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脱贫“同心圆”

画出脱贫“同心圆”

当盛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临渭区丰原镇伍星村时,贫困群众孙铁牛早早起床,准备去村上新建的养猪场打扫卫生、搬运饲料;村干部孙定稳忙着联系入栏猪仔的防疫事情;村支书姚乐仔细地规划着下一步全村养殖业的发展方向……迎着晨曦,踏着朝露,一场以伍星村党支部为引领、“集体公司+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战在伍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自掏腰包

村干部垫资壮大集体经济

7月5日,一场大雨将夏日的闷热驱散。行走在伍星村,满目葱茏,凉爽宜人。见到村支书姚乐时,他正在与村干部开会商议养猪场的管理细则。开会间隙,他为记者描述出全村养殖产业发展的脉络。

时间往前推至2017年10月9日。这一天,离村庄不远的100亩砖厂废弃地上,一座大型养猪场破土动工。一时间,村民们质疑声四起,生于斯,长于斯,谁没有养过猪呢,靠养猪能挣钱?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干部用实际行动打消他们的疑虑。姚乐带领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为养猪场四处奔走,邀请市上畜牧专家考察、建设场房、联系购买猪仔、饲料等,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他们挨家挨户动员贫困群众入股、讲解政策。最终,23户在办理小额贴息贷款的协议上签下了字。可就在场房落成时,资金却出现问题。

“养猪场前期建设的投资,来源于村上为23户贫困群众争取的每户5万元的贴息贷款,总共115万元用于场房建设。”姚乐告诉记者,今年6月,与河南一家公司联系好购买猪仔、饲料等事情后,需要交付的15万元保证金让他们犯了难。6月20日晚,村上紧急召开村干部会议,会上的一幕让姚乐至今难忘。“会议的主题是商讨15万元保证金的着落,没想到,我们的村干部主动提出自掏腰包垫付,让我十分感动。一万元、两万元、三万元……就这样凑齐了保证金。”说话间,他拿出了垫付的名单:村支书姚乐3万元、副书记田宝善3万元、支委孙定稳1万元……

“为啥会用自家的钱垫付?”记者问道。田宝善腼腆地笑着说道:“我们都把这当自家的事情干,村上有困难,我们当然义不容辞。”

保证金到位后,6月27日凌晨,1000头猪仔从河南运到伍星村。整个村部彻夜未眠,等待着猪仔入栏,等待着属于伍星村的希望。

齐心合力

共同走向美好新生活

“走,带你去我们猪场看看。”姚乐一脸自豪地对记者说道。随后,记者穿上一次性防护服,在姚乐的带领下走进猪舍。猪舍内,1000头小猪仔嗷嗷待哺,十分可爱。猪场的管理人员孙定稳介绍,猪舍设置齐全,全部电气化自动控制,两名工人便可完成日常管理。

“遇到养殖难题怎么解决?”记者问。孙定稳说,养猪关键要选好品种,搞好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只要做好平时的观察、及时地治疗,基本上可以避免因疫病等因素造成的损失,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邀请畜牧专家来指导。“这么多猪仔,出栏后的销售是个大问题。”记者说道。“销售在以前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我们早在猪仔入栏前,便与渭南石羊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以保底收购价进行收购,降低市场风险。”孙定稳回答道。

目前,小猪仔在管理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健康成长着。“出栏后,每头猪毛利润达200元,预计可达到年收益约40万元。4年可还完贷款,每年向贫困群众保底分红2340元。”姚乐算了一笔账。

同时,猪场也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如今的两名工作人员便是村上的贫困户。今年52岁的孙铁牛,由于缺乏种植技术,靠着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度日。自今年3月来到猪场干活后,他再也不用东奔西跑找活干了。“每天早上7点来这,打扫猪舍、喂饲料,每月1500元工资还管饭,工作定了我的心也定下了。”内向的孙铁牛说道。

丰原镇副镇长李钊告诉记者,目前,全镇自筹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已蔚然成风,三孝村茶菊产业、阿杆村有机肥厂、三联村微肥厂都是村干部垫资发展起来的,村干部用真情画出了一个脱贫的“同心圆”。(来源:渭南日报全媒体 记者:惠晓翠 通讯员:王秋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