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新建小学的8岁女孩祝星雨,和她300多名同学一起,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祝星雨的父母,祝俊生、叶红梅夫妇,从此失去了他们的掌上明珠。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一直以来,女儿就像老祝和叶红梅手中的风筝,他们给了她所有的包容与爱,看着她在天空中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开面馆的生活虽然拮据了点,但老祝甘之如饴。

如今风筝突然断了、飞走了,连手中那根一直以来相互牵引的线都一起带走了。两口子的生活突然没了主心骨,白活了。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女儿生前的全家人合照

2009年,叶红梅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尝试再孕,她和老祝固执地相信,只要再生一个女儿,女儿的魂就会随着新生命一起回到他们身边。

但是40多岁的叶红梅,再孕之路充满坎坷。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第一次试管生育,失败。

国家关于地震的生育政策规定,再育产妇前两次可享受免费生育,第三次需要自费。3万块的试管怀孕费用,对老祝来说几乎等于全部家产。

对于这对捉襟见肘的夫妇来说,第二次试管受孕将是他们孤注一掷的尝试。

扎针、抽血、取卵、植入胚胎,每个环节叶红梅都疼得脸色发青。接受体外受精的胚胎移植之后,医生要求住院两个星期保胎。等待的日子谨小慎微,连打个喷嚏都要放慢动作,为了女儿的归来,红梅痛并快乐着。

化验结果出来,医生说,不行。夫妻俩大哭一场,决定彻底放弃再生计划,找一个小孩来收养。

令人意外的是,一个月后,叶红梅竟然自然受孕。

感激我女儿,她回来了。”老祝那天高兴得喝醉了。

2011年5月20日,产房里传来哭声,在女儿走了3年之后,祝叶桂川来到了这个破碎的家庭,医生说:“是个健康的男孩。

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导演范俭十年间数次走进老祝的家庭,记录着他们的一点一滴,讲述他们的重生故事。

十年之后,痛失骨肉“失独重生”的他们,生命是否真的得到了治愈?

1

2017年5月12日,9周年祭。

老祝一家三口来到了都江堰地震遇难学生纪念园,同行的很多都是地震中失独后重新生育的父母。

叶红梅说,从桂川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带他来看祝星雨,两口子从不避讳桂川这个“素未谋面”的姐姐的存在,希望儿子也能跟他们一起,铭记于心。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九年了。”叶红梅叹了口气。

当天晚上,一群在2008年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们聚在了一起。

爸爸们坐在一桌,感叹因为这场伤痛相识,彼此成了最体恤的依靠。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曾经互为陌生人的他们抱团取暖。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妈妈,你说有个哥哥,他到哪里去了?……真的不是滋味。我说他出去耍去了,真的不好说,他太小了。”

“去年5.12那天,我哭得不得了。他说,妈妈你今天为啥子哭呀?”

妈妈们坐在另一桌,说着“重生”的孩子们问的各种各样无法解答的问题。对于自己为什么比其他的妈妈大很多,孩子们的哥哥姐姐到底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有标准答案。

我跟他说了,姐姐是咋个回事。我说你生命来之不易,你是姐姐用命换来的,你要珍惜。

叶红梅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反对。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妈妈们觉得叶红梅太狠心,这样的话会让小桂川的心里留下阴影,可是她认为,孩子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没必要刻意隐瞒。

另一张桌子上,桂川面无表情地盯着面前的蛋糕。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5月20日,桂川6岁生日,叶红梅请来了很多街坊领居的小朋友为他庆祝。小家伙很腼腆,成了当天最沉默的主角。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六年前的今天,老祝在产房门口焦急地徘徊,在他心里,今天,或许就是女儿回来的这一天。

夫妻俩做足了迎接女儿的准备:“如果生个儿子我都不晓得咋个对待。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剖腹产过程很顺利,医生把孩子抱到叶红梅眼前,她有点沮丧地说道:“这下祝老四(丈夫)要不高兴了。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另一边是更沮丧的老祝。

这一刻他才确认,女儿再也不会回来。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老祝对儿子的态度,从桂川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会经历羁绊。

对于丈夫心里跨不过的鸿沟,叶红梅深感理解。

地震后,老祝第一时间赶到了女儿的学校,就凭着一个女孩给自己指引的女儿可能被压住的位置,拼命地挖。

老祝一边大喊着女儿的名字一边刨地,还真得到了回应:“爸爸!我在这儿!

老祝继续挖,一刻也没有停下,他知道女儿在等他,他对女儿说:“幺女,你要坚持,你要勇敢,爸爸马上就来救你!”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可是再见到女儿,已经是躺在殡仪馆里那具小小的冰冷的尸体了。老祝两口子甚至都不知道,女儿是怎么出来的。

他曾承诺过的,带女儿回家,食言了。

对老祝来说,是自己给了女儿希望却又生生让这希望落空,他是“罪人”。

红梅说,老祝以前对星雨是万般宠爱,从来没有说过重话,更是不舍得动女儿一根汗毛。可桂川出生后,祝俊生彻底变成了一个“冷面”父亲。

地震前,夫妇俩开了一个面馆,勉强度日。地震后,老祝开始搞装修,干一些零工为生。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家里穷的叮当响。在叶红梅再孕的那段日子,老祝也曾隔三差五的喊着戒烟戒酒,但是没过多久,就又拾了起来。

2

叶红梅经常和儿子翻看家庭影集,姐姐祝星雨的照片也被小心珍藏起来,墙上,沙发旁,到处都是大女儿的痕迹。

照片里,还是婴孩时期的桂川和姐姐小时候长得很像,叶红梅告诉儿子,要靠脸上被抓烂的疤痕分辨出哪个才是自己。

甚至有时候,她会对桂川说:“幺儿,你干脆变成女儿算了。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一家人的晚餐,大多数时间是沉默。餐闭,老祝严厉地命令儿子收拾吃完的碗筷,小桂川在爸爸面前显得小心翼翼,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出声。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他也不时隐晦地撒娇,表达着自己渴望得到宠爱的心情。但是爸爸好像并不领情,即便是面对镜头,父亲还是在埋怨自己“沉默寡言”,不像个男子汉。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夹在丈夫和儿子中间的叶红梅,能做的实在太有限了。

每到这个时候,她只能一次次的岔开话题,希望丈夫的无名怒火能快点熄灭。

但今天的老祝并不想就此打住,叶红梅终于忍无可忍地说道:“你吃你的饭。”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父子间这场小博弈才算是结束了。

在这个家里,儿子更多时候是叶红梅在照看,上下学接送、课外班、检查作业,49岁的她正在重复做着曾经在女儿身边做过的一切。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桂川淘气的一面,只有在妈妈的面前才会显露。

作为6岁儿子的妈妈,她真的不年轻了,更多的时候,她觉得吃力。

桂川刚上小学,正是需要家长密切关注的年龄,辅导功课、陪伴读书,太多让她吃不消的事情需要处理。

接儿子放学之前,叶红梅来到了眼镜店,因为那双使用了将近50年的眼睛,真的越来越招架不住。

配了一副150度的老花镜,终于能放心地继续陪儿子做功课了。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这天是桂川值得纪念的一天,掉牙了。他欣喜地拿给妈妈看。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当年产房里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转眼间,这个孩子已经成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少年。

3

老祝始终没有走出女儿离世的阴影,或者说,老祝并不太想走出去,仿佛只有沉浸在悲痛中,他才觉得自己和女儿还有一丝联系。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他清楚的记得,5月12日那天中午,妻子嫌女儿不专心、没做好作业,小星雨一直在挨骂,想到女儿短暂人生中关于父母最后的记忆却是责备,老祝眼眶湿了。

她没过好日子。”老祝说。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红梅同身边人讲过这样一段往事:

震后重建,老祝被叫去帮二姐盖房子,施工的过程中,有一块砖头无意间砸在了老祝脚背上,一瞬间钻心的痛。

而比身体上的疼痛更钻心的是,老祝突然想到了女儿:

“整栋房子压在她身上,是啥子痛法。”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叶红梅和身边这位妈妈聊到这些的时候,坐在后面的一位母亲默默地擦起了眼泪。

在都江堰,在汶川,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伤口。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某个晴天,一家三口来到地震死难者的铜像前,老祝拿起手机,一边说着:“一点都不像祝星雨”,一边郑重地拍下了女儿的脸。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老祝是个外表看起来轻描淡写的男人,更多时候他喜欢嬉笑怒骂着自己经历的一切,但是眼神里、举手投足间,都充满着一个痛失至爱的父亲的无声悲鸣。

而桂川似乎跟爸爸不太一样,他小心、谨慎,甚至沉默寡言,对于姐姐,他有种忽近忽远的情感。

红梅说,她曾经问桂川,以后想要儿子还是女儿,桂川很坚定的说:“幺儿!”

红梅又问,那如果生了女儿怎么办呢,桂川回答:“那我就把她丢掉。”

她担心,是不是自己和老祝的做法欠妥,才让桂川产生了这样的情绪。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4

《十年:吾儿勿忘》第一集的最后,老祝答应桂川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运动会。

接力赛上,老祝拉起儿子的手,在一旁认真的指导。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父子俩共同参加了两人三足跑步比赛,在旁边人热情的加油声中,顺利地冲回了终点。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摄影:于卓

老祝久违地笑了,那条绑带,系住的不仅是二人的双脚,还有父子俩的心。

一场运动会结束,或许是共同挥洒汗水,也或许是找回了做父亲的感觉,老祝终于和儿子变得热络起来。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老祝和桂川在路边晨跑,昔日这都是叶红梅的角色。

老祝真的老了,50多岁的他,越来越跟不上7岁儿子的脚步。

东方的天越来越亮,桂川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亲手抚平父母和他自己心里的伤。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5

地震过后,留下了6000多个失独家庭。面对唯一的孩子离世,失独家庭的父母有着旁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机,想要再孕,难于上青天。

好在奇迹也会发生。

十年间,四川全省地震灾区再生育婴儿共有3542名,他们的出生,给不同的家庭带去了慰藉。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14位再孕妈妈和她们的宝宝们

刘猛摄于2009年10月18日

这些家庭的父母,也会像老祝那样,艰难地经历着跟过去的割裂和撕扯。而真正让他们走出逆境、拥抱明天的,是他们内心生出来的强大力量。

“那年你8岁,我未生;今年我7岁,你却永远活在8岁”|汶川十年

祝俊生夫妻和儿子祝叶桂川

灾难之后,跟重建家园同样重要的,是重拾人生。

十年过去,他们不再只是哀伤、悲恸,而是在一次次直面痛苦的自救中脱胎换骨,重获人生。

灾难可以摧毁身体,但摧毁不了活下去的勇气;

灾难可以带走我们的至爱亲朋,但不会夺走我们爱的记忆;

灾难可能暂时摧毁我们的意志,但我们不会永远做它的奴隶。

2008年的这场浩劫,每一位勇敢的幸存者身上的光辉都值得历史铭记,每一个渺小个体的蜕变都值得肯定。

一切灾难都将过去,新生将抚慰死亡,眼泪将让位给欢乐,悲哀将变成幸福。

汶川,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