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需要更多“先富帮后富”

□孙秀岭

最近,浙江黄杜村“一片叶子”在网上“火”了。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作为安吉白茶原产地、“中国白茶第一村”,黄杜村靠“一片叶子”富了,最近还把最为珍稀的茶种“白叶一号”白茶苗,无偿捐赠给了千里之外的村庄,分别是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3省4县34个贫困村,可以带动1862户58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不需要任何回报,全方位辅导受捐农户种植茶苗、管理茶园、采摘加工等技术,确保白茶的品质和效益,使他们像我们一样脱贫致富。”我们要为这种“先富帮后富”的精神点赞。

“先富帮后富”,在当代中国有着特别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勇于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带动大部分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国独特的发展路径。四十年来,一大批先富起来的群体,秉承“先富帮后富”的朴素理念,舍得出钱出力,愿做好事善事,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作出了贡献。黄杜村农民党员以茶扶贫的做法,就是“先富帮后富”的现实体现,这对于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先富帮后富”精神不能丢。讲“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能忘了下一句“先富带动后富”,而“带动后富”是“先富”的责任,共同富裕是这两句话的根本指向。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不多了,所谓“全面”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一个都不能少”,而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都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显然,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发扬“先富帮后富”精神,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脱贫攻坚需要更多“先富帮后富”。当然,“先富帮后富”不仅要送钱送物,更要注重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帮人帮到点子上。对贫困人口来说,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是不够的;帮扶再多,自己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可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黄杜村不仅给贫困户送去了“白叶一号”,还手把手传授栽种技术,确保学得会、栽得好、种得活、长得壮、品质好、产出高、销售畅,确保贫困人口长期受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先富帮后富”,扶贫与扶智、扶志同步,把贫困人口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起来,贫困人口就能用自己的辛勤双手打开致富之路。而“先富”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越来越多的“先富”去扶贫,进而会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