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微信公众号:37

度心理(ID:psy-37),欢迎分享!

在众多的相亲舞台上,总能听到女嘉宾的择偶标准其中一条是成熟稳重。成熟的人恍如一方被岁月浸润过的暖玉,温润细腻。和成熟的人相处,总是感到像是沐浴在暮春三月的午后阳光下般,惬意悠然。

成熟,是歌曲《爱情转移》“徘徊过多少橱窗,住过多少旅馆,才会觉得分离也并不冤枉……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才将戒指义无反顾地交换”里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剖析?

是《那些年》,“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等会儿见你一定比想象美“里打扮成熟?

成熟,不是年龄的增长,不是穿衣打扮的老成,是一个人历经岁月打磨,沉淀下来的品质,让心理学来告诉你,成熟的人有什么表现吧。

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踢猫效应“。是讲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

哪有时时如意的人生,更多的是对我们情绪控制能力的考验。可见,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可以避免“祸从口出“,在情急之下说出伤人的话,可以减少在坏情绪下错误决策的几率,是一个大写的心智成熟的人。

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关注自己的感受胜过在乎别人的眼光

你曾经当自己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却为了不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强颜欢笑,化身“话痨”故作开心吗?

你享受生活的质量,懒于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拍照,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精修美图。却为了刷好感度,在朋友圈频频更新自己的动态,以免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高冷的人吗?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聚光灯效应,是1999年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提出心理学名词。

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

希望在别人的眼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再正常不过。可是,太过关注别人的眼光就会成为自己的束缚。你总是觉得别人在注意你?醒醒吧,毕竟你不是人民币,哪有那么多人太过注意。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

为了精神的富足,梭罗在别人诧异的眼光下依然远离尘世的喧嚣,幽居僻静的瓦尔登湖旁。终于,传世名作《瓦尔登湖》在梭罗心境的日臻成熟中面世。

还记得那个印象画派的大师莫奈吗?当年还是一个小伙子的他,和同伴在罗浮宫临摹画作。每当同伴在争分夺秒地练习绘画时,他却盯着窗外出神,同伴问他为何总看着外面,劝他快抓紧时间画画,他却说窗外的光影很特别。在周围人从不解到后来的鄙夷目光下,他一直坚持看着窗外的风景,他心中的伊甸园。终于有一天,他由此得到启发,开创了印象画派。

如果没有莫奈当初的坚守本心,便少了印象画派的光影描摹,美术流派史上的空白便少了这流光溢彩的一笔。

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逆商高,抗压能力强

听说过蘑菇定律吗?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象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

人的成熟与成长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一下蘑菇,暂时忍受一下无法避免的批评于指责,能让我们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加靠近实际。

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温和待人,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和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把年少时的轻狂,化作待人接物时的温言细语,是成熟的见证。

毕淑敏也说:“成熟美应该是比较有内涵的一种风采。她的外表不是光芒四射的很炫目的那种;而是比较温和,比较润泽,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让人慢慢地对她折服。“

你身边的朋友,怎么样才算得上成熟的人?

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狄更斯说:“每个人,对其他人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村上春树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

心理学也说,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渴望。成熟的人能够和心底的自己对话,正确地认识自我,减少自我认知上的偏差,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苹果“,何不当作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接纳自己的不足,正视自我。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里对成熟有着深刻的理解: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现在的你,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