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每一个小时候做过语文阅读题的人都会有一种疑问:“这帮多愁善感的作者的脑子究竟要有多少平方千米的沟回才能把所有的鬼天气都变成自己情感的烘托,最后文末还要再升华一下。”当然,这个锅并不应该让后院真的种了两棵枣树的鲁迅等作者来背,喜欢升华飞仙的大部分都是能从一个“唉”字解读出你是被女甩了还是开黑20投了的文字解读者。就算是朱自清再世,也肯定要对这帮人说:“来,你在这里不要走动,我去给你买两个橘子。”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为什么我不说语文老师,因为文字解读者存在的范围太广了,其他职业里也是泛滥成灾,比如编剧和各路名著解读大神。编剧们从解读大神那里获取鬼畜般的灵感,解读大神再兼任编剧成为了风骚历史剧的主线。抗清英雄留辫子,纯真兄弟有私心,世界再无真汉子,孔明楞头一根筋。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第一次听到司马懿看破空城计网文的时候,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的智瞬间高出了罗贯中,后来又听说司马懿看出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只是故意不说,那时觉得司马懿简直天下第一戏精,再后来,解读大神们直接给出答案:“司马懿抗蜀主力,诸葛亮游而不击。”还拍出一部年度大剧《虎啸龙吟》。这部剧完全可以堪称《三年真题两年模拟之三国演义阅读理解参考答案合集》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原本在网文里被看破的空城计在剧中直接浮现在司马懿的脑海中,死诸葛吓走活仲达里通过蜀国士兵浮夸的演技展现着对阴谋诡计的不屑。就连葫芦谷的大雨,似乎也是为了衬托司马懿怀里仿佛揣了个王八的悲凉心情。灵活多变,英气逼人的司马大都督明显基因优良,看着完全不像是“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的亲曾爷爷,这份血缘传承一定有伦理惨剧。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不过,在看着司马懿一次一次的装输装败装被打的情节中,突然想起伟人的一句话:“假正经一时简单,假正经一辈子难,要是谁假正经了60年,那就是真正经。”伟人就是伟人,总是擅长以浅显易懂的吐槽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到死,一直处在“装输”、“看破不说破”和“将计就计”中,这种局面贯穿了整个两人对战的生涯,那么输了一辈子的司马懿谈何强于诸葛亮?人就一辈子,哪怕司马懿的输都是装的,也能说明司马懿就是输给了诸葛亮,大都督妙计安天下,可是就是不能赢一次!就算是到了地府里,孔明依然能对着司马懿笑吟吟的说:“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六出祁山,力求克服中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蜀汉与魏国的经济实力对比,这个目标差不多相当于西北韵达收购江浙沪包邮区京东的局面(举例子,非黑),诸葛亮就算不说经天纬地,也是强于化腾强东的。(举例子)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只可惜,诸葛亮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想必司马懿也是在凭着七十多的寿命,熬死了所有的对手,奠定了司马家的基业之后,看着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第一个字,才感悟到了这个人生真谛。

诸葛亮对司马懿:“《虎啸龙吟》再怎么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