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被指依然還存在致命的安全隱患?多名飛行員曾出現事故

殲-15是我國航母上的一款艦載機,是我國以殲-11為基礎仿製蘇-33所研發的一款戰鬥機,由於其是由四代機改造而來的,所以更多的被人認為是一架四代半戰機,擁有機翼摺疊,增升裝置,起落裝置,攔阻鉤等專為航母起飛所設計的功能,於2012年在遼寧艦上首飛成功。

殲-15被指依然還存在致命的安全隱患?多名飛行員曾出現事故

但據媒體報道,早期的殲-15存在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戰機上的電傳飛控會造成飛機的突然失控,導致戰機存在墜毀的問題,這一漏洞也被指出在蘇-33上就已經有了,由於蘇-33研發的當時俄羅斯人才流失再加上資金不足,導致蘇-33是蘇霍伊家族中最多毛病的一款戰機,殲-15與蘇-33同樣存在著俯仰失控問題。

殲-15被指依然還存在致命的安全隱患?多名飛行員曾出現事故

在2016年,殲-15就出現過兩次嚴重的事故,我國海軍飛行員張超在進行艦載機起飛訓練的時候,突然戰機失控。危機時刻張超仍不捨棄戰機,儘可能的保住戰機,但最後推杆無效錯過了最佳跳傘時間,戰機墜毀後重傷,經搶救無效而死亡。

殲-15被指依然還存在致命的安全隱患?多名飛行員曾出現事故

另一名飛行員曹先建也是如此,在發現問題後也錯過了最佳時機,墜落後身受重傷,但幸運的是並沒有死亡,在早些時候的海上閱兵,央視採訪殲-15飛行隊的隊長徐英的時候,他就表示,演習的時候可以感受得到這一問題在飛行的時候仍然沒有解決,當時坐在飛機裡面心跳特別快,擔心還會出現失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