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許潤三教授診治女性輸卵管性不孕症的中醫思路

名家講壇:許潤三教授診治女性輸卵管性不孕症的中醫思路

對於輸卵管阻塞或通而不暢,中醫文獻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病名,許潤三教授根據現代醫學的病理診斷,獨創性地提出它應屬中醫的瘀血範疇。瘀血阻於胞脈(輸卵管),則胞脈閉阻,使兩精難於相博而致不孕。許老提出了採用中醫傳統全身辨證與輸卵管局部辨病(通過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者腹腔鏡檢查明確輸卵管情況)相結合的雙重診斷方法,為有針對性地用藥提供科學依據。

治療是根據辨證與辨病的結合,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大法是理氣活血、化瘀通絡,通常以“四逆散加味方”為口服藥物的主要方劑基礎。此外,根據輸卵管解剖位置特點,多途徑選擇給藥,採用通透性強的中藥如透骨草、細辛、桂枝、威靈仙、三稜、莪術等濃煎灌腸與熱敷,從直腸局部及腹壁使藥物滲透,既能直達病所,又能避免長期口服活血中藥對脾胃的損傷。全身辨證用藥,是通過對全身臟腑氣血功能的調節,糾正或改善其偏盛或偏衰,從而消除或減輕患者的全身症狀。同時,因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往往蘊含著全身臟腑氣血盛衰的整體信息,而通過對全身的調節,還可以消除或減輕因全身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所導致的局部病變;局部辨病用藥,則是運用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根據局部不同的病變特點,選用相應的藥物,可更直接、更有針對性地作用於病變局部,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全身調理與局部綜合治療相結合,既注意該類患者的共性——胞脈閉阻,又注意到該類患者的個性——病因病性差別;既重視西醫辨病,又不勿視中醫辨證;多途徑給藥,直擊病變部位。在“胞脈閉阻”理論基礎上,全身辨證,局部辨病相結合指導下遣方用藥,對提高中醫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這一疑難病證的療效,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文供稿源於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婦科趙紅教授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