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世界級頂級專家尤哈在豫坐診首日

抵豫一週後,7月10日上午,世界神經外科頂級專家尤哈•赫內斯涅米開始了第一個坐診日。

坐診地點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2樓1號門診室。典雅的環境,分時段預約的患者,及兩名由省醫腦血管病醫院醫生充當的專職翻譯,構成了尤哈第一個坐診日的概貌。

8時48分,尤哈迎來76歲的患者郭女士,其罹患三叉神經痛兩年多。最開始在省內某醫院採取射波刀機器人放射治療,疼痛症狀有所緩解;後來病情出現反覆(臉部持續性疼痛),先後到國內各大醫院就診,均未有效緩解。

“年紀大了,國內醫生不建議手術治療,經常開些藥物讓我服用來緩解疼痛。”郭女士及其家屬向尤哈陳述說,“可藥物越吃越多,效用卻越來越小。不知道自己的病還有沒有其他辦法緩解疼痛。”

聽完郭女士的訴求,並問診、審閱各種影像報告後,尤哈建議郭女士可以嘗試做減壓手術,但明確告知並不能保證術後疼痛一定有所緩解。

「直击」世界级顶级专家尤哈在豫坐诊首日

尤哈在閱片

“您之前的治療經歷給神經帶來了一些損害,會影響減壓手術的效果。”尤哈直言,郭女士及其家屬要做好手術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心理準備。

經過商量,郭女士及其家屬表示願意做手術,尤哈聯繫助手為其安排了手術時間。

9時20分,郭女士的就診結束,其和家人準備離開診室時,尤哈從座椅上站起來,躬身伸出右手:“Thang you!”,同郭女士及其家屬一一握手告別。

9時25分,診室迎來新的患者。一個10歲的小女孩,在一次體檢中偶然發現顱內蛛網膜囊腫。小女孩兒沒有特別不適感,但其家長害怕出現問題,特帶其就診。

第一次到診室,見到外國專家,小女孩兒有些緊張。

“Morning!”尤哈向小女孩兒笑著打招呼道。

“Morning!”小女孩兒回應。

“What’s your name?”

“My English name is Nancy”

“Oh,good name!”尤哈向小女孩兒豎起大拇指,簡單的三句英語開場白消除了小女孩兒的緊張。20分鐘後,小女孩兒及其家長笑意盈盈地同尤哈握手道別。

「直击」世界级顶级专家尤哈在豫坐诊首日

尤哈同小女孩兒握手道別

類似的場景,持續到下午13時。同最後一個患者握手道別後,尤哈整理著裝,離開診室。下午15時,他要投入到教學及會診中……

第一個坐診日,尤哈共接診10個患者。

“以後這樣的場景,將成為常態。”河南省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尤哈與河南省人民醫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從7月1日起,尤哈與其團隊在省醫全職工作3年,有計劃地開展手術、教學等各種服務,其最終目標是將河南省人民醫院Juha國際神經外科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神經外科中心。

據河南省人民醫院腦血管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李天曉介紹,尤哈在省醫的每週工作安排如下:

週一、週三、週五早上在病房,進行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上午、中午及下午手術並進行手術示教;週二、週四上午在國際醫療中心坐門診,下午進行面對全省的神經外科及腦血管疾病疑難病例討論。

“尤哈坐門診時,每日上午限10個號,每天手術也有限量。”李天曉說,所以這樣,是為了保證尤哈可以更好地進行帶教,傳遞新技術,使省醫這個“小學生”快速成長。

而為了教好“小學生”,尤哈專門帶了自己的專家團隊,包括原加拿大溫哥華中央醫院的Ajmal Zemmar教授和原德國海德堡大學曼海姆醫院的Hugo教授。

“我把我的整個世界都帶來了。”尤哈說,他的“整個世界”將全身心投入為患者服務,3年後,和省醫簽約服務期滿,自己不打算再去其他地方。

“這是我的新家,也是我工作的最後一站。我的目標是5年之內將河南省人民醫院Juha國際神經外科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神經外科中心”。

鏈接:尤哈是誰?

尤哈·赫內斯涅米(Juha Hernesniemi),是目前國際神經外科界公認的腦血管病權威,是腦血管病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的代表性領袖人物。他1947年出生於芬蘭,曾就讀於瑞士蘇黎世大學醫學院,並於1979年獲得博士學位。1997~2015年,他擔任赫爾辛基大學中央醫院神經外科中心教授和主席,並帶領這一中心成為歐洲最大的腦血管病治療和科研中心。

近半個世紀的從醫生涯,尤哈開展了16000多臺顯微外科手術,其中包括6000多臺腦動脈瘤、血管畸形和動靜脈瘻手術和3000多臺腦腫瘤手術;發表的文章被PubMed收錄500多篇(主要是關於腦動脈瘤、血管畸形和腦腫瘤),出版過多本顯微神經外科方面的書籍,錄製了1001臺顯微神經外科手術視頻;其與同事合著的《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學的基礎與技巧》一書,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影響了全世界眾多神經外科青年醫生。其中文版由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毛穎教授翻譯,中國神經外科醫生幾乎人手一冊。

近20年裡,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以百計的神經外科醫生來到赫爾辛基觀摩、學習尤哈教授及其團隊的顯微手術;在神經外科學界,能夠貼身學習、觀摩尤哈的手術,是極其幸運的事!

世界級頂級專家是如何煉成的?

在河南省人民醫院腦血管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李天曉心中,尤哈是做手術時可以“口控顯微鏡”世界僅存的碩果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尚無幾人可以做基底動脈結動脈瘤手術,尤哈卻可以採取簡單、快速、乾淨的理念去做此手術,且手術時入路小、創傷小,患者恢復快。其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一般需要5天時間,幾乎比國內住院時間少了三分之二。

這得益於尤哈的專業手法及長時間苦練的手術功底。尤哈的老師、世界顯微神經外科之父Yasagil教授已經93歲,85歲時尚耕耘在手術一線。受老師影響,尤哈很勤奮,時至今日,每日下班後還經常拿模擬器具練習手法。

不止如此,在尤哈看來,“旅行也應該是神經外科醫生成長的必修課,外科醫生也應該是一位藝術家!”

尤哈的“成功學”包括:家庭事業要兼顧,讀書運動不可少,沒事兒旅行多跑跑,藝術修養準提高!

尤哈認為,多看多練是神經外科醫生成長的必由之路,旅行和交流更利於迅速尋找不同、學到百家之長。尤哈說,好醫生不止於學術意義,又精於社會意義,要包容、善良、嚴謹且博學。

剛做醫生時,尤哈經常縮在手術室的一角,看“各路大神怎麼八仙過海”。“多做多看,開闊視野”是其得以快速成長的培訓模式。

而健康的體魄也是成功醫生的必備條件之一。尤哈今年已經71歲,非常注重鍛鍊。每天堅持至少爬一次樓梯(21樓),並徒手倒立2分鐘。

“鍛鍊使我的身體還好,相信十年之後我還可以做手術。”尤哈說。

(本文圖片由河南省人民醫院田利明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