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标点符号,那他们是如何断句的呢?

夜空下的凝视120


趣味解读文化,品质成就快乐!我是北暮!

大家都知道古文晦涩难懂,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古文都是经过断句的。将我们的标点符号加到古文中,这样虽然还是很难理解,但是大大的减少了古文的难度。



那么古代的人阅读古文又是怎么断句的呢?就让北暮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吧!


韩愈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师说》,这篇文章具体的阐明了老师的作用和关系,同样也提到了古代的断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四声)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dou四声)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这句话解释了古代如何断句的方法——句读。古代的人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代的孩子学习不仅要学字词,还要学习句读,就是如何断句!




因为如果你一篇文章能不能弄明白,完全要看句读学的好不好。有些文章的标点点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两个不同的意思。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解惑了!

因此古代的断句,全部都是老师教的。教会之后你再读书完全就可以凭借自己以前学过的断句来自己理解了!



当然,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不能说明古代完全就没有符号! 比如有些古人在写文章时,为了不发生理解错误的情况,他们就会在有歧义的地方画一个“/”以此来表示这地方是断开的!

后来也逐渐有了一些符号,比如圆点、顿号似的点、三角、方块等各种类型。而古人也借助这样一部分符号来完成断句!




放在最后的总结

古代即使没有现在的标点符号也能够让文章读起来更容易。

他们主要借助三点:

  1. 句读。由老师专门讲解,告诉你在哪个地方应该断!
  2. 虚词。各种之乎者也的虚词,也让文章变得更好理解。
  3. 符号。少部分的符号也能够使文章断开。
因此来看,古文的断句在古代还是有专门的方法!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关注吧!

你认为古代是如何断句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北暮原创,并全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擅自抄袭洗稿者,将默认承担千字千元赔偿!


北暮无泪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古代作品,文言文我们是很难看懂的,如《推背图》,《文王八卦》……虽然没有表点符号,有完整的意思,就用空白隔开了或用大黑点隔开,古人的智慧我们是无法超越的。著名的有袁天罡,……等 民间也有很多就是没有出名。有很多预测文章手抄本,都是用空白隔开,或用大黑点隔开……



金沙25


自从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使我国的书籍发行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发行量提高上千倍,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从雕刻字到排版印刷成书工作量仍然相当大的。不可能印进标点符号,而且还浪费纸张。这是因为读书人读书是可以断开句的,其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人为的在字行边点点。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断句可以找老学究或秀才帮助做并付给一定报酬。其实很多读书人是不需要做这一工作的。凡是点点的都是文化层次不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