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李成桂 画像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欢迎阅读本期《今古纵横》,我是特约编辑槐叔。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篡位高丽后,遂实行对大明事大的基本国策。当年就恭恭敬敬的来求朱元璋赐国号。朱元璋念其推翻了忠于北元的高丽,经过慎重考虑,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李成桂的新王朝取名朝鲜。

李成桂在得到所赐的国名后,立马派文臣李恬为“谢恩使”来南京谢恩。但是,李成桂为了表示尊敬,在使臣所带的《谢恩表》中没有敢用朝鲜国王的名义,而只是用了“权知国事”的头衔。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朱元璋 画像

但是这一做法让性格怪异的朱元璋非常恼火,心想:“我赐你国号了竟然不用,这明显是不尊敬我嘛”!因此朱元璋下令棒打使者李恬,史书记载李恬是差点被打死。

李恬跌跌撞撞跑回国,李成桂得知后非常害怕,于是专门另派人来为此事谢罪,并附一封《谢罪表》。表中自称文化水平不高,对大明的文件格式不熟,犯了如此错误不是故意的,请求原谅。朱元璋看到李成桂是诚心诚意的,才不再追究此事。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南京故宫

没过几年,到了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朱元璋又因为李成桂向其恭贺新春的表笺中含有“侮辱”、“轻薄”之意为由,扣押朝鲜贺春使臣不让回国,并要追究这份表笺作者的责任。李成桂得知以后又老老实实的将这份表笺的作者金若恒送到南京,同时附加又一份《谢罪表》这才获得朱元璋原谅。

但是,事不过三,才没过几天,李成桂派人到大明来向朱元璋请求颁发他的“诰命”和“印信”,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次任务的使臣、也是这次的表笺作者郑总,竟然在请表中引用了商纣王的典故,这让朱元璋觉得这是在讽刺他。

朱元璋对李成桂的一再犯错愤怒不已,下令扣押郑总并勒令将其全家押赴南京,已经无话可说的李成桂只能再次照办。结果,后两次犯错的金若恒和郑总都被朱元璋杀了头。同时,朱元璋在给李成桂的圣旨中写到:

如今两国之间,秀才每戏弄,不直不正。以小事大,事事都要至诚。直直正正,日头那里起,那里落,天下之事一个日头。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明朝圣旨

李成桂以权篡位当上的国王,而且毅然断绝和北元的关系而亲大明,本想朱元璋肯定会好颜相待。但是没想到遇到这么个强势皇帝,李成桂自己也只有强咽黄莲了。

李成桂为得到大明认可,使臣遭朱元璋痛打也不敢发声,还连连谢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