蜉蝣》这首诗是讽刺奢侈之风,而强调了蜉蝣朝生暮死,感慨人生短暂。

当代学者程俊英认为:“这是一首没落贵族叹息人生短促的诗。在这位感伤的诗人看来, 蜉蝣的朝生暮死, 与人的‘生年不满百’是一样的, 都逃不出死亡的规律。”

以蜉蝣来叹息人生短促合情合理,就好比庄子在《逍遥游》中讲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种境况确实悲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蜉蝣的朝生暮死充满同情和感伤,我不禁想到,苏子与客渔樵于江渚之上,船上客便是悲观地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听了之后却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至于蜉蝣,它的一生只等于一天,那么在这一天里,它是如何度过的呢?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的羽翼,华美艳丽,多彩动人。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采采,是多的意思,蜉蝣的翅膀,层层叠叠,如同许多衣服那样华丽。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阅”通“穴”,掘阅即是挖穴而出。蜉蝣从地下挖土而出,轻轻舞动雪白的麻纹衣服。

在《诗经·曹风·蜉蝣》中,这种昆虫的原始意象是如此的微小而震撼人心——它们只活一天,它们明艳动人。联想到我们自己,也只能说出一句“於我归处”啊!

它们只活一天,它们明艳动人

下期预告:蝉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