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换了五次老师,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学校有责任吗?

有话要说886


对于这件事,学校可以不担负责任。

作为一名在学校工作的八年的老师,我来谈下学校年级老师的安排情况。一般教师资源比较充裕的话是一到三年级教师不动,四到六年级保持一样。但这是比较理想状态下的,大部分学校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教师的匮乏,导致学校教师人员流动特别明显。

我之前所在的偏远农村学校,年轻老师和老教师搭班,基本算是包班制。一到六年级每升一级,老师全部换一遍。老师也想跟班走,但是情况不允许。就像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苗子被别人拿走,心里也很失落,但是学校政策就是这样,现实人员就这么多,无法满足。所以学校也是无可奈何,能付什么责任呢。

其次,随着二胎放开,女性教师占教师比例的百分之八十(粗算我们学校43个,不到10个男教师包括领导)老师产假、学校之间人员流动,都大大影响了学校的稳定性。每年新学期开始,这些也是学校头疼的问题。至于城里的学校,女教师产假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最后,老师之间的变换可能会使孩子不适应,但是并不是孩子学习下滑的主要因素。还需要家长客观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查找学生退步的真正原因,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才是真正的成长。


桃李芳园


看了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个人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校更换老师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学校是不会随意更换老师的。但是任何事情既有其发展的规律,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1、自然变动

老师变动的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短期的,如老师因婚、因产、因病等需临时更换的:另一种是长期的,如因老师工作异动、因故无法上岗等必须要顶换的。我在这里要特别说说老师工作异动的情况。

老师工作的异动,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这无可厚非。另一种是老师的流动。表面上看,老师的流动是一件好事,可以激活学校教育的生机。然而,一个学校每学年批量的老师流动,如有的老师考入向往的行业,有的老师招入了条件更好的学校,还有的老师甚至弃教从商。为什么每年会有这么多的老师工作异动?难道仅仅是老师本身的原因?如此现象不值得深思吗?

2、学校调整

学校因工作需要,或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每学年是会对小部分老师的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必要的,也是合乎学校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工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校更换老师的利弊

1、正常调整

学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阵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学校正常调整老师的工作,对学生的成绩不会受影响,从某个角度来说,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有利的。

2、批量异动

学校如果每学年出现老师批量异动,说实话,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对学校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困惑。学校培养一个新老师步入“正轨”的磨合期,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假如学校每年都是如此现象,根本不是学校所愿看到的,更不是学校所需要的结果!但作为学校又能如何呢?


三、责任与对策

如此问题的出现,不是去追究孰是孰非的责任就解决了,而是要探寻化解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其实,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很好的政策、措施,对化解此类问题会有明显的效果,关键就在于贯彻落实政策,政策“落地”才能生根!


烟竹塘风情


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换了五次老师,影响成绩,学校应该负责任吗?

1.教师循环制。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任课,可以采取循环制。中学老师从初一一直带到孩子初三毕业。

小学老师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这是大循环;老师也可以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再换老师,老师从四年级带到六年级,这是小循环。

在师资力量雄厚的城市小学,小循环、大循环都没有问题。

教师任课采取循环制,孩子、老师都相对稳定,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很熟悉,教育教学很方便。

孩子与老师相处时间长了,对老师也产生了感情,能听进去老师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比较有利。

2.非循环制度。

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要想真正地实行老师任课循环制度,确实有点难。

有的老师没有代过低年级,有的老师体弱多病,不愿意代高年级,三年级有了作文,学习难度加大,有的老师也不愿意代中年级。

有的学校干脆就一年换一次老师,孩子上六年学,就要换六次老师。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均衡,孩子每年都重新分班。

频繁换老师,确实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影响。每个学年开始,老师、孩子都相对陌生,老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摸清情况,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

孩子也需要了解老师的情况。有的孩子能很快地适用新的老师,但是也有的孩子,很长时间也不能适用,甚至对新的老师有抵触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经常换老师,对一些孩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遇到新老师时候,他(她)的行为会有所收敛,碰到严厉的老师,他也能变好。

经常换老师,孩子的学习会受到一点影响,可也能使一些孩子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