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這位第一書記的「花樣」鄉村振興路~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手機上點開“昌漢白村電商扶貧服務中心微商城”,頁面上“琳琅滿目”的魚蟹、果蔬、米麵等農村土特產鮮香誘人,一行“親,請支持一下農村電商”的小字也很觸動人心。這些頁面、圖形、內容的設計,出自一位1989年出生的小夥楊恆之手,他的身份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拉貢鎮昌漢白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村裡來了個“賬本”書記

巴拉貢鎮位於杭錦旗西北部,而昌漢白村又是西北的西北,相較於其他村,昌漢白村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2016年6月,帶著滿腔熱忱來村裡掛職的楊恆,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攤場。而村民們說他是個“花架子”,呆不了幾天就走,不指望他辦啥事的議論,卻激發出他非幹出點兒名堂的決心。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楊恆對全村462戶常住戶進行走訪,瞭解了村民們想發家致富的願望,也梳理出不能只拿真金白銀接濟貧困戶,而是要讓大家動起來,通過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的思路。他提出了利用優勢條件調整產業結構,轉變思維,發展農村電商的想法,可一開始就被村幹部和村民認為是“太遙遠”的事情。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為打消大家的疑慮,楊恆帶領昌漢白村黨員和村民共47人,赴陝西省洛川考察蘋果種植項目和村集體經濟葡萄種植項目;帶領村“兩委”成員赴北京參加中國扶貧日系列活動,學習借鑑外地的致富經驗,並與北京的果園村、福建的蓉中村開展黨建、扶貧結對幫扶活動。

一方面他帶領昌漢白村5名黨員率先做起農村電商,註冊了杭錦旗美麗鄉村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昌漢白公社”農產品品牌,並採取“微商城、微直播、微社群”三微模式,鼓勵貧困戶和農民加入到電商。另一方面,考慮到村裡人均不足3畝地的實際情況,鼓勵農戶積極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開心農場”等精細化農業模式。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楊恆白天忙完工作,就利用晚上時間,逐戶到貧困戶家算家底。他的“賬本”已精算出30戶貧困戶的收支賬。

6月5日晚,記者跟隨楊恆來到曾是國家級貧困戶的石生華家。

翻開楊恆的“賬本”,記者看到2018年4月8日所做記錄。在石生華家的基本情況和扶貧措施下面,詳細列出他家的產業發展規劃:電商訂單糖糯玉米2畝,收入7000元,生產支出1792元,收益5408元;種植大田玉米6畝,收入9600元,支出3372元,收益6228元;養殖方面,27只羊,出售3只羊羔收入900元,計劃冬季出欄10只肉羊,可收入7000元,領取補貼1000元,除去3000元的飼草料錢,收入5000元……。

一筆筆收入、支出,楊恆都為老石細算下來。後面還記錄著他家目前的生產生活困難以及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楊恆一邊與石生華老兩口核對著情況,一邊拉著家常。老石邊聽邊不住地點頭,“有這樣的書記幫襯著,我們還愁啥呢……”聽得出老石的聲音微顫,動了真感情。

書記領頭幹全村都“觸電”

6月6日, 記者走進昌漢白村的村支部,感覺像走進了一個電商工作室。

一排排展示櫃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優質農產品:布袋子裡的麵粉、竹籃裡的土雞蛋……散發著鄉土氣息,這就是楊恆追求的“原汁原味、土裡土氣”。

昌漢白村地理位置好,有很好的交通優勢,在村裡大橋頭一招手,長途運輸車就停下來。一天時間,農產品就能跑到臨河、烏海、陝西等地。同時,這裡的氣候條件好,再加上兩邊都是沿黃河農區帶,特別適合種有機果蔬,這些在楊恆眼裡都是發展電商的優勢條件。

“現如今,昌漢白的電商已經是家喻戶曉,連80歲的老漢都知道,在那個上面可以賣自家的土雞蛋。”楊恆得意地告訴記者。

“咱村老百姓不用進城就能在網上購物。”“自產的新鮮蔬菜、瓜果糧食都能從平臺賣出去。”“在這平臺上,還能網上交費哩,真方便。”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搶著說。

昌漢白村有名的“破落戶”張民生是村裡第一個“觸電”的人,如今他和楊恆的感情可是不一般。

走進張民生家,他正忙著改裝滴灌設備。瞅見楊恆,立馬熱絡地招呼起來:“你這大學生,快來看看我改進的滴灌設備咋樣,給咱提提意見……”

眼前這勤快的老張,之前可不這樣。由於他家裡地少,一年沒啥收入,全家只能靠借錢糊弄生活。因此,他對生活灰心喪氣,破罐子破摔,整天喝酒撒怨氣。自從楊恆讓他當了“糖玉米”代言人,“觸電”後撈到了第一桶金,就開始悶著頭好好幹。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讓貧困戶作農特產品“代言人”,也是楊恆使出的一個招數。如今,在他的發動下,昌漢白村的許多貧困戶都成了農產品代言人,不僅增強了發展信心,也激發出強烈的發展慾望。

楊恆在鼓勵貧困戶開展訂單銷售糖糯玉米、西瓜、土雞等農副產品的同時,積極開展電商延伸社區綜合服務,重點抓鄉村物流、鄉村旅遊、勞務輸出、電商培訓等工作。還挖掘和研發包裝了“超甜西瓜、農家自釀葡萄酒、四季奶茶”等一批網銷主推商品,帶動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鼓勵貧困戶入股加盟或到企業務工,發展種植、養殖和進行農副產品加工,在拉長產業鏈的同時,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2017年,昌漢白村黨支部電商扶貧中心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帶動起6個專業合作社、8個家庭小作坊,培育黨員電商中心戶3戶,帶動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1500元。全村3年40戶貧困戶脫貧38戶。

“這小夥兒不嫌棄我們農民土,還有思路,真辦事,來了兩年就讓村裡大變樣,不服他服誰?”張民生拍著楊恆的肩膀親近地說。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扶貧書記為民“討福利”

楊恆為了自己的事情拉不下臉,可是為了村民和村集體的事情卻是想盡辦法,費盡心思。

有人戲稱他為厚臉皮的“討吃”書記,聽到這樣的稱呼,楊恆不好意思地笑著直撓頭:“為了改善村民生活生產條件,為了村裡的發展,就算當這個‘討吃子’我也願意。”

的確,為了昌漢白村的發展,楊恆到處“化緣”,為村裡“討”回了不少福利。

為了全力推進電商扶貧工作,楊恆先後爭取到電商扶貧專項資金20萬元,完善了昌漢白村黨支部電商建設和培訓室建設,把原本破舊的村部變成富有生機的電商黨支部。

為了解決灌溉渠道老化破損的問題,楊恆一項一項對接上級主管部門,為昌漢白村爭取“一事一議”建設專項資金70萬元;爭取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新打機電井6眼,配套完善了水泵、井房和渠道……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致富看支部”。兩年的駐村工作,讓楊恆深切感受到,只有村裡富起來,才能樹立起威信,才能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於是,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人員,做出“讓村裡富起來”的承諾。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楊恆帶頭主動走訪愛心企業,引進企業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鼓勵愛心企業採取“村集體+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建設300畝經濟林、100畝開心農場、1700畝葡萄等特色種植項目,同時結合地域條件建設完成特色加工坊和草顆粒飼料廠。

結合電商的消費式扶貧模式,昌漢白村先後引進內蒙古千牛服務集團、內蒙古終點物流、杭錦旗蘇里格玻纖維公司、杭錦旗新聖天然氣公司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銷售農產品15萬元。

內蒙古終點物流為了全面支持昌漢白村的電商工作,還資助了一輛小型箱式貨車用於物流配送。這讓楊恆興奮不已:“搞電商,有自己的物流車才帶勁兒。”

楊恆對記者坦言,一頭連接新型經營主體,一頭連接貧困群眾,電商扶貧服務中心是以盤活農產品銷售為核心,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更多的增值收益,更快脫貧致富。

楊恆的微信名稱是“鄉村振興探索者”。很顯然,這是他的追求,更是他為之奮鬥的實踐之路。(包塔娜 王玉琢)

更多推薦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快来看看这位第一书记的“花样”乡村振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