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史上黄河分布着许多渡口。如果说黄河是一条巨龙,那么沿岸的渡口就是龙身上的鳞甲。

话说“有灯就有人,有渡口就有渡船”,渡船连起了两岸的渡口,沟通着黄河的历史和未来。

黄河流经河南已到中游,教科书上说,郑州的桃花峪是中、下游的分界点。中游的三门峡到孟津,是黄河最后的峡谷河道,即晋豫峡谷。桃花峪以东至兰考东坝头,河道宽浅。

在开封,黄河高出地面10余米,是典型的“地上悬河”。

在新乡延津,黄河几度改道,斗蛇折行,荡气回肠。

人说黄河中游三里一小渡,五里一大渡,若要问这些渡口究竟有多少个,至今无人说得清。

河南境内的数处渡口,她们之中,有的至今还发挥着母亲河的作用,有的已经成为游人景点,有的则被历史无情地湮没。

一、茅津渡

位于黄河南岸的三门峡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宋代诗人魏野《茅津渡》诗赞曰:

“数点归鸦啼远树,人行欲尽夕阳路。暮霭还生竹坞村,西风乍起茅津渡。忽见炉中烟一缕,只应炊稻烹霜鳞。”

会兴渡地势险要,古代就是豫西、晋南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军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晋国假虞灭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举奏捷。公元前624年,秦军从这里北渡伐晋。

东汉末年,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由此仓皇北逃。唐朝“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为平叛,借回纥兵 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秦陇豫复汉军两次东征,在渡口附近与清兵激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渡是转移我地下党员,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陈谢大军在茅津渡和济源长泉渡之间,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历史上著名的山西潞盐,也多由此摆渡。

“茅津夜渡”为古代陕县八景之一。黄河一般不夜渡,紧急时,这里却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间,船工喊着号子,驾舟在浊浪中前进。船上灯火摇曳跳动,乘船的人内心紧张,此时此景,在黄河上的确是惊心动魄,难以见到的。

二、太阳渡

太阳渡是非常古老的渡口,是连接河南和山西的重要渡口,现在依然在使用。就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里。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太阳渡位于陕州风景区内,是连接晋豫的古渡之一。对岸为山西省平陆县的夏阳。相传汉代名将韩信曾在此以木罂渡军,袭安邑,俘魏王豹。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公元637年唐太宗曾命大将丘行恭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长76丈的浮桥,称太阳桥,沟通黄河两岸的交通。现在太阳渡已成为“黄河游”的重要码头之一,游人可在此登船游览黄河风光。

三、孟津渡

孟津,夏属孟涂氏封国;商前期为畿内地;周设平阴、谍城两邑,战国为韩地;秦改邑为郡县,称谍城、平阴县;西汉为谍城、平阴、平县三县辖,隶属河南郡;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徙治于白坡镇(今洛阳市吉利区内)。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废河清县改县名为孟津,县治从黄河北岸白坡镇迁至孟津渡(会盟镇花园村)。金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后,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县名未改。

孟津县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四、白坡渡

九曲黄河奔流到孟津段,出了济源坡头村附近的峡谷,水流变缓,河道也变宽分叉,根据村前河道中碧水白波的景象,名之白坡。

五、玉门渡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玉门古渡位于荥阳市汜水镇口子村,西有大仳山(又名九曲山、葱山),东有广武山(又名三皇山、数山),两山对峙处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可看到“ 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景色异常迷人,曾是成皋十大胜景之一。

相传在上古时代,大仳山和广武山是连为一体的,汜河流到这里经常泛滥。大禹治水时为消除汜河水患,决定在此将山挖开,疏导汜河直接进入黄河。在召集水族们商议时,小龙鱼建议说,不必兴师动众,只要在这里钻个洞,让汜水从山下面流入黄河就可以了,大家一致赞同了这个建议。由于此处山壁偏薄,天长日久,在河水不断冲刷下,山体渐渐塌陷下来,形成了一个口子,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口子村了。汜水河在此流入黄河,清浊交汇,远望如一条白色玉带,非常漂亮,也不再泛滥了。

有一年,汉王刘邦在此渡河时,向当地人打听渡口的名字,当地人叫“鱼们拱洞”,因方言差异,刘邦听成了“玉门古渡”,连声说:“好名字,好名字,汜水像一条玉带一样穿过两山门户,真是“玉门古渡”。从此这个渡口就被称为“玉门”了。

如今玉门古渡只是一个旅游景点。渡口简介全文如下: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玉门,西依大仳,东接广武,两山夹峙,有如门户。汜水南来,青如碧玉,穿门而出,故名玉门。虎牢雄关,扼东西孔道;玉门古渡,为南北咽喉。楚汉于此相争,唐夏于此鏖战。和平时期,玉门辐辏天下,故车马络绎,樯帆蔽日,货畅其流,富甲一方。“玉门古渡”为原汜水十景之一。”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说起汜水镇,尤以“虎牢关”名扬天下,号称“中州之枢”,名列中国八关之首。传说为周穆王畜虎之地,自秦时设关,始称“虎牢关”,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几经易名曾一度有“汜水关”、“成皋关”之称。古时唯有此处深壑幽谷通往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九朝古都的门户。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更因“三英战吕布”而名声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败金兵于竹芦渡,据《宋史·宗泽传》记载,“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

六、延津渡

坦率地说,延津渡自然无法与汜水虎牢关、玉门渡的实力抗衡了,但亦不可小觑她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延津县原名“酸枣县”,宋政和七年(公无1117年)改为延津县,沿用至今。也就是说,“延津”这个名字的出现,至今只有901年的历史。

《读史方舆纪要》载:“黄河横亘万里,其间可渡处,约以数十计,而西有陕津,中有河阳,东有延津。”

延津历史悠久,夏属豫州。商属畿内地。东周置廪延邑。秦以境内多棘置酸枣县。属东郡。汉、魏、晋属陈留郡。北魏省入小黄县。寻复置。齐省入南燕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属滑州。唐因之,梁属开封府,唐属滑州。晋复属开封府。

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境内有延津渡闻名,遂更名为延津县。

史上在这里发生过不少战争和大事、要事,最著名的要数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在这的“延津之战”,它和“白马之战”一起被历史学家称为官渡之战的“前哨战”。

公元190年代末,曹操和袁绍有了正面冲突的迹象,并在200年初的白马之战中开启战端。曹操使诈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了白马之围,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并不适合防御,主动放弃在白马的据点,沿河向西转移人口和物资。袁绍渡河追击曹操的运输车队。

但曹操并不情愿把官渡和黄河之间的土地都留给敌军。他想抵抗敌军进军,在回援官渡前让敌人付出惨重代价。

由于曹操在白马之战中佯攻,袁绍将前锋部队沿河向西面的延津进发。他们很可能在那里渡河且未受曹操军阻拦。此时,袁绍几乎正处在曹操在官渡的防御工事和大本营都城许昌的北面。

曹操军也到了延津渡,在白马西20里、南50里的南阪下扎了营寨。袁绍军战败,文丑阵亡。

延津得胜后,曹操再无阻碍地带着人口和物资撤回设在官渡的营寨。袁绍紧随其后,在官渡正北的阳武下寨。他忽略了沮授提出的在延津留兵以为警戒的建议,将所有渡河的军队聚集在阳武,一场决战曹军完胜。

笔者有待指出的是:名将文丑在乱军中被曹军所杀,而非关羽所杀。我们不能被罗贯中继续忽悠了。

事实上,延津之名,指的是:(注意笔者严谨的措词)今河南延津县(汉唐等代的酸枣县在其西),汉唐时在黄河南岸。从延津东北至滑县以北的各渡口,古延津渡口绵延数百里,总称延津。

笔者考证颇为严实,县北十五里,延津关,本郑之廪延邑。《左传》:“隐元年,郑叔段侵郑,至于廪延。亦曰酸枣。襄三十年,郑以伯有之乱,游吉奔晋,驷带追之,盟于酸枣。《战国策》:苏秦曰:魏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

《史记》:魏文侯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取郑北而城之也。秦始皇五年,使蒙骜攻魏,拔酸枣。汉县治此。武帝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邑。

后汉中平末,关东共起义兵讨董卓,兖州刺史刘岱等与曹操屯酸枣。《陈留志》:城内有韩王故宫阙,疑战国韩尝都此。又县东南二里有酸枣山,俗呼为土山,黄河昔尝绕其下。

史上“延津关”究竟在县城何处?

《邑志》亦云:山在县西南五里。后唐同光三年,治酸枣遥堤,以御决河。周广顺二年,河决酸枣,寻修塞之。

由此可见:唐以前在今延津县城西北十五里延津渡已置延津关。宋以后因黄河改道,延津关遂被无情地历史湮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