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民黨抗戰能堅持14年,而內戰3年就一敗塗地?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特別是前期,每個日本兵都接受過數年的專業訓練,國民黨軍隊可以堅持14年,而對上了他們眼中裝備落後,戰鬥素養低下的共產黨軍隊反而在短時間內就被打垮了呢?


為什麼國民黨抗戰能堅持14年,而內戰3年就一敗塗地?

國民黨的指揮與此有一定的關係,在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的74師是王牌中的王牌,第一主力,守孟良崮不到3天就投降了,3萬多人,總共有2萬多人投降。74師被包圍時,四周到處都是國民黨的部隊,只要向任何一個方向突圍10公里,就可以解圍,但是全副武裝的3萬名軍隊硬是辦不到。反觀投降後的國軍,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第一個衝進總統府的軍隊,就是在山東投降的吳化文的軍隊。

這與國共兩黨對待戰俘的方式也有關係,共產黨是即俘即補,國民黨上午投降,第二天就去打國民黨了,甚至有黃百韜的兵投降以後,等打杜律明時都當上連級軍官。

為什麼國民黨抗戰能堅持14年,而內戰3年就一敗塗地?

但是國民黨軍隊既然能在抗日戰爭中堅持這麼久,說明其還是有戰鬥力的,絕非紙糊的老虎,究其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不相信人民,未能將藏駐於廣袤的中國大地那無窮無盡的力量激發出來,國民黨上層基本都是資產買辦階級,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把持著主要經濟命脈,看不起在中國人數最為眾多,可引導力量最為壯大的農民階級。農民結束戰爭回家後,由於壯勞力幾年不在,家庭情況都極為困難,幾畝土地,兩件草房基本典當了乾淨,國民黨沒有半點撫卹,反而理直氣壯,相反地主少爺回家之後能繼續當他的少太爺。

為什麼國民黨抗戰能堅持14年,而內戰3年就一敗塗地?

抗戰結束後,百姓在鬼子的欺壓下吃盡了苦頭。國民黨還都南京後不想著舒緩百姓的狀況,反而宣佈將法幣和偽幣按一比十兌換,這兩種貨幣在光復前基本等值,這一下子就等於將偽戰區的百姓盤剝一空。當時在重慶吃一頓豆漿油條的錢在上海就能在高檔西餐廳吃頓牛排大餐,然而普通國統區的老百姓是不可能去到上海的,這就使得無數百姓的多年積蓄化為烏有。加之國民黨高層生活樸素都能被認為是共產黨,可見其腐敗的程度。如此,焉能不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