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家國情懷,書生亦可救國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主人公

于謙:家國情懷,書生亦可救國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主人公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漢族。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而後來於謙在“土木堡之變”的應對,也正應了“救時之相”的箴語。12歲時,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吟出了《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寫下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于謙:家國情懷,書生亦可救國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主人公

《石灰吟》詩意

1421年(永樂十九年),于謙考中進士。被任命做山西道監察御史,後又調到四川、貴州等處。他常著便服,深入少數民族地區訪問疾苦,改革弊政。

1426年(宣德二年),明宣宗親征叛藩漢王朱高煦,于謙從徵有功。次年,巡按江西,由於廉明奉公,平反冤獄,嚴懲貪官,備著聲譽。

1430年(宣德五年),宣宗特任於謙做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撫山西、河南。于謙勤政愛民,始終如一。于謙曾親到各州縣鄉里,訪問父老,得知應興革事項,立刻向朝廷建議。在1445年(正統十年),曾安置流民二十餘萬人,分給地畝,貸予耕牛種子,繕築黃河堤岸,興修各地水利,山西、河南兩省農業生產,多得增長。由於于謙具有這樣的品德和作風,所以民間稱讚他為“於龍圖”,有些地方還建立了于謙生祠。

于謙:家國情懷,書生亦可救國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主人公

正統初年,明朝政治漸趨黑暗,官僚中分為邪正兩派,發生鬥爭。當時皇帝英宗(朱祁鎮)年幼荒嬉,宦官王振專政,擅權納賄,驕橫日甚,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同僚認為于謙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但也應該帶點土產,如合薌(線香)、幹菌(蘑菇)、裹頭(手帕)等物,以便送些人情。于謙對閹黨的濫作威福本來就是極其痛恨的,因此他笑著舉起衣袖說:“帶有清風!”于謙還作了一首《入京詩》來諷刺這些勸他的人:“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1446年(正統十一年),王振誣劾于謙,逮捕下獄,判了死刑。但晉豫百姓萬人到京請願,要求于謙繼任巡撫;貴族周王、晉王等都上書替于謙伸冤。閹黨懾於公論,只得釋放于謙,恢復原職。

1448年(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削奪了巡撫、御史等職,調到京城只做兵部左侍郎,但他仍對國防提出了積極建議,同樣由於閹黨的壓抑,不得實施。

皇帝英宗無能,一切軍政大事,全由太監王振代理。王振胡作非為,殘害忠良,廣植私黨。1449年也先(也先是蒙古瓦剌部領袖,在他統治期間瓦剌達到極盛)入侵,王振想利用皇帝“親征”,幸取戰功,提高個人威勢。在這樣政治昏濁的情況下,王振就掌握了戍衛京城的禁軍的全部指揮權。然而,王振在軍事方面簡直是一竅不通,行軍部署毫無成算。明軍節節敗退,軍士棄屍數百里。一次戰役,瓦刺騎兵忽從四面衝來,其實當時追來的瓦刺軍僅兩萬餘,而明軍五十萬人,死亡過半,騾馬二十餘萬以及衣甲、器械、輜重全被也先軍所奪。明軍棄甲曳兵,英宗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跟隨的大臣,如:英國公張輔、尚書鄺埜、侍郎丁鉉等高級官員五六十人都被敵軍所殺。太監喜寧投降,將明朝虛實情況完全告給也先。當英宗被俘時,護衛將軍樊忠從旁用所持長錘把王振捶死,痛罵道:"我替天下誅此奸賊!"然後衝向敵軍,殺敵十餘人,最後戰死。這一場大混戰,歷史上稱為“土木之變”。

1449年(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明朝首都北京立即捲入戰場的前哨,政局空前混亂,危機四伏。翰林侍講徐理竟公然主張逃跑,倡言南遷金陵。群臣都猶豫踟躕,聚集在宮殿前哭泣。于謙厲聲斥責徐理說:“倡議南遷者,當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誰不知宋朝南渡的禍患。請立刻調動四方兵勤王,誓死守衛京師。”于謙的正確主張,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的同意,皇太后清醒過來,便把守城抗戰的責任全部交給於謙。于謙在軍事方面要完成保衛京城鞏固國防的緊急任務,在政治方面就不得不跟閹黨作生死鬥爭。于謙擁護郕王登皇帝(景泰帝)位,遙尊英宗做太上皇,明朝中央政局逐步穩定。同時,于謙又選派得力將領,增補關隘,加派援軍,重新調布了長城邊防。于謙治軍,賞罰嚴明。于謙還把抗擊瓦刺入侵看成全國一致的神聖愛國任務,廣泛地發動人民報效殺敵,保衛國家,從而獲得了源源的新兵,扭轉敗局,保證了抗擊的勝利。也先俘捉英宗以後,就想利用這個“御駕”做招牌,威脅並詐誘明朝各邊鎮開城迎降。由於于謙嚴令各將領堅守關隘,“自今瓦剌奉駕(太上皇)到,不得輕出”。因此,也先擁英宗到宣府、大同等處,守將都閉門不納。于謙親自披甲上陣,主持大軍,駐營德勝門外,分配防衛九門兵力,指定負責將領,誓告全軍,效忠衛國。特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變前隊”。於是人人感奮,士氣昂揚。在於謙嚴密的部署下,明軍取得多次戰役的勝利。十一月八日,瓦剌退回塞外,京師宣佈解嚴。

明朝守禦京師,抗擊瓦刺入侵是正義的衛國戰爭。在廣大人民英勇地從事保衛祖國鬥爭的基礎上,于謙等能夠積極運用政府機構迅速集結了部分軍事力量,及時鼓勵士氣,親臨戰場,指揮軍事,因此使得保衛京師的戰爭,獲得勝利,把明朝從敗亡的嚴重危機中挽救了出來,並且保障了正在走向繁榮的北方生產事業和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

明軍雖然從崩潰敗逃轉到勝利,但各方面遭受的戰爭創傷,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的。在瓦剌進攻京師被擊退後,明朝論功行賞,升加於謙的官職稱少保總督軍務,仍掌兵部尚書事。于謙辭讓道:“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于謙堅決不接受封賞。

于謙認為雖然瓦刺暫時求和,但是明朝若不加強國防,還是不能制止瓦刺的侵擾,於是進一步積極著手改革京營的軍制,創立了團營。然而,當於謙抗戰派正在日以繼夜地瘁心於加強邊防,改革京營軍制的時候,腐朽的上層統治集團在宮廷內部卻醞釀著一股爭奪皇位的暗潮。朱祁鎮被瓦剌釋放回到北京時,朱祁鈺把他看作是最危險的政敵,立刻禁錮在皇城裡的南宮內,特派靖遠伯王驥守備,不許他和外面交往。

1452年(景泰三年),朱祁鈺廢皇太子朱見深(朱祁鎮子),更立他的兒子朱見濟做太子,朱祁鈺這種自私的行動,于謙是不贊成的,因此朱祁鈺對於于謙漸見疏遠,不肯授予于謙以全面行政的實權,僅因邊防諸多事宜,才使于謙長期專任兵部。于謙在用人行政中,對橫暴的高級軍官,嚴加劾辦。因此,得罪不少高官,如:石亨、前任兵部尚書王驥、太監曹吉祥、徐有貞。

1453年(景泰四年),皇太子朱見濟忽然病死。一部分較正派的官員,主張恢復朱見深做皇太子,但遭到朱祁鈺的壓制。另一方面,復辟的陰謀,暗地醞釀著,終於爆發了“奪門”的事件。官僚們都想利用朱祁鈺和朱祁鎮兄弟二人的尖銳矛盾,假手為朱祁鎮奪回皇位,大攪混水,乘勢摸魚,做自己升官的打算。

1457年(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病重,不能臨朝,命石亨代行郊祭典禮。石亨等密謀,認為是發動復辟的好機會。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潛納京軍進皇城,率眾急奔南宮,毀牆裂門,攜朱祁鎮登輦,闖入皇宮,強登奉天殿,宣告復辟。朱祁鎮復辟後,反誣于謙謀叛,逮捕下獄。于謙也不辯解,遂被判處謀逆罪,坐死刑。抄沒家產時,發現于謙“家無餘資,蕭然僅書籍耳”。

于謙:家國情懷,書生亦可救國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主人公

正月二十二,民族英雄于謙,在腐朽的封建統治者的政變中慘遭殺害,時年六十歲。將殺于謙時,朱祁鎮猶豫說:“于謙,實在是有功”。徐有貞秘密進言道:“不殺于謙,此舉(奪門)為無名”,遂下毒手。于謙遇害時,“行路嗟嘆,天下冤之”,“京郊婦孺無不灑泣”。後來北京還出現了懷念于謙的童謠:“鷺鷥水上走,何處覓魚嗛(指于謙)”。凡於謙所推薦選拔的文武官吏都受到迫害,石亨等更嚴厲地殘害抗戰派人物,又榜示“于謙黨”於天下。于謙死後,國防又陷於廢弛。

人們不會忘記,正是于謙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 于謙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在他幾十年的官場生涯中沒有貪過汙、受過賄,雖然生活並不寬裕,卻從未濫用手中的權力,在貧寒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操守。 于謙是光明磊落的走完自己的一生的,在這個舉世皆濁的時代,于謙能幹乾淨淨地度過自己一生,是值得欽佩的!正如《明史》稱讚于謙那樣:“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