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对每位宝爸宝妈而言,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关心的。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迭代,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只是有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好的育儿习惯已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比如下面这五种习惯:

1.开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孩子对外界的认知与先天的遗传有很大关系,所以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孩子,但也一定有他自己的优势方面。

现在的家长往往不能正确评估自己孩子的状况,经常用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这是一种让孩子很讨厌甚至厌恶的做法。时间久了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负担,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

2.不倾听,不沟通

父母跟孩子相处,沟通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内在心理会影响他的外在行为表现。因此家长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感觉和情感,更多的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沟通。此外倾听是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和做决定有效的方法。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这也就意味着,在解决事情之前,家长的正确做法是先征询孩子的意见,了解他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就教他要怎么做。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就是聆听,提供意见并且偶尔问些问题来诱导他以便获得更多信息。

如果你认为你的解决方式更有价值,可以先了解孩子是否愿意听。如果孩子明确的表示了拒绝,就欣然接受而不要强制性的将自己的解决方式给到他。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重则会破坏亲子关系。

3.暴力管教

很多家长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教育才能出规矩,于是便有了很多严格管教、棍棒教育等强势训斥型的教育模式。但是,此类的教育存在的一个巨大隐患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情绪问题。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人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儿童早期对情绪没有认知,后期再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下对情绪有了认识和了解。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出现问题时,你对孩子大吼大叫,用手指着他并恐吓他,让他认可你的观点的这种行为,在他看来是粗鲁的,而且还贬低他的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保持沉默,站着不动。此时的他已经是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中,如果父母此时再强制要求回答或者问他是否在听时,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就会失控。此类场景如果时常在你家发生,孩子的内心会很弱小,产生自卑心理。

4.角色定位失衡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一千个父母就会有一千种教育方式。有遵从严格教育的就有主张和孩子做朋友的,只是,和孩子做朋友的教育理念虽好,在操作上却很容易失误。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长辈。家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独立的一个成人。这就意味着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要树立权威形象。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当孩子尊重父母的权威时,他们就会相信家长保护他们的能力,相信家长会提供好提议。这样就会尊重其他权威,更愿意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5.包办一切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们就为他们包办了一切。不用做家务、一切孩子想要的东西都直接买,选好要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大学都已经规划好。孩子能做的就是一味地接受父母的安排,丝毫不用考虑其他。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很多家长认为这样是为了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少受罪。殊不知处于这种家长包办一切的环境中,孩子会没有自我判断能力、没有自信,不能独立生活。长大之后便会成为“巨婴”,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的节奏而过的更惨。

不放手孩子的未来,那就只能让孩子依赖自己一辈子。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作为家长,我们该学会后退,双手插口袋,保持缄默,让孩子的想法呈现出来。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些事……

以上五种教育习惯仅仅是诸多教育习惯“禁区”中的一小部分。教育孩子不容易,但是当你成为父母的那一天开始,就表示你已经接受了这一份责任。加油吧,宝爸宝妈们!

你有哪些育儿小妙招 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欢迎文章底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