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2015年,南京專門成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領導小組編制《南京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經過近2年的編制,《南京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已經基本完成,待相關審批後將正式發佈,南京“地下城”真的要來了!

根據規劃,南京的“地下城市”將分為三級:

  • 一級中心(四城):

新街口—鼓樓,南站—紅花機場,河西,江北;

  • 二級中心(七片):

包含湖南路、下關濱江,夫子廟等;

  • 三級中心(多點):

邁皋橋、橋北、龍江等地區級商業中心及南京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區域。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至2020年,南京地下空間總建築面積約5400萬平方米,年增400萬平方米;

至2030年,南京地下空間總建築面積約8600萬平方米,年增340萬平方米。

新街口德基北 長江路過街通道

新街口地下城

有華東第一商圈美譽的南京新街口,隨著地鐵1、2號線通車,地下熱鬧超越地面繁華。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長江路過街通道位於玄武區長江路地下,德基廣場北側,凱潤金城南側,擬建築面積約1616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978.5萬元。工程已在今年開工,預計整體工程將在2018年交付使用。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據悉,長江路地下通道將是新街口地下商圈北延的第一步。從凱潤金城再向北即是人民中學,這裡的操場地下人防停車場,未來,從最南側的中央商場、大洋百貨地下,市民可一路逛至珠江路金鷹百貨,成為新街口商圈“兼併”珠江路商圈的關鍵節點。

5條地鐵串聯74萬㎡地下空間

南京南站地下城

依照最新規劃,軌道交通串聯的地下空間,將成為南京南站的重心。南站地下空間的開發內容包括:商業、文化、娛樂等公共活動功能設施,人防設施、地下交通、停車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主要可以開發的是地下一層,地下二層用作停車。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350米高的“南站之心”將成為地標建築,74萬平方米的“地下城市”,成為一個融合生活享受、工作娛樂、休閒購物的城市新中心。

五條線均在南京南站換乘,其中1號線、3號線、機場線已建成通車,寧和城際在建,6號線計劃“十三五”開工。

1號線從南站站房下方負二層南北向通過,設南京南站站、雙龍大道站兩個站點;

3號線沿中央景觀軸經過,設南京南站站、宏運大道站兩個站點;

6號線在鐵路以北基本平行於鐵路設置,在南站北廣場地下設南京南站站;

機場線(寧高城際一期)從北廣場地下出發。

寧和城際在鐵路以北基本平行於鐵路設置,在南站北廣場地下設南京南站站;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核心區的地下公共活動空間,通過地下商業街、步行通道、下沉廣場、垂直交通等,將結合地上的景觀步行軸、濱水公園和地鐵站點設置,構築地上地下、室內室外綜合一體化的充滿活力的公共活動空間。站前廣場、南站地下空間、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地塊,未來可連成整體。

魚嘴商務區聯通CBD二期

河西南部地下城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作為南京房價高地,河西南部無論地上地下,正以其“高大上”的規劃,吸引越來越多的新城居民。

在南京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全面出爐前,《南京市河西新城區南部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先獲批,透露了河西南部地下城開發的很多細節。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依照規劃,河西南部的道路將保持高密度小尺寸,沿江東路將河西CBD二期和魚嘴商務區地下空間全部連通,佈置商業、交通、服務設施等,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形成一個“地下城”。而寧和城際和規劃中的2號線南延等線路將從地下經過。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規劃顯示,河西南部地下空間主要三大區域:

  • 地下空間一區主要集中在魚嘴地區、CBD二期地區,開發層數約3-4層,地下開發以商業、停車為主;

  • 地下空間二區主要集中在中軸、中央公園、揚子江大道以及新河路沿線,開發層數約2-3層地下開發以商業、停車為主;

  • 地下空間三區為除上述地區所在區域,開發層數1-2層,地下開發以停車為主;

打造環保開闊空間

江北新區地下城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江北新區地下空間模型

目前,南京江北新區核心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10公里已全部完工交付。具備綜合管線入廊條件。電力、通訊、給水、再生水、燃氣、雨水、汙水、空調熱力管、真空垃圾管9種管線全部進入地下,寬敞的通道空間可供工程檢修車行走。在此基礎上,新區綜合管廊二期工程將再建53公里。

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這僅是江北新區打造最環保地下城的一部分。獲悉,新區核心區地下城的規劃初步設計理念為深入地下五層,構築“一心、三軸、多點”的環保開闊空間,以軌道交通為骨架,一箇中心為重點,多點多區為輔助,逐步擴大規模,帶動地下軌道交通和地鐵站點周邊區域的開發。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 “一心”:

即結合地下CBD,形成多個地鐵站點和數十個街區地下空間貫通聯繫的大型地下公共空間中心。

  • “三軸”:

即由4條地下軌道交通網構成的“兩橫一縱”地下空間聯繫骨架。其中“兩橫”分別為地鐵11號線、15號線;

  • “一縱”:

為並行的地鐵4號線、13號線。

  • “多點”:

以地鐵站點為核心,結合商業、防災、市政等設施共同構成,通過該網絡連接多個地上建築的地下室而形成大面積地下綜合體,同時形成以交通換乘為主要功能的城市交通樞紐地下綜合體。

南京五年內要造一座“地下城”,不出地面逛遍全城!

今年9月份,江北地下新街口已經開工。江北中心區地下空間總規模控制在450-480萬平方米,核心區地下商業開發量約為40-50萬平方米。

一期工程項目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功能最複雜的地下空間項目,位於江北新區CBD中心,萬壽路及橫江大道之間,總用地面積52公頃,總建設規模約1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0億元。

本項目最深埋深約46米,地下七層,包括商業大平層、交通大平層、市政綜合管廊、地下車庫、私人保險庫、4條地鐵線站臺站廳層。項目採用統一策劃、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的五統一理念進行開發建設。

在該項目落成以後,核心軸路下所有管線都將納入管廊並與地下空間結建,全面覆蓋核心區所有地塊,形成穩定集約的“城市命脈”。地下空間基坑分區與整體實施並行,滿足各地塊開發進度需求,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開發模式。

南京將新區和樞紐地區為重點,以優化提升舊城區地下空間綜合效能為突破,創新構建“地上地下一體化、功能類型多樣化、設施系統網格化、空間環境人性化”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體系。

除了新街口,江北新區、南京南站、河西南部“一核三心”的重要片區,湖南路、奧體中心、夫子廟、邁皋橋、南京站等地下空間的統籌利用也已在籌備中。預計5年內,南京的地下城可連點成片,實現不出地面,四通八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