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選擇

美元和美軍是美國稱霸全球的兩件武器。

美元隨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美元脫鉤黃金;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美聯儲為了救市,大量資產注入和量化寬鬆;人民幣的崛起,石油人民幣、黃金人民幣,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不斷下降。

中國加入WTO以後的10多年,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不斷攀升,中國生產美國消費,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通過美國資本賬戶迴流,保持美國國際貿易收支表的平衡。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造成美國的財政赤字。美國是經常賬戶與財政的“雙赤字”。2017年,美國的總負債是20萬億美元,與美國17年GDP相當。巨大的總負債削弱了美元的地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末日經濟學家”魯比尼說:“美國的鉅額逆差不僅不可持續,而且十分危險。改革則面臨重重困難,不改革則必死無疑。事實上,如果美國不能及時改善財政狀況、增加儲蓄,那麼就將走向破產清算的危險境地”。

美國有兩種方法降低債務,一種是再次開動印鈔機,一種是減少消費,增加儲蓄。顯然,魯比尼更贊同後者。

魯比尼認為,全球不斷擴大的經常項目不平衡以及美元的貶值所帶來的風險直接威脅著經濟的長期穩定。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全球必須在國際經濟治理方面達成新的協議。必須進一步強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地位,賦予其發行一種全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權利。

然而,川普執政以來奉行美國利益優先的戰略,為保住美元的霸主地位,破壞WTO規則,建立關稅壁壘,要求中國在內的,包扣德國、日本經常項目盈餘的國家減少對美國的出口。

川普政府對內採取減稅政策,增加國內消費,延續經濟增長。國內減稅增加財政負擔,財政赤字增加,所以,國際貿易經常賬戶的赤字必須縮小,否則,美元負債的雪球越滾越大,美元會越來越弱。

魯比尼所建議的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一種替代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中國退任的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提過。但是,基於美國利益優先的戰略,川普政府根本不會考慮。美元的選擇很明確,美國的選擇也很明確,就是仍要確保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國的霸主地位。

美國要“架空”WTO, 因為中國通過WTO獲益,美國要阻止人民幣國際化,防止人民幣替代美元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要阻止中國的出口貿易,要阻止中國的經濟增長,要阻止中國成為另一個超級大國。

特里芬兩難指出了美元的尷尬境地,博弈論明確了合作的重要性。雖然全球經濟逐漸走出了2008年後的陰霾,美國經濟強勁復甦,但是美元以這種形式繼續保持霸權,反全球化與全球化,美國利益與全人類命運的博弈,全球危機仍存,而且愈演愈烈。

正如魯比尼所問,世界主要經濟體會為了全球共同利益而真誠合作嗎?或者它們依舊會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破壞全球經濟和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