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經方:小青龍湯?經方學堂與你分享祕訣

小青龍湯是古代治療水氣病喘喘的專方,有散寒化飲的功效,適用於以惡寒、口不渴、痰唾涕等分物量多清稀為特徵的疾病 。

【經典配方】

麻麻黃三兩,桂枝三兩,細辛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服後以口中微幹為度。(《(傷寒論》《金匱要略》)

【經典方證】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40)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41)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十二)

咳逆逆倚息,不得臥;(十二)

婦人吐涎沫。(二十二)

【推薦處方】

乾薑10g,細辛10g,五味子10g,桂枝10g,生甘草10g,白芍10g,炙麻黃10g,姜半夏10g。以水1100mL,煮沸後調至文火再煎煮30分鐘,取湯液300mL,分2~3次溫服。

《長沙方歌括》陳修園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記要諳,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發熱句中探。

《湯頭歌訣》汪昂

小龍青湯治水氣,喘咳嘔噦渴利慰。

薑桂麻黃芍藥甘,細辛半夏兼五味。

方證提要

咳喘,鼻鳴,液及涕多面清稀如水,口不乾渴者。

適用人群

面色多青灰色,絕少見面紅光亮者;鼻涕、液呈水樣,量多,口不乾渴,畏寒;舌若白、溼溼潤,否面水滑,口內清涎多。

適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徵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

(1)以痰液清稀為特徵的咳喘,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以鼻涕、眼淚清稀量多為表現的疾病,如花粉症、過做性鼻炎、病毒性結膜炎、淚囊炎等。

(3)以浮腫和局部水腫為表現的疾病,如特發性水腫聲帶水腫、滲出性中耳炎、鞘膜積液、急性肺水腫等。加減與合方

(1)煩躁、口千者,加石膏15

(2)體弱、心悸、喘促者,去麻黃。

(3)支氣管哮喘慢性期見面色黃、肌肉鬆弛、浮腫者合玉屏風散。

(4)長期服用激素而面色灰暗者,加附子10g

注意事項

(1)本方服用後應該口乾,但不可飲用用冷水。

(2)體質贏瘦者者,不可多服本方,症狀緩解後可改用桂甘龍壯湯、生脈散等。

腫麼用小青龍湯在於抓以下幾個環節:

一、辨氣色 小青龍證,為水寒射肺,或寒飲內伏。寒飲為陰邪,必羈縻陽氣,而使心胸之陽不溫,如是則榮衛之行澀,而不能上華於面, 故患者面部呈現黧黑之色; 或兩目周圍呈現黑圈,互相對稱,我們管它叫做“水環”; 或者,在患者的頭額、鼻柱、兩頰、頦下的皮裡肉外顯現黑斑(如同婦女妊娠蝶斑)。

二、辨脈 小青龍證為寒飲之邪,故脈見弦,弦主飲病;抑或脈浮緊,則為表寒裡飲俱實之徵;如果寒飲內伏,浸循日久,其脈見沉,沉主水病。

三、辨舌 小青龍證為水飲凝滯不化,肺寒津凝,故舌苔多呈水滑;舌質一般變化不大,惟陽氣受損以後,則舌色淡嫩。

四、辨痰涎 小青龍湯治肺寒金冷,津凝氣阻之證,所以,咳嗽必然多痰,痰咯較爽。 因系寒性水飲,故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則頃刻化水。

五、辨咳喘 一是咳重而喘輕,如《傷寒論》第41條所說“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指咳嗽為重,而氣喘反微的證情; 二是喘重而咳輕,如《金匱·痰飲咳嗽病》說的“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是指喘息為重,而咳嗽為輕的證情; 三是咳喘皆重的證候,如《痰飲咳嗽病篇》說的“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晡劇,必有伏飲”,是說咳與喘同時俱重的病候。

案例:

徐靈胎用小青龍湯治痰喘松江王孝賢夫人素有血證,時發時止,發則微嗽,又因感冒變成痰喘,不能落枕,日夜俯幾而坐,竟不能支持矣。是時有常州名醫法丹書,調調治無效,延餘至。餘曰:此小青龍湯證也。法曰:我固知之,但弱體而素有血證,麻桂等藥可用乎?餘曰:急則治標,若更喘數日則立斃矣。且治治其新病,念後再治其本病可也。

小青龍湯合蘇子降氣湯78歲老婦,瘐8年,嚴重呼吸因難,肩背痠,口渴,食慾不振,咽喉刺痛,足冷甚,且上衝。爽白時混有似黑芝麻之物。一刻也離不開爽壺,1日可吐滿1壺。營養一般,面汙垢,舌無首,千燥而色赤。左肺可聞及摩鳴音。腹診:心心下硬,右旁有明顯壓痛。脈無力,足冷。介猶豫於小青龍湯與蘇子降氣湯最後二方合方與之。藥後大減,幾乎不用盂,情權好。此後,用蘇子降氣湯後病情反而化,改原合方,情特住,常服而愈。(《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矢數道明醫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