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就不要再做朋友了

三觀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於三觀

對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觀;對人生的看法,即人生觀;對人應該如何生活才彰顯出人的價值的看法,即價值觀。這三觀,決定人的語言和行為,從而決定人的習慣性格乃至命運。

所以,一種和諧的相處關係,應該是三觀一致的,因為有共同語言,所以才能身心靈和諧,相處方能和睦。

那麼問題來了

三觀不合,就不要再做朋友了

小小

三觀不合到底要不要繼續做朋友?

當然,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放棄吧。何必彼此為難?

三觀不合,就不要再做朋友了

三觀不和就像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個人,在各做各的事情,那感覺大概就是兩個陌生人。當兩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時候,磨合就太累了,而且相處的氣氛總是那麼壓抑。

因為,他有自己對世界的一套認知,在你看來其實是有些偏激且奇怪的,永遠get不到你的點,因為在他的世界裡你的點是錯誤且幼稚的,幾乎很少有正面評價。對你所表達的情感,看法,新的事物,欣賞某個人,高興,或是傷心,他給的看法總是不著邊際,敷敷衍衍,甚至有時候會用他的那一套世界觀對你進行批評,強加給你他的觀點。

三觀不合,就不要再做朋友了

人生漫長,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三觀相同,相處不累

你可以嘗試包容他的世界,他卻並非能夠沉浸其中走出來,願意用客觀正確的眼光看待你的世界,你的觀點。

當任何一個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分析考慮,只顧自己開心,不管他人感受的時候,對雙方來講都是種負累吧?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也有討論,摘取部分。和三觀不合的人相處會如何

01

1.會有天然的隔閡感。

畢竟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凝練成了個人氣質,生活經歷的巨大差異帶來的性格特質,個人觀念的不同,會造成內在的隔閡感。體現在外部,可能成為了著裝,生活習慣等的差異,這種由內而外的距離不是空間距離能夠彌補的。

02

2.互相尊重而無法親密。

和三觀不同的同學相處,我們會產生防衛心態,不熟悉意味著未知,未知帶來某種程度的恐懼,這是一種本能反應,我們能做到的最多是禮貌和尊重。我們無法對未知的事物產生自然的親切感覺。

03

3.實際上也會相互影響。

你正在相處的這個人,也是你人生中要經歷的一個人,你和他或她也有一段路要走,走完這段路你就會發現,即使你們差異巨大,仍然相互影響,學習,他們終究豐富了你的人生。

04

4.更容易引發矛盾。

三觀不合帶來的是生活方式的全面差異,在大學中相處,空間距離小,活動範圍有限,這些差異能夠帶來的傷害更有可能發生。

三觀不合,就不要再做朋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