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魏延因為影視作品的原因,人們對他的印象就是腦後長有反骨的人!揹負了上千年的罵名,其實這都是演義杜撰出來的內容;真實歷史上的魏延那可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我們根據史料記載得知,魏延的傳奇人生是從結識劉備開始的,劉備這個人是很會用人的要不然也不可能白手起家三分天下尤其一;可以說底子最差的劉備正是靠著獨特的用人之道才成功的。

魏延發跡於與劉備的入川之戰,在此戰中驍勇的他獲得了劉備的賞識被任命為牙門將;牙門將相當於現在的旅長。

在劉備奪取漢中之後更是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的守將,當時反對聲一片劉備卻堅定看好魏延,事實證明劉備是正確的魏延守衛漢中十餘年從未有過閃失,完全對得起劉備的這份信任。

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如果劉備能夠多活幾年魏延完全有機會獲得五虎上將一樣的地位,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諸葛亮上臺後完全是一副可以壓制魏延的做派,好像早就知道魏延逼反一樣難道真的有腦後長有反骨這一說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

人腦後長有反骨完全是演義刻意編排的效果,諸葛亮可以壓制魏延其實是有原因的。

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提起馬謖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為什麼揮淚呢?因為馬謖是諸葛亮心目中最為理想的接班人,諸葛精心培養多年。

就連劉備都看出了諸葛有多欣賞馬謖,可是劉備臨終時卻對諸葛亮說馬謖誇誇其談不堪大用,可是諸葛亮愣是沒聽進去由此可見在識人用人這一點上劉備是很厲害的。

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馬謖這個人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當時的時局有著獨到見解,對諸葛亮的北伐也是理解最深的人。為了讓馬謖在軍中建立威望以方便它以後接自己的班,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竟然打起了小算盤,放著魏延不用啟用了沒有經驗的馬謖,為了以防萬一諸葛亮連行軍步驟都給他準備好了。

可是在這麼完備的方案面前楞是把街亭給丟了直接導致了北伐的失敗,不多不說是諸葛亮的私心導致了這次失敗,如果換成魏延結局毫無懸念。

馬謖這樣的人當個參謀還是可以的,其它各方面全部遜色於魏延,只是他有一個好老師才比別人多以些機會。

魏延是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大將,諸葛亮卻一直壓制它,原因很簡單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魏延是劉備一首提拔起來的將領,可以說他是劉備的心腹。雖然職位上比諸葛亮差太多,但在劉備的心裡差別就沒那麼大了,說到底人都是有私心的魏延永遠都不會成為諸葛亮的心腹。

其次本身魏延在軍中的威望就已經很高了,如果不壓制在讓他繼續立功早晚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時候諸葛亮的接班人事無論如何也管不了他的。正是出這些方面考慮才有了對魏延的壓制,而且諸葛亮死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還是魏延,所以好事想不到他死的時候一定要帶著他。

不得不說這也是魏延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