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情歌,直白得讓人耳熱心跳

明末的情歌,直白得讓人耳熱心跳

明末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之後第三個思想大解放、大啟蒙的時代,各種思潮交流碰撞,社會風氣甚是開放,表現在文學領域,湧現出了大量離經叛道“喜怒哀樂嗜好情慾”的作品,並廣受時人歡迎。比如著名的小說《金瓶梅》,再比如當時的流行民歌小調“掛枝兒”。

明末的情歌,直白得讓人耳熱心跳

《掛枝兒》書影

“掛枝兒”興起於明朝萬曆年間,盛行於明天啟、崇禎年間,作為一種民歌小調, “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 在當時極受普通百姓喜愛。“掛枝兒”的內容大多為描寫男歡女愛的戀情,反映民間的愛情生活和醉人的市民風情,不少內容或隱或現帶有濃郁的情色成分;語言上,十分大膽潑辣,充滿火一般的真情和濃厚的俚俗氣息,表現出了當時普通民眾渴望掙脫封建枷鎖,追求愛情自由和個性解放的精神。明末纂輯 “三言”的文人馮夢龍對“掛枝兒”推崇備至,認為世間“但有假詩文,而無假山歌”,“掛枝兒”這樣的民歌小調“最淺、最俚、亦最真”,乃“天地間自然之文”,於是窮己之力輯成了《掛枝兒》一書,共收錄四百餘首“掛枝兒”作品,分為私、歡、想等十部,為後人瞭解明末民歌乃至當時普通男女的愛情與社會生活狀貌,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窗口。老蘭從中遴選若干首以饗網友,看過其中的部分作品,你是否會覺得耳熱心跳,暗呼“尺度太大”?

明末的情歌,直白得讓人耳熱心跳

[調情]

嬌滴滴玉人兒。我十分在意。恨不得一碗水吞你在肚裡。日日想。日日捱。終須不濟。大著膽。上前親個嘴。謝天謝地。他也不推辭。

俏冤家扯奴在窗兒外。一口兒咬住奴粉香腮。雙手就解香羅帶。哥哥等一等。只怕有人來。再一會無人也。褲帶兒隨你解。

俊親親。奴愛你風情俏。動我心。遂我意。才與你相交。誰知你膽大就是活強盜。不管好和歹。進門就摟抱著。撞見個人來也。親親。教我怎麼好。

[相思]

想冤家。想得我懨懨憔瘦。自從間。那一日與你把眼色丟。到如今。意懸懸。還不能勾成就。我家媽媽又防得緊。這冤債幾時勾。曉夜裡的思量也。到不如哭一場丟開了手。

[夢]

夢兒裡夢見冤家到。夢兒裡雙手摟抱著。夢兒裡就把乖親叫。夢兒裡成鳳友。夢兒裡配鸞交。夢兒裡相逢也。夢兒裡又去了。

[泣想]

青山在。綠水在。冤家不在。風常來。雨常來。書信不來。災不害。病不害。相思常害。春去愁不去。花開悶不開。淚珠兒汪汪也。滴沒了東洋海。

[無眠]

害相思。害得十分沉重。他在西。我在東。怎得相逢。昨宵得一個團圓夢。方才雲雨罷。醒來被又空。白日裡不來也。你到夢兒裡將人哄。

[瘦]

想冤家。哀哀哭。正值冤家來到。慌忙的解羅衣摟抱著。渾身上下都摸到。你為何一去後。就這等消瘦了。想是你去貪花也。茶飯兒都吃少。

[私窺]

是誰人把奴的窗來舔破。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俺怎肯把你的恩情負。欲要摟抱你。只為人眼多。我看我的乖親也。乖親又看著我。

[性急]

興來時。正遇我乖親過。心中喜。來得巧。這等著意哥。恨不得摟抱你在懷中坐。叫你怕人聽見。扯你又人眼多。看定了冤家也。性急殺了我。

[摟抱]

俏冤家。想殺我:今日方來到。喜孜孜。連衣兒摟抱著。你渾身上下都堆俏。摟一摟愁都散。抱一抱悶都消。便不得共枕同床也。我跟前站站兒也是好。

[口許]

眉兒來。眼兒去。非止一次。情兒諧。口兒許。不是一時。千僥倖。萬僥倖。偶然和你得同一處。巴不得霎時間便上了手。臨上手你緣何又推辭。既然是個不爽利的冤家也。你許我做什麼子。

[佳期]

燈兒下。細把嬌姿來覷。臉兒紅。嘿不語。只把頭低。怎當得會溫存風流佳婿。金扣含羞解。銀燈帶笑吹。我與你受盡了無限的風波也。今夜諧魚水。

[解惱]

想親親。念親親。親親來到。倒靠在奴懷內撒什麼嬌。為甚的珠淚兒腮旁吊。一定是家中淘了氣。說來奴聽著。休得嘿嘿無言也。且向繡房中去解你的惱。

罵杜康。俏孃兒指定了杜康罵。你因何造下酒。醉倒我冤家。進門來一跤兒跌在奴懷下。那管人瞧見。幸遇我丈夫不在家。好色貪杯的冤家也。把性命兒當做耍。

[錯認]

隔花陰。遠遠望見個人來到。穿的衣。行的步。委實苗條。與冤家模樣兒生得一般俏。巴不能到跟前。忙使衫袖兒招。粉臉兒通紅羞也。姐姐你把人兒錯認了。

[緊防]

俏冤家。約定你三更時候。臨行時。切不可被那人勾。訪著實決不與你輕將就。非是我提防得你緊。怎奈你是個薄倖的囚。我若略放些的寬鬆也。你就別尋條路兒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