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芽否認上市傳聞 用戶量級現狀難突破

近日有消息稱,蜜芽將於本月在港交所啟動IPO,目標市值50億美元。

圍繞蜜芽將上市的分析,多集中在蜜芽上市能否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估值是否過高。

蜜芽否认上市传闻 用户量级现状难突破

對於傳聞,蜜芽回覆《中國經營報》記者稱:“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

在垂直母嬰品類裡,貝貝網、蜜芽等少數幾家公司發展勢頭較為強勁,在寶寶樹欲赴港上市之際,蜜芽的融資、估值和上市情況也受到了關注。

據本報記者瞭解,整個互聯網母嬰行業都面臨著難以突破用戶量級現狀的情形。

在艾媒諮詢分析師李松霖看來,隨著互聯網母嬰社區平臺的普及,用戶對其接受以及使用情況已經逐漸成熟,因此如何擴大用戶量將成為各平臺未來發展的最大挑戰。

資本化必由之路

蜜芽前身為蜜芽寶貝,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早期的跨境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2015年7月8日,“蜜芽寶貝”正式更名為“蜜芽”。公開資料顯示,蜜芽已完成5輪融資,累積融資額超20億元,先後接受過真格基金、險峰華興、紅杉資本、H Capital等國內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從2015年開始,蜜芽開始落地橫向發展戰略,由母嬰垂直跨境電商,擴展為擁有四大業務板塊的嬰童產業小集團,即線上零售,線下體驗及加盟,自有品牌和嬰童產業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蜜芽於2016年11月進行了E輪融資。投資方為央企背景的“中”字頭機構。而蜜芽創始人兼CEO劉楠曾在內部信中表示,當時蜜芽自有現金儲備已超10億元。在此之後,蜜芽沒有再公開融資信息。

在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蜜芽以10億美元估值排名第107位。而在近日媒體傳言的估值中,蜜芽的估值卻被傳已上升至50億美元,估值上竄速度之快也被外界懷疑是否過高。

根據艾媒北極星數據顯示,2018年6月,蜜芽月活躍用戶人數達到88.60萬,對比同樣專注於母嬰領域的社區平臺寶寶樹,後者估值140億元(約21億美元),月活躍人數1589.7萬。

艾媒分析師認為,互聯網母嬰電商平臺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50億美元的估值對於蜜芽偏高,但隨著二孩政策放開和人們消費觀念改變,母嬰市場發展前景受看好,作為母嬰電商領域的代表企業,蜜芽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還是值得關注的。

對於外界所傳估值金額,蜜芽公關方面未回覆本報記者。

港交所制度改革對國內創新產業公司影響巨大,細數今年排隊在港上市和已經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包括了小米、鬥魚、滴滴、美團、映客、花椒等互聯網公司的身影。僅在7月12日,就有8家公司在港交所同時敲鑼上市。母嬰領域,寶寶樹擬赴港上市,如果選擇港股上市,對於蜜芽這樣垂直領域的頭部平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前,一位電商從業者告訴本報記者,母嬰平臺走資本化道路是必然選擇,要麼融資、要麼上市。

關於沒有安排上市計劃的原因,蜜芽方面僅表示,“上市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站,不是終點。”如果真如蜜芽給出的官方回應所說,沒有上市的計劃和安排,那蜜芽新一輪融資何時啟動,會是多大規模,這些關係到蜜芽今後發展的問題也將更受關注。

李松霖認為,反觀蜜芽的競爭對手寶寶樹,上市後能夠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時從資本市場獲得發展動能,以謀求更廣闊的產業佈局和發展。同時,母嬰平臺發展突破用戶量的瓶頸,需要積極爭奪市場份額,而走資本化的道路能滿足大資金流進流出的需求,是各母嬰平臺的必然選擇。加上二孩政策的開放以及人們對品質生活追求的提升,使整個行業都具有較好的發展機會。

目前各家主要平臺都有計劃上市的傳聞流出,而作為行業領先平臺之一的寶寶樹上市後的表現,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資本方對蜜芽乃至其他母嬰類平臺的看法,也會對未來母嬰行業的資本湧動產生影響。

欲破活躍度瓶頸

在業內看來,蜜芽上市的看點在於這是一家專注母嬰類的垂直電商,細分需求,自身定位清晰明確,還經營著跨境電商商品,在質量上已經受到用戶青睞,通過口碑營銷,沉澱流量,形成了一定的客戶黏性,有一定品牌的影響力及商業價值。目前還在大力發展線下體驗店等業務,追逐新零售的風口。

雖然已擁有多項業務,蜜芽也已經發力線下,但蜜芽公關告訴本報記者,電商依舊佔蜜芽業務的大頭。而母嬰領域、垂直電商卻始終逃脫不了用戶購買需求階段化、假貨、口碑下降等問題,此前,蜜芽就被中消協質疑過出現假貨。

“中國電商行業發展非常發達,母嬰類電商市場競爭加劇,母嬰類垂直領域也不斷有優秀電商平臺湧現,而且還要面臨來自互聯網巨頭的挑戰,以及還需面對線下商超及母嬰連鎖店的市場競爭。”某母嬰用品供應商人士道出了垂直類電商行業的痛點。

此外,母嬰類APP用戶活躍度不景氣也是一大現象。據本報記者從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易觀智庫獲取的數據顯示,蜜芽電商移動端的用戶活躍度在近一年來呈現波動、增長乏力狀態,易觀數據顯示,蜜芽的近半年的活躍人數維持在120萬至150萬之間。

李松霖認為,由於母嬰類用戶群體特殊,本身用戶屬性具有階段性,因此具有一定更替屬性,使得整個互聯網母嬰行業都面臨著難以突破用戶量級的現狀。

“而業內目前除了像拼多多、雲集、小紅書等社交電商增速保持較高的活躍增速外,其他綜合類(京東、天貓、唯品會、聚美)、垂直類電商都是增速乏力,由於用戶品類更細分,拓展性相對弱,除了線下就是母嬰產業鏈,母嬰線上平臺更是如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

在曹磊看來,這與目前電商巨頭平臺受用戶重視、假貨導致中小平臺出現用戶信任危機、原有線上流量幾乎挖掘待盡、“人口紅利”消失,線下新零售業務還處於佈局階段等因素有關,而且,目前的“二胎”新生兒需求量尚未得到充分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電商紛紛將渠道下沉試水新零售,使得2018年線下藍海迅速變成血海。而從京東“6·18”和天貓的鏖戰可以預見,線上流量紅利的迅速消退,使得原來所有的垂直電商爭奪線下窗口期變短。

而在線下方面,“如何在一二線城市以外地區快速佔領這對蜜芽有一定的挑戰。”曹磊認為,蜜芽線上線下融合的戰略部署,想要徹底打破傳統實體店的挑戰,還需加速線下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