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姑蘇開遍碧桃時,邂逅河陽女畫師,紅豆江南留夢影,白蘋風末唱秋詞。 除非宿草難為友,那更名花願作姬,只笑三郎年已老,華清池水恨流脂。【張伯駒晚年寫《瑞鷓鴣》追憶兩人深情 】

眾裡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我相信有一見鍾情,荒蕪塵世,你們不早不晚相遇,情愫暗湧,彼此傾心。

戰亂民國,她淪落青樓,是十里洋場的頭牌花魁潘妃,可是卻蕙質蘭心,素心不染塵埃

他是民國四公子張伯駒,出身豪門卻煙酒不沾,過得清淡如雲,不染絲毫戾氣。

宿命的漩渦中,兩個毫無交集的人相遇了。

縱使世間萬般好,也只願與一人度餘生。

真愛是彼此成全,成就最好的自己。

他們在塵世中牽手,不離不棄,一步步把生命綻放到了極致……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1915年,民國四年,潘素出生於人間天堂蘇州,她原名潘白琴,也叫潘慧素。

她的出生高貴,是前清著名的狀元宰相潘世恩的後代,可是她的父親潘智合遊手好閒,沉溺於吃喝玩樂,家道一步步走向了衰落。

幸得她的母親沈桂香是大家閨秀,為潘素聘請名師,教她詩詞歌賦,音樂和繪畫。

聰慧的她繪畫功底紮實,更能彈一手好琵琶,不料卻也成了一場災難。

1928年,13歲的潘素生母病逝,新進門的後母王氏以其擅彈琵琶為由,把她賣到了上海的妓院。

這個身世堪傷的女子給自己取名潘妃,和過去的豪華做了了斷。

她容貌傾城,又能寫能畫,彈得一手好琵琶,很快就成了十里洋場的頭牌交際花。

她的手臂上刺了一朵豔麗的花,宛如一朵野玫瑰,卻也開進了很多人的心。

國民黨中將臧卓對她痴迷,並與她訂下婚約,商定好了婚期。

當然,婚約最後成了爽約,因為她生命中註定的那個人來了,他就是張伯駒。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張伯駒面龐白皙,身材頎長,舉手投足間,不沾一絲一毫的煙火氣。

出身豪門的他和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少帥張學良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公子。

他在自己父親創辦的鹽業銀行任總稽核,奉命到上海分行查賬,到了上海,聽了“潘妃”的名頭,特去探望。

這一望不要緊,潘妃的美貌令這位閒雲野鶴的公子哥驚為天人。

“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千秋胡語入琵琶。”

張公子才情大發,當即寫下對聯,把潘妃的名字和琵琶融入到對聯中,

更是把潘妃比喻為大美人王昭君,表達了自己濃濃的愛慕之情。

張公子的才華和深情像閃電一樣也吸引住了潘妃。

兩人一見鍾情,定下了終身。

這個時候,潘素與國民黨的中將臧卓有婚約,而張伯駒在老家更是已有三房明媒正娶的太太。

只是這些障礙,對於雙雙墜入愛河的他們來說,都能被一一掃清。

惱羞成怒的臧卓把潘素軟禁在上海的一品香酒店, 硬生生想分開他們,潘妃整日哭泣,雙眼早已成桃。

張伯駒委託朋友孫耀東各方打點,買通了臧卓的衛兵,救出了潘素。

1935年,他37歲,她20歲,

他們在蘇州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潔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洞房花燭夜,潘素著一身白衣,宛如一朵靜靜綻放的雪蓮花。

世間再無在煙花之地彈著幽幽琵琶的潘妃,取而代之的是洗盡鉛華的潘素。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潘素作畫、張伯駒題詞,贈送給王漱石的畫《江天帆影》

“本人生來愛女人愛文物,但自此以後只心繫潘妃一人!”

張伯駒和幾房太太離婚,一心一意和潘素過日子。

兩人一同皈依在印光法師門下,他為慧起,她為慧素,定下了牽手一生的誓言。

張伯駒把潘素從泥淖中帶出來,更是要與她琴瑟和諧,成為精神上相依相偎的伴侶。

他知道潘素喜歡繪畫,花重金先後給她請來朱德菁、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張大千等名師來授畫。

潘素聰慧刻苦,很快在畫壇聲名鵲起,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潘素與何香凝一起創作了幾十幅山水畫為抗美援朝義賣,她與知名畫家胡佩衡等合作製作了《大好河山圖》獻給了毛主席。

她與齊白石等合作製作了《普天同慶》,她的《灕江春暖》得到周總理的誇讚,認為“有新氣象”。

她的山水畫《臨吳歷雪山圖》被贈送給了英國首相,她臨摹的《遊春圖》,被贈送給了日本天皇。

潘素一生創作了一千多幅畫,曾經與畫家張大千幾次聯袂作畫。

張大千稱誇讚其畫“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者。”

潘素在張伯駒的指引下,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活出了自我。

可是愛一人,愛一生,

不管是卑微的煙花女子,還是如今耀眼的知名畫家,她的眼裡始終只有他。

成名後,她和很多人合作作畫,可是她最開心的事情還是和張伯駒的珠璧聯合。

她畫花畫草,他靜靜地在邊上賦詩題詞。

愛他,懂他,更要成全他。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不知情者,謂我搜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張伯駒】

張伯駒在在詩詞,京劇藝術研究上都有成就,但是他更是一名收藏家,被稱為“天下第一藏家”。

他收藏各種名畫,不惜傾家蕩產,甚至可以不要自己的性命。

1941年,汪偽特工總部的“76號”特務組織綁架了張伯駒,索要300萬,否則撕票。

可是張家的錢大部分都已變成了那些珍貴的字畫,潘素設法去見了張伯駒一面。

張伯駒說的是:寧死魔窟,絕不許變賣家藏。他不同意賣畫贖他,否則他不會出去。

就這樣冒著被撕票的危險耗了八個月,最後綁匪妥協了,降低了贖金,張伯駒才被救了出來。

張伯駒對文物只收不賣,曾經為了籌集220萬黃金買《遊春圖》,他不惜賣掉自己的豪宅,那是李蓮英的舊居,佔地十五畝。

這樣的行為很多人都不理解,只有潘素一直默默地支持他。

章詒和在《往事並不如煙》中曾經說過,潘素對張伯駒,那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

據說有次,張伯駒又看上了一幅古畫,可是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了。

望著猶豫的潘素,張公子乾脆躺在地上打滾,似孩子般撒嬌不起來。

最好的愛是付出和成全。

她慣壞了他,也慣到底,這次潘素再次變賣首飾,滿足了他的心願。

張伯駒一生痴迷於收藏文物,卻又不願意賣出去,因為他買它們不是賣錢,是怕它們流入外國。

這對深明大義的夫婦最後將這些傾盡家財,差點掉了命的字畫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這些珍貴的字畫包括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展子虔的《遊春圖》以及李白的《上陽臺帖》……

隨便一幅都是價值連城。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李白唯一存世的草書手跡《上陽臺帖》

張伯駒痴迷收藏,也是能寫詩作賦的才子。

可是他的愛只為一人綻放,

從初遇到終老,他給潘素寫下了很多的詩詞,也只給她一人寫。

1975年張伯駒離開潘素去他們的女兒家裡小住幾日,也按捺不住相思之情為潘素寫下《鵲橋仙》:

不求蛛巧,長安鳩拙,何羨神仙同度。百年夫婦百年恩,縱滄海,石填難數。

白頭共詠,黛眉重畫,柳暗花明有路。兩情一命永相憐,從未解,秦朝楚暮。

他愛她,她寵他慣他如孩子,

他們的深情幾十年不渝,始終很好。

1982年2月26日,張老依偎在夫人的懷裡溘然長逝,享年85歲。

1992年4月16日,潘素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他們的故事拉下帷幕,

可他們的愛情就像一首樂曲,始終在人間淺吟低唱,讓人羨慕不已。

潘素,民國青樓名妓,遇張伯駒而成名畫家,真愛成就最好的自己

兩情一命永相戀,從未解,秦朝楚暮。

他們在亂世民國相遇,彼此驚為天人,所有的過往都成了將就。

他們攜手走過戰火紛飛的民國,走過牛鬼神蛇的文革歲月,走過新生活的瑣碎和點點滴滴。

在歲月的沉浮中,兩人一生形影相隨。

他救她出青樓,細細栽培,

成就她原本的蕙質蘭心,讓她成為知名畫家,過上了不染塵埃的生活。

她紅袖添香,深明大義,

愛他懂他慣他收藏文物,幫他達成還珠於民的夙願,成就他一世英名。

真愛是彼此成全,成就最好的自己。

願你也能在兵荒馬亂中遇見愛情,

在塵世中綻放自己,開出美麗的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