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江南尽日大雪,玉树琼枝,天地皆白。早起推窗观雪,忽然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浙江天台人。出生于南宋末年,早年曾习举子业,入元后,由于蒙元统治者废止了科举,他入仕无望,不得不长期以游幕和教馆为生,于是“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又与南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清代的厉鹗因此把他列为宋遗民,把他的诗作归入宋诗;而其实据学者考证,宋亡时黄庚尚年幼,他大部分时间乃生活在元代,所以严格来讲只能算作元代诗人。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黄庚活了八十多岁,晚年他把自己的诗作编辑为《月屋漫稿》存世。其中收有两首关于“雪”的诗,虽然不甚知名,却都写得“风致婉约”,颇有几分晚唐诗的韵味。其一为《雪》,其二为《听雪》。全诗如下:

《雪》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诗中有“老鬓”云云,推测当是黄庚晚年作品。我尤爱颔联“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两句,觉得其气象宏大,意境开阔,放入唐诗中都毫无逊色。尾联“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两句,既是当时蒙元贵族冬日生活的写实,也表达了诗人的心志,流露出他对于当时粗俗无文的蒙元贵族统治阶层的鄙视之情,更表示自己要清操自守,绝不与之同流合污。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听雪》

扑簌敲窗纸,寒齐剡水滨。

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

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

爱梅情更苦,恐压一枝春。

诗中的“剡水”,当是指剡溪,浙江绍兴嵊州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世说新语》所载晋王子猷(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河上。黄庚曾长期在绍兴的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担任幕客西宾,推测这首诗应该是写于他在嵊州任塾师期间。寒夜雪落,诗人辗转反侧,“孤枕未眠”,耳听得雪打窗纸扑簌有声,心中该是在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吧。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因为大雪,偶然间想起了黄庚这位“非著名”诗人和他的两首“非著名”诗作。其实顶真来讲,黄庚并非没有传世名诗,比如他的《临平泊舟》,就曾多次被选入各种古诗词选本。诗云: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对仗工整,诗境空旷悠远,堪称佳作。只不过很奇怪,似乎很少有人能记住它的作者是黄庚。

大雪天,想起了元代诗人黄庚及其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