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故事:薛子崖的傳說

黃龍縣往東行至四十公里,有個柏峪鄉,那裡山石裸露,奇峰林立,松柏修崖,百溪歸川。就在山花爛漫的深山陡間裡,沿著蜿蜒崎嶇的閻軍道,顛簸而下,薛子崖就在眼前了。

薛子崖三水匯聚,四山環抱,群峰鼎立。這裡山風迴旋,陰陽和中,是一處聚集天地靈華,養生習練,起死還陽之地。

薛子崖印證著一個滄桑的歷史,也留下了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唐太宗李世民時代,有個叫做薛仁貴的著名軍事家。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在山西汾河打雁為生。他打雁非常有特點,雁一叫,他就拉弓放箭,不等雁嘴合上,一支利箭就穿過了大雁的咽喉。所以他打得都是張口雁。在此練就了一身的好武藝。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命大將張士貴在山西招兵買馬時,薛仁貴迫於生計,在妻子身懷六甲期間,毅然決然地報名參了軍。臨走前,妻子把薛仁貴送了一程又一程,實在難捨難分,送到十里開外時,妻子含羞地問:“我已身孕六月,孩子出生後,起個啥名呢?”

薛仁貴抬頭想了想,忽然看見前邊有一座山,叫丁山。於是,他回頭對妻子說:“如果是個男娃,就叫丁山吧,是個女孩那就叫金蓮吧。”

就這樣薛仁貴從戎在外,屢獲戰功而不得志,與妻子一分手,就是十八年。

當十八年後,薛仁貴成為唐朝的將軍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寒窯之內的妻子。

於是,他上奏朝廷,準備回家看妻。當薛仁貴騎馬來到汾河岸邊時,河水波浪翻滾,他踅了好幾圈,也沒有找到過河的地方。這時候,他看見汾河對岸,一個打雁的英俊少年,於是薛仁貴大聲問:“娃…娃…,哪裡水淺?”

那個驕傲氣盛的少年,聽見有人叫他“娃娃,”心裡很不舒服!看了看,搖頭晃腦地說:“那裡沒草,那裡水淺。”

這時薛仁貴調轉馬頭,揚鞭而起,隨即跳進了沒長草地河流之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人與馬,如同跳水運動員一般,一個猛子紮了進去,好半天沒能浮上來!幸虧他的白龍駒還深諳水性,不然的話,這回就凶多吉少了。

薛仁貴死死地抓住馬鬃,好不容易游到河對岸,心裡就有點不暢快,但仍然顯現出一種大將風度。他抖了抖身子,和顏悅色的說:“娃娃,打雁功夫咋樣?”

民間傳說故事:薛子崖的傳說

血氣方剛的少年高仰著頭說:“我一箭下去,管叫它雙雁拉地!”

這時,天空正好飛過來一群雁,薛仁貴又問:“你拉一弓叫我看看。”

年輕氣盛的少年,得意洋洋的說:“這雁不能打,是鴻雁,是朝廷的傳書之雁。”

說話間,天空又飛過來一群大雁,只見少年,拔弓射箭,果真雙雁穿喉,一箭拉雙雁。

這時的薛仁貴,儘管嘴上說“好武藝,好武藝。”心裡思量,這娃娃功夫如此了得,長大必定超過自己。想到這裡,對娃娃說:“叫我用你的弓箭,射一隻大雁你看看,如何?”

當少年遞上弓箭後,薛仁貴並沒有去射雁,卻朝著高傲的少年,射了過去!就在風華少年倒在血泊裡的那一刻,不知是那裡竄出來了一隻黑猛虎,隨即將中箭的娃娃叼了去。

這時的薛仁貴,感到很得意,終於神不知鬼不覺的除了心頭之患。隨後揚鞭催馬回家去了。到了家中,方知他在汾河射死的少年,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兒子薛丁山。夫妻兩包頭撕肺裂膽地痛哭起來……

民間傳說故事:薛子崖的傳說

一個多月後,年少氣盛的薛丁山,鬼魅般的又回來了。父子兩一見面,薛丁山怒火萬丈,大喝一聲:“哪裡來的響馬賊!”說著就檫拳磨掌殺將過去。

緊著圍裙的母親聽到兒子的喊聲,從屋裡趕忙跑了出來,擋住了兒子的拳腳,說“丁山別打了!他是你爹爹……”

原來,薛丁山是黑虎星轉世。中箭後,被龍山神道所打救,變一隻猛虎,將薛丁山叼到了黃龍深山老林裡的石崖下,細心調養了七七四十九天,身體恢復得很強壯。薛丁山拜過龍山神道師傅,就下山了。

從此,人們把薛丁山療傷養病時,遮風避雨的石崖,叫薛子崖。

民間傳說故事:薛子崖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