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症狀早判斷,及時預防寶寶常見病:腸套疊准沒錯!

四大症狀早判斷,及時預防寶寶常見病:腸套疊準沒錯!

所謂腸套疊是指腸管的一部分套 人另一部分內,形成腸梗阻。腸套疊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寶寶腸套疊幾乎全為原發性(腸道本身無疾病的),尤其是10個月以內的寶寶,正處於需要加輔食的年齡,容易因飲食改變等原因造成腸蠕動不規則,從而導致腸套疊。腸套疊的危險在於,套疊腸管如果壓迫時間過長(超過24小時),會使套人的腸管血液循環受阻,可能進一步發生腸壞死,甚至威脅生命。

發生腸套疊的症狀

四大症狀早判斷,及時預防寶寶常見病:腸套疊準沒錯!

1.陣發性哭吵:陣發性較有規律的奧雨具腸套疊的重要特點,大多數病兒突然出現大聲哭鬧,有時伴有面色蒼白、額出冷江持續約10-20分鐘後恢復安靜,但隔不久後又哭鬧不安。

2.嘔吐:哭鬧開始不久即出現嘔吐,葉出物為乳汁或食物殘渣等,以後嘔吐物中可帶有膽汁。如果嘔吐出糞臭的液體,表明腸管阻塞嚴重。

3.果醬樣血便:病後6~12小時,病兒常會排出暗紅色果醬樣血便,有時為深紅色血水,輕者只有少許血絲。

4.腹部腫塊:在腸套疊的早期, 當寶寶停止哭鬧時,可以仔細檢查他的腹部,能發現腹部有腫塊,向肚臍部輕度彎曲。如果用手換,可以在他的右上度或右中腹模到一個有彈性、略可活動的臘弱樣腫塊。

四大症狀早判斷,及時預防寶寶常見病:腸套疊準沒錯!

腸套疊的急救要點

四大症狀早判斷,及時預防寶寶常見病:腸套疊準沒錯!

腸套疊一經發現,必須立即送醫,這樣會減少寶寶的痛苦,避免危險發生。在 送醫過程中需注意:立即禁食禁水,以減輕胃腸內的壓力;不能用止痛藥,以防掩蓋症狀,影響診斷;在途中,爸爸媽媽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嘔吐物、大便的次數、量等,使自己在向醫生講述病情的時候做到儘可能詳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