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动态」开创海东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新局面

「旅游产业动态」开创海东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新局面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青海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海东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是河湟文化的主要承载区,更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这里山川风貌斑斓多彩,人文历史悠久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农耕底蕴普遍厚重,发展旅游的后发优势明显,与省内其他地域比较具有得天独厚的唯一条件。

此次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对于海东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借助这股春风,立足海东实际,开创海东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新局面,记者专访了海东市副市长袁波。

记者:如何以此次大会精神为指导,全力发展海东旅游?

袁波:全面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大力实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全域、全季、全时以及面向大众游和高端游,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新途径,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今后,海东如何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落到实处,具体指导海东旅游产业的发展?

袁波:首先我们成立了海东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导、协调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旅游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加快编制和完善各类旅游规划,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问题导向。

其次,我们全面提升“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旅游总体形象,把海东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三,我们加快编制海东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并启动实施,完成了《海东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提升计划》《海东市全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海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推出一批精品旅游路线。

记者: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就要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东市如何推进旅游领域改革?

袁波: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省内外国有企业参与我市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运营,继续做大做强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内部管理,年底前各县区组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同时加强与青海湖旅游集团公司,青海旅游投资公司的合作联姻,积极研究探索合作的模式,形成具有实力的开发主体,着力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记者:当前正值我省旅游旺季,海东市有哪些重点旅游项目,这些重点旅游项目进展如何?

袁波:当前,我们正重点打造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瞿昙寺旅游景区、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循化撒拉尔水镇等项目,年内计划实施旅游项目76项、完成投资55亿元。我们还以全域旅游理念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将旅游业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发展的格局中,拓宽视野、创新思维,下大力气搞好旅游商品开发,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实现观光旅游向多业态旅游转变。

乡村旅游是海东市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海东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民俗和河湟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完成12个标准化乡村旅游项目,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扎实开展湟水河流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厕所革命、国土绿化等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加强景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年内完成200座旅游厕所。

记者:旅游产业发展中,建立完善系统而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体系必不可缺,海东市如何去做?

袁波:我们将旅游业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规范旅游产业发展考核的形式、内容、指标,并将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基金安排、A级景区创建、乡村旅游接待点评定、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度假区创建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以此来规范和完善旅游发展考评体系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