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籍上將劉振華同志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原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劉振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 2018 年 7 月 11 日 7 時 3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7 歲。

劉振華同志 1921 年 7 月出生於山東省泰安縣 ( 今泰安市 ) 大汶口鎮東大吳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受革命思潮的影響,1938 年 4 月,參加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隊第 4 支隊,1938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劉振華同志歷任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隊第 4 支隊警衛連戰士、排政治員、連政治幹事、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山東縱隊第 4 支隊 1 團 2 營政治教導員,魯中軍區第 3 軍分區 9 團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1940 年 8 月,在攻打萊蕪寨裡戰鬥中,劉振華同志率領 " 鋼八連 " 突擊隊,為全營打開前進道路,與兄弟部隊一起消滅了 100 多個日軍和全部偽軍。由於多次出色指揮戰鬥,劉振華同志被譽為 " 能打仗的政工幹部 "。在一次反掃蕩中,山東縱隊第 1 旅副旅長廖容標親臨指揮,大部隊突圍後,留在村中堅持指揮的廖副旅長腿部中彈,鮮血直流。這時敵人的合圍圈越來越小,在此危急關頭,劉振華同志一面指揮 2 營抗擊敵人,一面吩咐副營長鬍念筠揹著廖副旅長衝出村莊,且戰且走 5 公里,終於擺脫敵人的追擊。

解放戰爭時期,劉振華同志歷任魯中軍區赴東北幹部營副政治委員,東滿人民自衛軍直屬第 1 支隊政治委員,遼東軍區寬甸警備司令部司令員,遼寧軍區保安第 3 旅副政治委員、第 2 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 3 縱隊 7 師 20 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第 40 軍 118 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湘贛戰役、衡寶戰役、進軍廣西和解放海南島戰役。1947 年 5 月,劉振華同志在第 20 團 9 連深入開展了 " 吐苦水、算苦賬、挖苦根 " 訴苦教育試點,增強了戰士們的政治覺悟和紀律觀念,大大提高了部隊戰鬥力。這就是聞名全軍的 " 訴苦教育第一課 "。這個教育經驗被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羅榮桓充分肯定,在東北部隊全面推廣,後來被毛主席稱為 " 新式整軍運動 "。1948 年 10 月,劉振華同志所在的第 3 縱隊參加了奪取錦州的戰鬥,第 7 師擔負實擊任務。時任師政治部主任的劉振華和參謀長苟在松率領第 19 團突擊隊,僅用 15 分鐘就在城北撕開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經過 31 個小時的激戰,勝利解放錦州。接著奉命東進,參加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大會戰。遼瀋戰役剛結束,劉振華同志所在的第 3 縱隊又奉命揮師入關,投入平津戰役,參加了包圍北平和攻佔南苑機場的戰鬥。1949 年 2 月 3 日,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北平入城式。3 月 11 日,劉振華同志所在師改為第四野戰軍第 40 軍 118 師。

新中國成立後,劉振華同志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40 軍 118 師政治部主任、副師長,120 師師長,118 師師長,第 40 軍副軍長、參謀長、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旅大警備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950 年 4 月,第四野戰軍第 15 兵團奉命解放海南島。第 40 軍參加瞭解放海南島的總攻戰鬥。在總攻前,第 15 兵團決定先派 2 個營、後出 2 個加強團的兵力,分批潛渡海南島,以改變島上的敵我態勢,然後裡應外合,接應主力大規模渡海強行登陸。3 月 26 日,時任第 118 師政治部主任的劉振華指揮加強團潛渡,很快奪取了灘頭陣地,並在玉包港附近,收攏了 3 個營 50 多艘船的兵力,向五指山挺進,與瓊崖縱隊會師。4 月 15 日,第 15 兵團向海南島發起總攻, 第 40、41 軍相繼登陸成功。5 月 1 日,海南全島解放。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劉振華同志所在的第 118 師首批開赴朝鮮。1950 年 10 月 25 日, 第 118 師在溫井以西佈下了口袋陣,當敵人進入伏擊圈,志願軍 勇士們奮不顧身撲向敵人,經過 2 個多小時的激戰, 全殲充當美軍 " 開路先鋒 " 的李承晚軍第 6 師 2 團 3 營和 1 個炮兵中隊。當晚又與兄弟部隊殲敵一部,攻佔溫井,從而揭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第 118 師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通令嘉獎。後來,經黨中央、毛主席批准,把 1950 年 10 月 25 日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第 118 師作為第 40 軍的主力,在朝鮮戰場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每次都是打先鋒。劉振華同志曾 3 次率部打過 " 三八線 ",圍殲李承晚軍第 8 師於橫城。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劉振華任第 118 師副師長,後被任命為中朝聯軍遊擊支隊支隊長,率領遊擊支隊進入翁津半島,肅清了該島上的全部土匪。劉振華同志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和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1970 年 11 月,劉振華同志被任命為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劉振華同志恪盡職守,勤勉工作。一面積極開展對外活動, 一面抓好使館內部的組織和作風建設,加強外事紀律,嚴格請示報告。使館一直保持著團結、樸素、紮實的工作作風,大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努力完成中央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1976 年 6 月,劉振華同志離任回國,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和外交部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副組長,分管外交部的政治工作和後勤工作,他勤勤懇懇,勇於負責,大抓思想工作、幹部管理和機關作風改進,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1979 年 1 月,劉振華同志重新回到軍隊工作,先後任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劉振華同志注重做好新形勢下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貫注到基層連隊建設和提高部隊戰鬥力上。為提高部隊幹部、戰士的科學文化知識,瀋陽軍區在全軍率先創辦了現代管理學院,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現代管理人才。1986 年,劉振華同志指導興辦吉林白城市邊海防幹部子女學校,傾注了大量心血,解決了軍區邊海防幹部子女入學難的問題。多年來,這所學校為部隊和地方培養了一大批人才。1987 年 11 月,劉振華同志調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他深入基層,廣泛接觸幹部戰士,狠抓部隊的薄弱環節,重點抓了各級領導機關的作風問題。在北京軍區基層建設工作會議上,他在肯定軍區取得的 12 條經驗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 8 條建議,對改進機關作風、加強基層建設有重要指導作用,在部隊引起強烈反響。他不僅提要求,還率先垂範。1988 年春節,他來到北京衛戍區連隊,和幹部戰士談心,檢查連隊營房、食堂、廁所和內務衛生,晚上冒著嚴寒到執勤點查哨,除夕夜下伙房幫廚,為北京軍區機關幹部做出了榜樣。1988 年 4 月,他千里迢迢奔赴雲南邊疆的老山前線,代表北京軍區黨委和首長看望參加輪戰的部隊。他還親自給軍區師旅以上幹部宣講 " 老山精神 " 的深刻內涵,在他的積極倡議和親自領導下,北京軍區深入開展了 " 老山精神 " 教育活動,極大地促進了部隊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1990 年 4 月免職,1998 年 7 月離職休養後,劉振華同志依然關心黨、國家和軍隊建設事業,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政治學習,堅持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傳統,為部隊建設和發展繼續發揮餘熱。1993 年 3 月, 他作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僑務工作做出了新貢獻。他還應邀兼任《中國老年報》常務副董事長,同葉飛、廖井丹等老同志親密合作, 創辦了頗具影響的《中國老年報》,為中國的老齡事業做出了貢獻。劉振華熱情關心和積極參與社會事業,應邀擔任了北京軍區離退休醫務工作者協會顧問、遼瀋戰役紀念館高級顧問、中國貧困地區文化促進會顧問等多項職務。劉振華同志和中國貧困地區文化促進會一起積極推廣山東郯城縣種植銀杏致富的經驗,建設了 " 遼瀋戰役紀念林 ""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林 " 兩個大型的銀杏林園。

劉振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70 週年紀念章。1964 年 4 月晉升為少將軍銜。1988 年 9 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劉振華同志在八十餘年的革命生涯中,為黨和人民事業,為國家和軍隊建設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始終忠於黨和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為新中國的創建和人民軍隊的建設,為反對侵略、保衛和平, 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在血與火、生與死、榮與辱的考驗面前,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反映出一名共產黨人高尚的革命境界和道德情操。他身經百戰,指揮果斷,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和組織領導才能。他事業心強,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敢於負責。他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他廉潔奉公,克勤克儉,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本色。

劉振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崇高思想、高尚情操、優秀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劉振華同志永垂不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