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民间故事)

阿鑫都三十好几了,还过着快乐单身汉生活。前些年,老母亲在世,有个人在旁唠叨,家里还有些热乎气。现在倒好,连老鼠也不愿呆下去。

阿鑫出去两年了,村里压根就没人想起过。等他衣着光鲜的回来时,大家似乎并没发现他的不同,只是觉得那一套西装穿在他身上怪怪的,倒是他怀里抱着的一条小狗,让大家觉得稀奇。

阿鑫将小狗放在地上,小狗就朝女人裤裆里转,这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阿鑫连连叫唤着“阿旺,阿旺”,小狗便钻出来,一跃纵到阿鑫怀里,摇着绒球般的小尾巴,伸出一条红红的小舌头,在阿鑫脸上不住的舔着。大家看着,这小狗白白细细的绒毛,一尘不染,觉着这狗贵气的很,就联想到阿鑫肯定赚到钱了。大家堆起笑容,小心的问,“阿鑫,这狗很贵吧?”

“不贵,两万块一条。”阿鑫摸着小狗的圆头,有些傲气般的说。

“两万!”大家为之一怔,老半天没合上嘴,大家再不敢伸手来摸小狗的身子。

有几只土狗却在此刻过来凑热闹,“汪汪”的叫着,小狗在阿鑫怀里,看到几只土狗,便要挣脱怀抱,“汪汪”在怀里回应,“别叫。”阿鑫一声呵斥,小狗便乖乖的伏下头。大家啧啧的称赞,这狗还真灵气哩,这城里人是怎么养的,连狗都这么好看,这么听话。边上有人,飞起一脚,踢在一只土狗脊梁上,土狗“呜呜”的一声惨叫,夹着尾巴,逃窜开了。老远,瞪着一双红眼,朝阿鑫怀里瞅着。

“走,阿旺,回家咯。”阿鑫本想大家问问他这些年的光景,看大家将心思都用在阿旺身上。跟他们说这是贵宾犬,他们又不懂。再呆着,也没多大意思,就回了家。阿鑫脚下咯噔咯噔的皮鞋,此刻像把铁锤,在大伙心尖上敲击着。

村里几天功夫,就传开阿鑫在外边发了财,银行里的存款好几十万。这次回来准备盖房子,讨老婆哩。行动快的,就跑到阿鑫家里来打探消息。阿鑫家里的桌上堆起了糕点,这都是村人送来的。其实,村人好多算来不出五服。吃点,拿点,也是人情往来,阿鑫就没过多客气。就是屋外老鼠闻到味道,钻进家里来闹腾起来。小狗在阿鑫床前,听到有老鼠的声响,呼噜起身,四爪抠地,圆溜溜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老鼠似乎并不在乎这小狗的威慑,偷偷的爬上桌,啃起糕点。小狗跳不到桌上,只能在桌下“汪汪”的叫着。这叫声搅的阿鑫一晚不得安睡。

第二天,有人再送来糕点,阿鑫就跟来人说,这糕点你拿回去吧,我不喜欢吃,桌上的,那些没被老鼠咬过的也带回去吧。来人被阿鑫这么一说,就将桌上连同手上的,一块拿回家了。之后,又有话传出来了,阿鑫现在稍微点东西都看不上眼了。也不看看自己以前是个什么东西。当然,这些话谁也不会当着阿鑫面说,阿鑫在村人面前,依然收获着崇敬的目光。他有时也奇怪这突然的变化因何而来?但他懒得去想。

突然,有一天,一辆警车“呜呜”的鸣着警笛冲进村口。下来几个穿着警服的民警,拦住一个村民问,“张富才是不是这个村的。”村民半天惊呆,村里没这个人吧,民警取出一张画像,尽管有些模糊,但还是能清晰的分辨出身影。“这怎么像阿鑫?”村民嘟嚷了一句,“对,对,是叫阿鑫。”民警想起点什么,连忙接话,“他在家吗?”

“我不晓得,你自己去找找看。咯,村东头最矮的一间平房就是。”村民朝村东头手指一指,就赶紧走开了。

几个民警迈开步就往阿鑫家去了。大家聚拢来,不知阿鑫犯了什么事,既然警车都来了,还能有好事,大家议论纷纷。有几个心里懊悔,这送出去的糕点可惜了。当然,大家心里更庆幸的是,好在没将亲戚朋友家的闺女介绍给他,要不然,这人是没法做了。

阿鑫被几个民警带着,他依然怀里抱着那条小狗,一块上了警车。警车突突的冒出一阵黑烟,扬长而去。

阿鑫被警察带走的那些天,村里已经将阿鑫的事情描述的很清了。那只叫阿旺的小狗是阿鑫从城里一户人家偷来的,阿鑫和人合谋偷了那户人家的保险柜。一人分了几十万,这户人家还是个当官的,保险柜的钱是贪污来的,这次查出来了,是要阿鑫去做笔录哩。

半个月后,阿鑫回来了,他的怀里依然抱着阿旺。人们问他,那户人家的钱很多吗?你怎么会知道的?你真的偷了没有?偷来的钱还要交公吗?阿鑫瞧瞧周围这一双双焦虑的眼睛,摸摸阿旺的圆头,“阿旺,我们走。”

阿鑫的事情,村民谈论了几天就过去了。村里依然恢复了平静,阿鑫又出去了。那天,人们说,看见阿旺在阿鑫的怀里“汪汪”的叫着,村里几只土狗跟着跑了一段,被阿鑫狠狠的踢了一脚,夹着尾巴跑回来了。

阿鑫走后,村民感叹说,城里人养的狗真金贵哩,两万块一只。这钱,敢情当手纸一样的化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