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主争做女道士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唐帝国,自高祖至昭宗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李唐王朝有二百一十位公主,但公主出宫做女道士的就有十二位公主之多。唐朝著名诗人王建《唐昌观玉蕊花》就说:“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玉明。”女冠亦称女黄冠,又称女冠子,即女道士。唐朝女冠可区分为修真女冠及宫观女冠两类,后者即专指公主女冠。可见,当时公主出宫做女道士已经成为唐朝的时尚。那么唐朝公主争做女道士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道来。

唐朝公主争做女道士究竟是为了什么?

公主女冠图

唐朝在高祖、太宗两朝,记载中还找不到有公主入道的事例,但到了高宗时期,公主入道开始兴起,它成为公主脱离皇家公主轨迹,遁入自己随心所欲的途径。唐朝公主的入道动机,简单地说,可归纳为信仰、为父母亲人祈福、逃避世俗等借口。但是事实更多的是,入道的公主们为了能够享受自由的男女关系,这根大唐帝国的开放是分不开的。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八岁的时候,曾以:“为外祖母杨氏积福”的名义出家为道士。但是她一直仍住在宫中的。直到年方十六,因拒不远嫁吐蕃,才正式入住太平道观,等到拒不远嫁吐蕃事情平息后,太平公主就还俗,如愿嫁给了驸马薛绍。

唐朝公主争做女道士究竟是为了什么?

玉真公主图

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出宫以后就住进了专门为其修建的玉真观,并经常宴请社会各界名流饮酒作乐,据史书记载当时拜倒在公主的石榴裙下青年才俊不计其数,玉真公主在历史上好像也真的终生未嫁,但历史记载他的桃色新闻确实很多,据说李白、王维这两位唐朝的大诗人都曾走进玉真公主的感情生活,最后两人还因为玉真公主,闹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

唐朝自睿宗之女玉真公主开风气后,玄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几乎每代帝王都有女儿成为女道士。巅峰时期甚至达到一朝有四位公主出家为道事情。这些富贵美貌的皇家女道士,其实是随时可以还俗嫁人的,假如她们想嫁人的话,但是她们为了更多的享受,现代人的那种自由,也就是所谓的单身贵族,做女道士既可游戏人间,又可顾及皇家的颜面与尊严,所以她们选择了这个掩人耳目职业。

唐朝公主争做女道士究竟是为了什么?

皇家道观图

唐朝的公主,跟其他朝代的公主一样,她们的婚姻也要根据皇家的实际出发而择偶,虽然是这样,但出嫁公主的所作所为,也不是夫家能够控制的。如:有名的高阳、襄阳、太平、安乐、郜国、永嘉等等公主,她们在历史的记载中都有一堆的小三或者说男宠。但纵观历史,生在唐朝的公主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唐朝的强盛,唐朝的公主,相对与其他朝代来说,还是比较享有的自主权。作为唐朝的皇家公主,既要开放性生活,又要遮人耳目,出宫做女道士无疑是一条最佳的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