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孝昭仁皇后

与孝诚仁皇后同时入宫的,还有当时辅政四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钮祜禄氏进宫为妃,原本是作为平衡四大臣之间势力的砝码,因为她即是开国名将额亦都的孙女,遏必隆的女儿,又是鳌拜的义女。册立钮祜禄氏为妃,即表示朝廷不忘勋贵,又安抚了鳌拜、遏必隆一党。当然选鳌拜自己的女儿瓜尔佳氏直接入宫为妃的话,就太危险了,万一瓜尔佳氏生下龙裔,事情就变得很麻烦了。以后的惇怡皇贵妃虽然也是瓜尔佳氏,但是入宫时间很晚,与鳌拜无干了。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惠妃

同时入宫为妃的还有惠妃那拉氏,《康熙王朝》中惠妃是纳兰明珠的妹妹,实际上,惠妃的父亲索尔和和明珠都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孙子,惠妃是明珠的侄女。而惠妃的入选是为了顾及辅政大臣苏克沙哈,苏克沙哈的父亲苏那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同族兄弟,他们都是叶赫那拉家族的。

另外康熙皇帝结婚的时候,后宫中还有太皇太后娘家的人选,慧妃博尔吉济特氏。但是当时慧妃年纪还太小,不能举行婚礼,就一直留在宫中待年,康熙九年就去世了,直接追封为慧妃。

这就是康熙皇帝早期后宫组成的由来。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遏必隆

康熙十三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因为难产崩逝。居丧三年的时间过后,中宫之位不可久悬。此时鳌拜已经被打倒,遏必隆因为在打倒鳌拜过程中,执首鼠以观两端,对于鳌拜的行为一直持放纵的态度。鳌拜倒台之后,康亲王杰书以十二条大罪弹劾遏必隆,最后皇帝下狱遏必隆,削去太师之职,论死罪。但是皇帝念他是功臣之后,又是顾命大臣,自己的老丈人,免了他的死罪,保留他的公爵爵位,留他戍卫宫廷。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病死,谥号:恪僖。温恭朝夕曰恪,小心畏忌曰僖,这个谥号不是个美谥,里面饱含着皇帝对于遏必隆的责备、告诫和原谅。

此时后宫的嫔妃中,位份比较高的妃子,只有钮祜禄氏和之后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合适。像是以后康熙后宫地位比较高的“惠宜德荣”四妃此时还是贵人的名分,此时惠妃生了大阿哥、宜妃尚未生育、荣妃生了三阿哥、固伦荣宪公主,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二年刚刚入宫,位份更低。较早进宫的后宫像是汉军旗出身的李氏、正黄旗包衣出身的董氏、王佳氏、赫舍里氏此时都是贵人的名分,并且娘家势力也不行,没有资格入选皇后。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孝昭仁皇后常服像

佟佳氏是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康熙皇帝的亲表妹,但是彼时佟佳氏是汉军旗出身,康熙皇帝此时需要依赖满洲勋贵的支持,来平定三藩,从这方面看钮祜禄氏也比佟佳氏有优势。

再加上佟佳氏本身的优点,在孝诚仁皇后崩逝之后,都是孝昭仁皇后在打理后宫的事,成为皇后的人选也顺理成章了。

康熙十六年,钮祜禄氏被册立为皇后,同时佟佳氏被册立为贵妃,其他后宫也各升一级: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拉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

皇后册立可不止在后宫发个资格证书,皇帝请客大家伙搓一顿乐呵乐呵就完事了。因为当时皇帝大婚的时候,给原配皇后的待遇,也要给钮祜禄氏,即便是已经是老夫老妻过了十多年了,该补的还要补。

不过补是补,毕竟已经过了十多年日子了,也不能重新回娘家门上举行婚礼,但也相当隆重。

首先是前期要补办纳采礼,派内务府大臣去送聘礼,册封前一天还要去补送彩礼。皇帝自己去奉先殿告祭祖先,派大臣去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到了册封那天还要在太和殿设节案,皇帝亲自检阅册封的金册和皇后印玺。由宣制官当众宣读册立,将册宝交由正副使。正副使持节前行,校尉抬着装有皇后册宝的册宝亭在后。队伍出协和门,到景运门前止。这里是内宫了,队伍就要停止,将册、宝、节交给前来迎接的太监,太监再拿到坤宁宫,钮祜禄氏在坤宁宫门口迎接册宝,礼成。之后太监还要将节拿出来交给在景运门等待的正副使,正副使再拿着节回到太和殿复命。这就算册封完毕了。

完事之后皇帝还要带领群臣去太皇太后。太后宫里行礼祝贺。第二天皇后就要穿着皇后的朝服到两宫和皇帝住的地方行礼。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坤宁宫东暖阁

可惜也不是因为康熙皇帝命硬,还是孝昭仁皇后福薄,孝昭仁皇后只当了六个月零四天的皇后,就去世了。孝昭仁皇后在位期间唯一有明确记录的一件事,就是奏请皇帝,给自己的父亲遏必隆修建家庙的事情。遏必隆的家庙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但是皇后没有等到庙修起来就去世了。直到康熙十八年,遏必隆的家庙修好,皇帝亲自撰写碑文,算是给孝昭仁皇后一个交代。为皇后的父亲修家庙的事情,在清朝只有这一个特例,这个是有一个背景的,就是朝廷正在平三藩,需要满洲八旗的团结和统一,遏必隆属八旗之首镶黄旗的勋贵之后,尽管犯了错,但是皇帝依然优厚于他,为他修家庙,极大地团结和鼓舞了士气。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入宫直接封为贵妃(就是以后的温僖贵妃,是清朝唯一有谥号的妃子),这种破格提拔,也与孝昭仁皇后不无关系。在《甄嬛传》中,皇太后提到温僖贵妃,就恨的不行,就是有这个历史背景,她比温僖贵妃早入宫八年,并且诞下四皇子胤禛,六皇子胤祚,才和其他三位妃子一起晋为妃位,而温僖贵妃一上来就是贵妃,让她有些不平衡。

孝昭仁皇后去世后,清朝就没有皇后再住在坤宁宫了,有人说是坤宁宫阴气重,不吉利。小编则有另外的看法,其实孝诚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都是因为睡眠不足,操劳过度才去世的!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坤宁宫祭神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看看坤宁宫的地理位置。

坤宁宫在乾清宫和交泰殿后面,乾清宫代表阳,坤宁宫代表阴,都建在一片台基上,四周没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公用一个大院子。皇后平时住在自己的宫里,为了天家威重,平时不能随意出门走动,只能待在自己屋子里,如果是在景仁宫、储秀宫这样的地方,起码吃完饭,宫里没有别的妃嫔,自己还可以在院子里散散步。在坤宁宫住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坤宁宫是一座九间宽,三间深的建筑。顺治十二年,坤宁宫改造成了满族式的口袋房,东西各有一间为过道。皇后住在东边两间组成的冬暖阁,东三间开门,西边四间是祭神、煮肉、吃肉的地方。皇后的冬暖阁隔着门口那么近,谁从门口过都能听见。

坤宁宫是宫中主要的祭祀场所,除了大祭、报祭、月祭之外,每天还有寅时、申时的朝夕两祭,两祭各杀两头猪,蒸一锅糕,268年从未间断。猪要现杀活猪,防止以次充好。坤宁宫设萨满达一名,萨满太太四名,轮流当值,主持祭祀活动。祭祀的神灵很多,有萨满教的神祇、蒙古神祇、道教的神仙、佛教佛菩萨、还有帮助过满族建国的恩人。萨满太太穿官服甸子于每天子午二时入宫,走苍震门。光禄寺派人赶猪进坤宁宫,杀猪太监、内务府贫妇各当各职。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2:孝昭仁皇后 当选继后 为父建庙 坤宁香消

坤宁宫

准备工作要在寅时和申时之前就开始做,上香、杀猪、跳神、唱经、煮肉、上供、分肉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这些活动都是声音很大的,有时候皇后还要亲自参加,每天还要吃祭祀的猪肉。萨满太太是四个人轮流当值,干完了活就可以回家睡回笼觉了,轮着上白班的时候,更轻省。四个人当值,干一天休一天,绝对没有问题。可怜皇后是每天如此,半夜捞不着睡觉,中午捞不着歇晌,天天听猪的惨叫,就是自己不起来,也是没有办法休息的。

孝诚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的年纪都不大,却是早早就崩逝了,跟这种嘈杂的生活环境有极大关系。

孝惠章皇后也住过坤宁宫,但是幸运的是,孝惠章皇后是从草原来,身体健康些,她在坤宁宫住的时间不久,20岁时顺治皇帝驾崩,她就住到环境安静的慈宁宫去了,并且在太后的位子上待了57年,是个有福气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