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半,说好的小程序风口呢?

2018年过半,说好的小程序风口呢?

狼又来了?

正如我们不会把浏览器收藏夹视为网站推荐位(通过流氓插件塞进去的情况除外),而此次的“我的小程序”,可类比为App下载后的访问体验。此次改版意在提升用户访问已知小程序的效率,而非小程序导航。

2018年过半,说好的小程序风口呢?

可见,此次改版对于小程序的用户增长,意义几乎为零。考虑到此次改版几乎没有相应的用户引导(升级后首次使用任意小程序,右上角菜单按钮图标会短暂变为闪电标志提醒用户),普通用户对此难以察觉。可以认为,短期内,这个改动连拉动小程序用户留存的意义都不大。

所以,这次狼仍然没来。

  • 用户高频使用的产品,绝大多数仍属于传统优势互联网产品在小程序平台的延伸,并且这些优势产品,大都与腾讯沾亲带故。
  • 在阿拉丁2018年5月和6月TOP200小程序产品榜单中,游戏产品占据了近百分之40。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产品类别,大多数普通开发者与游戏类小程序无缘。

而TOP10游戏中,除了一款《海盗来了》,剩余均为腾讯自研,且这款腾讯公开课上作为榜样大肆宣传的产品,被业内人士揭露其实是抄袭之作。因此,即使专业游戏开发者,也面临着腾讯内部团队和抄袭者的双重竞争。

  • 小程序开发的非技术门槛是高于App的。微信为规避自身风险,在除信息类工具之外的几乎所有产品类别设置了资质门槛。开发者被要求提交游戏版号、ICP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

而小程序上架后,常见的用户增长手段如下:

  • 展示型:投放TSA(腾讯社交广告,以前的广点通)广告或利用合作公众号进行曝光,或者在线下投放物料
  • 功能型:用户主动寻找(搜索结果页或九宫格等官方展示位)
  • 社交型:通过对话、群、朋友圈图片传播

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三种手段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展示型,太烧钱。

功能型,关键字非常重要,而进驻官方展示位对普通开发者几乎不可能。

还有什么其他出路?

用户增长在“术”而非“道”的层面,因为再好的增长手段,结合大环境的风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 支付宝小程序:优势是可借助芝麻信用开拓更多用户场景,潜在用户数量大且竞争激烈程度远低于微信,受重视程度高,且平台口碑优于微信。缺点是仅面向企业开发者,暂不接受个人开发者提交产品。
  • 百度智能小程序:新平台,有百度全系列App产品流量支持,缺点同样是仅面向企业开发者,并且用户数量远低于支付宝
  • 快应用:有国内十家主流手机厂商号称十亿台硬件设备支持,并且与手机操作系统深度集成,理论上产品分发和用户触达能力不弱于微信。缺点也很明显,无法覆盖苹果用户。

判官:十四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