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貸款的實際利率是多少?

現實生活中,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與銀行貸款打過交道,很多人對於銀行貸款的計息規則懵懵懂懂,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名義利率

名義利率就說我們到銀行貸款時,銀行口頭及書面上給我們說的利率,比如6%,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一致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到期還本。

舉例:你2017年1月1日,在A銀行貸款1萬元,期限1年,貸款合同規定年利率為6%,到期還本付息,那麼2017年12月31日,你歸還銀行10600元,這種情況下你貸款的名義利率與實際付出的利率是相一致的,即6%。

這類情況,一般只有對公企業的貸款是這樣計息的,對公企業的計息有的是按月還息,有的是按季,有的是到期連本歸還,其一個特點就是本金到期才會還,項目貸款的除外。

二、實際利率

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個人的貸款,很少可以獲得上述所描述的日常只還息,到期還本的情況,更多的情況是每期均必須歸還一定的本金,故而我們實際的利率遠遠高於名義利率。

舉例:小明在A銀行借了一筆消費貸,本金9萬元,期限3年,年利率為13%,但銀行要求每月必須歸還3475元,那麼小明的實際貸款利率是多少呢?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3475元是怎麼來的?

1、年利率為13%,則每年的利息為:90000*13%=11700元

2、三年總共利息為:11700*3=35100元。

3、那麼本息合計:90000+35100=125100元

4、一共分為3年即36個月,則每月歸還:125100/36=3475元

但在銀行工作的人都知道,上述的計算也就是說給不懂的人看看的;因為小明是每個月分期還款的,他每個月還的3475元,其中包含了歸還本金2500(90000元/36個月)、利息975元。所以他的本金實際是每個月一直在遞減的,並沒有十足使用9萬元滿3年,但銀行每期都還是一直按照9萬元本金在計息。

因此,小明的實際的利率為:3475+3475/(1+X)+3475/(1+X)^2+...+3475/(1+X)^35=90000,可以算出X≈0.23,因此如果按照本金遞減法計算小明的實際年利率是23%,遠遠高於名義上的13%。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對於銀行的計息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瞭解了吧!有任何關於銀行金融財經的問題的,歡迎留言提問,有時間,我會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