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缺席北極圈,造核動力破冰船戰略作用,高於爲核航母測試

中國不能缺席北極圈,造核動力破冰船戰略作用,高於為核航母測試

核動力破冰船

6月初,美軍組織22國集結43艘軍艦60架軍機在波羅的海,與此同時俄羅斯集結36艘軍艦、20多架戰機及重型裝備在該地區,北極圈出現罕見的軍事對峙,北極的爭端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必須承認,該地區權力的遊戲中國還不是核心參與者,但是北極圈卻深刻的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

中國也在加緊部署,近日的一則消息證實了這點,中核動力集團官方發佈了核動力破冰船的招標通告。

該消息一公佈,更多的觀點是直接指向中國首艘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參考美俄建造大型核動力水面軍艦的經驗,在建造核動力巡洋艦和航母之前,都會建造一艘核動力破冰船用以研製核動力系統技術的成熟度,法國戴高樂航母因沒有經過這樣的驗證過程,直接將核潛艇的核動力系統稍加改造用於航母,後果是讓戴高樂航母出現系統故障且動力不足的尷尬局面。

中國不能缺席北極圈,造核動力破冰船戰略作用,高於為核航母測試

網友設計的中國核動力航母CG圖

中國要建造核動力航母已經是公開的發展規劃,在建的003型航母採用常規動力全電系統來滿足電磁彈射系統的電力供應,但很明顯遠海航行的航母必然受到動力的限制,核動力是航母大國的必然選擇,004型被認為是接近福特級航母的10萬噸電彈航母。中國開始招標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被分析指向核航母也是正常的現象。

但中國造核動力破冰船的真實用途,意義不止於此,對於北極圈戰略的執行的重要性不亞於核航母的建造。俄羅斯人將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黃金航道成為“北方航道”,在中國這個航道有一個更加別緻的名稱---“冰上絲綢之路”。

僅憑現有的常規動力的“雪龍”號破冰船很難承擔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的重任,在2014年,“雪龍”在執行拯救52名俄羅斯人之後,被浮冰攔住了去路,被困4天方脫險。如果核動力破冰船,這樣的狀況不可能發生。另外,在此前,在遇到冰情嚴重之時,不得不支付高昂費用接受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的強制領航,雖然中國宣稱不接受俄羅斯的強制領航主張,但是缺少自己核動力破冰船帶來的尷尬隨時存在。

中國不能缺席北極圈,造核動力破冰船戰略作用,高於為核航母測試

核動力破冰船

肩負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重任毫無疑問落在了核動力破冰船的身上。美俄在北極圈的主導權的爭奪上目前已經是劍拔弩張,作為大國且同利益息息相關的中國不能缺席,不僅為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中國在北極圈的存在也關乎國家軍事安全。

從這個角度來說,核動力破冰船自身的戰略作用高於為核航母測試核動力系統,該破冰船的建造是一舉兩得,既服務於中國北極圈戰略,也為核航母提供了核動力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