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终于读完了《瓦尔登湖》这本书,这是一本自己连续尝试了6次,却都没有读完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静”,它需要一个人也有同样频率的“静”才能读下去,而在此之前,我却一直都达不到这种“静”的境界。

反倒是最近论文压力实在太大,进展并不顺利,心情极度不好的情况下,我今天突然想起来了《瓦尔登湖》这本书,于是拿出来开始阅读,却没有想到能一直读完,而且读了下去。

后人对《瓦尔登湖》褒贬不一,有的人看完觉得书里面写的都是些琐碎的日常事情和作者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作者写了出来,而且流传至今而已。但更多的人对瓦尔登湖以及梭罗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过上安静而追求自我的生活。

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一句话,或许能代表瓦尔登湖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以及处世态度。梭罗说:很多年轻时赚足了车费的人最终终能上车,假如那时他们还没死的话,但是到了那时,他们或许已经失去了开朗的心情和旅游的欲望,牺牲最美好的年华辛苦赚钱,为的就是在最没有价值的老年时光里享受那令人怀疑的自由。

梭罗的话语是如此的犀利,直指了社会中对金钱的流行风尚。梭罗是主张回归自然与纯真,崇尚节俭与极简的人。其实正如一个小品里演的那样。

人生睡觉仅需一尺宽,每天吃饭四五斤,喝水三四升,穿衣七八件。就把你自己想象成每天流浪的人,只能带一个行李箱上飞机,你能带的东西自然都是生活必需品,其他物品都是可以抛弃的。

同样可以抛弃的是我们对人生、事务、生活的“无用的价值观”,这才是梭罗这本《瓦尔登湖》想要表达的本质。如何让自己的每一天过的更加有意义和充实,梭罗或许告诉了我们一个观点: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比如我的日课四条:每天坚持读书、早起跑步、做时间计划、写反思日记。

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第一课,坚持读书。

前后尝试了三四次,才成功培养起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两年。每天都会读书,少则十来页,多则一两本,不管任何Deadline,我都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

我的人生自我修炼导师曾文正公,即使是在攻打太平天国、围攻天京的紧要关口,也是坚持每天读书10页、下棋一局,静坐1个时辰。而我每天所面临的压力又怎么会像他的压力那么大呢,那我又有什么理由每天不读书呢。

第二课,早起跑步。

以前早起和跑步是两个时间点不同的习惯,后来经历过六七次的尝试和失败后,我将二者结合到了一起,终于建立了早起、跑步1个小时的习惯,少则2公里,多则10公里,目前已经坚持了50天,身体健康程度大幅提升,脂肪下降、体格变好、精气神饱满。

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第三课,做时间计划。

这是从2017年开始培养的习惯,断断续续四五次失败后,终于在2018年初正式养成,每天、每周、没有都会制定好计划,每周和每月计划通常在周末和月末制定,每天计划通常和反思日记一起完成。

通常我制定的计划都是我希望自己在下一天、下一周、下个月能完成的事情,但通常结果都是完不成。这需要慢慢的摸索和调整,如何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和所能完成的任务、以及预期目标。

第四课,每天写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原来是自己在别的书中学到的,也尝试了四五次都告失败,无法坚持每天完成,也无法做到有效反思。后来学习了曾文正公的反思日记方法,开始对自己每天的行为、思考、成就、情绪等进行反思。

一天至少反思一件重要的事,并问自己,明天我将如何比今天的自己更加优秀,要改进哪个地方。一日一反思、一日一改进,培养“恒心”,坚持三到五年,一定会有所突破。

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从2016年四五月开始系统读书算起,已经两年的时间,我自称为“两年的自我修行之路”,时至今日,自认为小有所成,能做到每天读书、晨起、跑步、做计划、反思自己。但此“小成”仅仅是人生修业的入门考验而已,真正的人生修炼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方可达到“小成”。

但这两年的修炼给了我以信息,心境、思想、品性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然,我身上还有很多缺点,这会在未来的修行过程中慢慢的继续修炼。

最后,每次读完书写笔记、顺道在笔记中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总结,并关联自己,其实这就是一种反思,一种进步。毛主席说:与人斗其乐无穷。

今日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玩”,明天的自己跟今天的自己“玩”,这才是人生最有趣的事情。而我,乐在其中。

你的心中,也有一片瓦尔登湖吗?

所以,如果说梭罗从现实世界的瓦尔登湖里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瓦尔登湖,或许,作为读者的我们,从他手里的瓦尔登湖,看到了属于我们每人的瓦尔登湖。

所以,你的瓦尔登湖,是什么呢?

我是千城,管理学博士,微信读书签约讲书人,XMind思维大师,印象笔记大使,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感谢支持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