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內容提要〕歷史上的魏延,論才幹,論對蜀漢政權的貢獻,都比趙雲高出一籌。在《三國演義》中,魏延的形象也頗為引人注目。魏延與楊儀發生火併而被殺,並非背叛蜀漢;雖系不顧大局而咎由自取,諸葛亮亦有處置不當之責。《三國演義》表現了魏延的智勇功勳,但為維護諸葛亮形象,卻又寫魏延“腦後有反骨”,導致相關情節處理不夠合理。

〔關鍵詞〕魏延;歷史人物;《三國演義》;藝術辯證法

魏延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值得研究的人物。

他“身長九尺,面如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模樣,武藝獨魁。”(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則。下引此書,只注卷、則)但他的經歷卻遠不如關羽順遂,地位也遠不如關羽顯赫,更不像關羽那樣深受後人尊崇。

他與黃忠並起一時,勇毅相侔,勳勞略等,但他卻沒能像黃忠那樣,留下“忠勇老將”的美名。

恰恰相反,幾百年來,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老幼婦孺皆知“魏延腦後有反骨”。惡名如此昭彰,不能不使人視之為悲劇性的人物,並進而探討其來龍去脈。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歷史上的魏延本是劉蜀集團的重要成員。《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說他原系劉備的“部曲”,可見屬於親信將領。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此時,勇冠三軍的虎將趙雲亦為牙門將軍,二人品位相當。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奪取漢中,稱漢中王,準備遷治成都,行前要選派一員將領鎮守漢中。漢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劉蜀集團北伐的前進基地,其地位至關重要,留鎮者自然必須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當時,劉備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關羽已經留鎮荊州,“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不料“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皆驚。”由此可見劉備對魏延是何等器重。其時,趙雲為翊軍將軍,隨劉備駐成都,其職責顯然不及魏延重要。建興五年(227),諸葛亮準備大舉北伐,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的身份,“隨諸葛亮駐漢中”(《三國志·蜀書·趙雲傳》)。顯然,魏延這時已經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其作用更在趙雲之上。以後,在諸葛亮幾次北伐中,魏延常負先鋒重任,曾經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戰功“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東漢侯爵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等,蜀漢沿襲此制,南鄭侯屬於縣侯。而趙雲至死未能進封為縣侯(僅封為永昌亭侯),直到景耀四年(261),即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後,才被追諡為順平侯。總之,在二十幾年的三國紛爭中,魏延長期肩負重任,出生入死,為蜀漢政權建立了累累功勳。作為歷史人物,魏延多年獨當一面,“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多謀善斷,智勇兼備,確有大將之才;而趙雲雖然忠心耿耿,英勇奮發,令人喜愛,卻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身邊,從未獨當一面。應當說,論才幹,論對蜀漢政權的貢獻,魏延都比趙雲高出一籌。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魏延的形象也是頗為引人注目的。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首先,魏延是在劉備勢孤力薄,惶惶奔走的危難之際決心加入劉備集團的,決非那種趨炎附勢,貪圖利祿之輩。

魏延在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則中第一次露面,就表現得不同凡響。當時,劉備在曹操大軍追迫之下,帶領大批百姓,撤離樊城,來到襄陽城下,打算與劉琮合力抵禦曹操。“蔡瑁、張允得知劉備喚門,徑來敵樓上叱之曰:‘左右與我亂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引數百人徑上城樓,來殺蔡瑁、張允。”這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將領就是魏延。他“大呼曰:‘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賊,以圖爵祿?非義士之所為!吾今願請使君,入城誅賊!’輪刀砍死守門將,遂開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領兵殺入城,以討國賊!’”由於劉備不願乘機入城,轉走江陵,魏延寡不敵眾,只得逃離襄陽,投奔長沙去了。事雖不成,卻表現了他的愛憎分明,見義勇為。赤壁之戰以後,關羽進攻長沙,與黃忠交戰,長沙太守韓玄因黃忠不肯射死關羽而下令將他斬首。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又是魏延挺身而出,“揮刀殺入,砍散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韓玄殘暴不仁,輕賢重色,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願隨者便來!’”接著又“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卷十一,《黃忠魏延獻長沙》則)這兩次關鍵時刻的“亮相”,一因劉備仁德,二為長沙百姓,都可以說是情詞慷慨,正氣磅礴,因而一呼百應,大得人心。讀者從這裡看到了魏延過人的見識和膽略。

其次,魏延出生入死,英勇善戰,為劉蜀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蜀集團的全部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劉、關、張桃園結義,登上政治舞臺開始,到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為止,是其草創和奠基階段。在這二十四年中,劉蜀集團雖然初露頭角,但是,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沒有可靠的戰略基地,也沒有總攬軍政的帥相之才。因此,劉備雖梟雄而無所展其志,關、張雖驍勇而無所用其長,屢遭挫敗,飄若轉蓬,只得寄人籬下,依附劉表。從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戰,到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是劉蜀集團立國和發展的階段。在這二十七年中,劉蜀集團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策提出的戰略方針,奪荊州,佔益州,力量大大增強,與魏、吳鼎足而立。雖然荊州得而復失,劉、關、張先後棄世,但由於諸葛亮的卓越努力,國力基本保持穩定,而且對強大的魏國一直保持進攻的態勢。從建興十三年(235)蔣琬為大將軍,掌握蜀漢軍政大權,到炎興元年(263)後主劉禪投降鄧艾,是劉蜀集團逐步衰落和滅亡的階段。綜觀這三個階段,第二階段顯然是最有聲有色的。而在這一階段中,蜀漢的開國大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即小說中的“五虎大將”,都先後亡故,只有魏延一直奔走疆場,貫穿其始終。試看關係到蜀漢命運的幾大戰役——奪取益州之役,爭奪漢中之役,南征之役,北伐之役,魏延總是甘冒矢石,奮勇當先。他或者與黃忠為伍,或者與趙雲配合,或者獨任先鋒,總是衝勁十足,壯心不已。這裡隨手舉出幾個例子:

(諸葛亮出師南征)令趙雲、魏延為大將,總督軍馬……(卷十八,《孔明興兵徵孟獲》)

(諸葛亮出師北伐)喚諸將聽令: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師表》)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乃令魏延、姜維作先鋒……(卷二十一,《諸葛亮六出祁山》)

魏延為劉蜀集團南征北伐,東擋西殺近三十年之久,確實可謂勞苦功高。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第三,魏延頗識兵機,智勇兼備,在劉蜀集團出類拔萃。劉備手下的幾員大將,關羽喜讀兵書,頗有謀略;張飛粗中有細,時有妙計;趙雲、黃忠用計不多,馬超則只能算一勇之夫。魏延呢?在他年輕氣盛的時候,也是以衝鋒陷陣、斬將搴旗為能事;隨著戰爭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對於戰爭藝術逐步加深了認識,用計獻策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如卷十九《孔明祁山破曹真》則寫到,諸葛亮罵死王朗之後,命趙雲、魏延當晚去劫魏寨,趙雲不假思索就要執行命令,魏延卻提出:“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喪劫寨,他豈不提防也?”當然,諸葛亮對此早有安排,但魏延的發問,表明他的確不同於一般的糾糾武夫,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了。更為難得的是,魏延不僅能對戰役性、戰術性的行動思謀用計,而且能對關係全局的戰略方針獨抒己見。當諸葛亮出師北伐,魏國派駙馬夏侯楙率領大軍迎敵之時,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計策:

夏侯楙乃膏樑子弟,懦弱無謀。可賜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矣!所棄糧草,足可為用也。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若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而可定矣。(卷十九,《趙子龍大破魏兵》)

這個建議,知己知彼,大膽精明,確實是一條難得的妙計,一個值得重視的戰略設想。因為在魏蜀的抗衡中,蜀漢國小兵寡,力量單薄,經不起同魏國打消耗戰;而且秦嶺險峻,易守難攻,道路崎嶇,糧食給養難乎為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出奇制勝,才有可能把握戰爭的主動權,奪取根本性的勝利。相比之下,關羽、張飛等人的計謀僅僅是戰役性或戰術性的,只有魏延從戰略的角度提出過如此重大的決策,這不能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

可惜的是,諸葛亮卻以“此非萬全之計”為理由,否定了魏延的計策,甚至連讓魏延試一試也不幹,而主張走隴右大路,“依法進兵”。這樣,就放過了有利的戰機,使本來手忙腳亂的魏軍贏得了喘息的時間,得以調整部署,而蜀軍則不得不在陝甘的山區地帶與魏軍打陣地戰、消耗戰,勞師數載,無功而返。諸葛亮的主要對手司馬懿事後評道:“諸葛亮平素謹慎仔細,不肯造次行事。他卻不知吾境內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卷十九,《司馬懿智取街亭》)由此可見,魏延的主張是正確的,至少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正因為魏延有上述這些長處,劉備對他非常器重。請看:

(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後)令魏延總督軍馬,守禦東川,遂引百官回成都。(卷十五,《關雲長威震華夏》)

(劉備親率大軍伐吳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共守漢中,以當魏兵……(卷十七,《範強張達刺張飛》)

看來,劉備這位“世之梟雄”一直把魏延當作方面之才來重用,不愧為開國之君,巨眼識人,善用其長。(待續)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作者簡介:沈伯俊,1946年4月生於重慶,原籍安徽廬江。1970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外文系。1980年參加經國務院批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招收研究人員考試,以四川省文學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到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從事古典文學研究。歷任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開大學教授、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會理事、四川三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系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長期研究明清文學,主攻明清小說。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典小說新論集》(合著,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11月)、《三國演義辭典》(合著,巴蜀書社1989年6月)、《校理本三國演義》(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毛本《三國演義》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整理本(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5月)、《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整理本(巴蜀書社1993年11月)、《三國漫談》(巴蜀書社1995年2月)、《三國演義》評點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三國演義》新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羅貫中和〈三國演義〉》(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三國漫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三國演義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西遊記》校注本(嶽麓書社2002年8月)、《圖說三國》(主編並撰文,成都地圖出版社2004年3月)、《沈伯俊說三國》(中華書局2005年12月)、《賞味三國》(臺灣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8月)、《神遊三國》(臺灣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12月)、《三國演義大辭典》(中華書局2007年7月)、《羅貫中與〈三國演義〉》(臺灣遠流出版公司2007年11月)、《你不知道的三國》(文匯出版社2008年1月)、《三國志通俗演義》校注本(文匯出版社2008年4月)、《三國演義(名家批註圖文本)》(鳳凰出版社2009年6月)等。校點《後水滸傳》、《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等6部明代小說。選編《〈水滸〉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1994年3月)。發表學術論文210餘篇,短評、札記、隨筆等230餘篇。其中,《三國演義辭典》已在日本出版日文版,在韓國出版韓文版;《三國漫談》亦在韓國出版韓文版;幾種《三國》整理本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沈本《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版本史上的新里程碑”,“代表了新時期《三國演義》版本整理的最高水平”。被國內外同行譽為“權威的《三國》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