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造出新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爲何一直閉口不提一聲不吭?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銷。1950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佈《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併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日本自衛隊的名字很多人都已經聽說過,這支建立在上世紀50年代的軍隊,如今已經擁有超強的軍事武器。對於這支隊伍的發展歷程,我們通過資料瞭解到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支隊伍才進行國產反艦導彈的研製。

日本已造出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為何一直閉口不提一聲不吭?

反艦導彈常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採用自主式制導、自控飛行,當導彈進入目標區,導引頭自動搜索、捕捉和攻擊目標。反艦導彈多次用於現代戰爭,在現代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反艦導彈發展到近代,已經可以從多種型態的載具上使用,包括從各類飛行器上發射的空射型,由地面發射的陸射型,由水面艦艇使用的艦射型以及自潛艇發射的潛射型。彈頭,也稱戰鬥部,是提供破壞力的主要來源。戰鬥部根據殺傷方式的不同分為兩類:半穿甲型戰鬥部、爆破型戰鬥部。半穿甲型戰鬥部的最前端一般採用鈍形的高硬度鋼製成,採用延時引信,在導彈擊中目標後,彈頭前面的鈍形鋼可以撕裂艦體,等待導彈的戰鬥部完全進入船體之後,延時引信起爆。

日本已造出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為何一直閉口不提一聲不吭?

直到20世界末期,日本開始研製第三代反艦導彈。這次日本對於導彈的技術指數要高於以往,同時勵志要超過超音速。之前美國就曾研製過反艦導彈,但由於五角大樓對於這款戰備並不怎麼上心,導彈的研製進度也沒有放在心上,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超過超音速導彈。當時日本訪問法國的時候談到反艦導彈,當他們得知法國“安斯”這個半成品時,瞬間想到一條捷徑。於是日本也學習臺灣,從美國進口超音速靶彈的技術資料,在這款技術資料上面,進行他們的第三代超音反艦導彈的研製。“安斯”超音速反艦導彈是一種全天候導彈,它比較小巧精幹,彈長僅5.5米,彈重只有90公斤,飛行速度可達2倍音速,最大射程180~200公里,可由艦艇、潛艇、飛機等任何平臺攜載,還可岸基發射。

日本已造出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為何一直閉口不提一聲不吭?

探測設備對導彈射程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如果利用艦載雷達探測和制導,導彈射程僅為35~40公里,如果利用在前方部署雷達哨艦的辦法可將射程提高70公里,如果利用直升機搜索和中繼制導則可將射程提高到120~200公里,當然,要是用飛機、預警機或衛星制導射程會更遠。 “安斯”實現超音速的奧秘主要在於採用了一固體燃料衝壓發動機 (與同等重量火箭發動機相比,射程增加40%)作主發動機,一臺固體火箭發動機作助推器,二者串聯佈局,裝於彈體後部。其外緣環彈體裝有4個空氣進氣管道,以供固體衝壓發動機燃燒用氧。從日媒流露出來的軍事照片分析,自衛隊應該已經完成了第三代超音反艦導彈研製,並且已經開始試射。但是對於這款裝備的任何細節,日本對外沒有透露任何消息。日本武器也有隱藏,要小心日本軍國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