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爲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新媽媽方面

1. 產後4~6小時之內一定要解小便,要當任務完成,即使你沒有感覺。因為在孕期你的寶寶一直頂著膀胱,一旦寶寶出生,膀胱壓力一下減小,它就會毫無知覺地膨脹,等你有感覺想尿尿,卻會因為壓力太大排不出來,如果一直排不出來就要導尿,會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2. 惡露 產後2周後會越來越少,如果量沒有減少,要看醫生。

3. 傷口 順產都有2公分左右的側切,一般在左邊,所以和孕期相反,要向傷口的另一邊,即右側睡,有助傷口恢復。(剖產沒說)

4. 屁屁坐浴 惡露乾淨後用開水涼後溫度在40~50度,倒在乾淨的專門用來洗PP盆裡,把PP懸在水中,不要坐到底。如果盆大,就把腿分開些,反之盆小的話就把腿併攏。坐20分鐘,如果期間水變涼了要加熱開水保持溫度。並在水中坐提肛,收縮會陰的動作7~8次。據說對痔瘡和保持會陰彈性有好處。(我覺得先要把外陰和肛門先洗一下,否則水還是髒的。)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5. 產婦房間要通風,至少每天上午9:00左右,太陽出來的時候,下午3~4點。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鐘。通風的時候產婦和嬰兒可以換一個房間待著,或者避風,不要對著風吹。

6. 產婦容易出汗,每天要擦身,分四部分進行,上衣脫去左邊就擦這半邊,擦完後要立即穿上,然後是右半邊,左腿,右腿。不可以一下把衣服全脫掉,否則容易著涼。洗澡要等傷口好了才可以,一定是淋浴,室溫不能太低。一定要刷牙,不過因為牙齦的問題要用兒童小牙刷(軟毛的)。

7. 做月子不是躺月子,順產後6~8小時,剖腹48小時要起來活動,自己小便,走動, 注意不要做彎腰的動作,給寶寶換尿布要坐著,否則腰部會有損傷。

8. 吃 原則:均衡全面 1) 產後頭三天不能吃油膩的東西,一定要清淡,因為這時乳腺管未打開,吃了大補的東西奶會堵在乳房中出不來,這時寶寶吃的少,吸吮力也小,你就等著受罪把,奶漲又不通會很疼的。要吃的是稀飯,或者山芋稀飯,小餛飩,最多吃河蝦麵條。 2) 產婦一定要吃熱的蔬菜.熱的水果(放在熱水裡溫一下) 3) 所有熱性的東西:紅棗 桂圓,火腿,老母雞,等等。要在惡露乾淨後再吃,否則惡露會一直不乾淨。 4) 紅肉(豬,牛羊)白肉(雞鴨蝦)交替吃,紅肉補鐵,白肉主要是蛋白質,雞蛋一天最多2個。 5) 喝湯一定不要忘了吃裡面的肉,湯裡營養最多25%,其餘都在肉裡。

9. 保護乳房 1) 用專用的小毛巾擦乳房,此毛巾的清潔不能用洗衣粉或肥皂,因為你一天要擦多次,肥皂的鹼性會對乳頭有刺激,多用了容易裂。要用開水燙好後擦乳房。不要用紗布,有毛絮會殘留在乳頭上,容易堵。擦完後最多用食用油擦一點在乳頭上,保護乳暈。 2) 小孩吸吮要讓他含住大部分乳暈,光吸乳頭是吸不出多少的,而且對你的乳頭會有傷害,把他小下巴往下輕輕拉一下,讓他嘴張大些含住大部分乳暈。

10. 順產2個月,剖腹3個月後才能有性生活,並注意避孕,剛生完小孩再去刮宮對子宮傷害很大,弄不好感染了要切除子宮的。

11.頭髮 醫生建議要剪短,因為產後激素水平下降很快,會成把掉髮,頭髮長的話肯定比短髮要看起來掉得多。再者,產後7~10天才能洗頭,加上大量出汗,頭髮長捂著肯定難受。產婦頭髮可以梳,但是要選寬齒的,輕輕地按摩一下頭皮。

12.補充一下,乳墊要及時更換,不要等乳墊硬了再換,胸罩也一樣,原則是不讓有硬的東西刺激乳頭,否則容易破。另外擦身是躺在床上,擦的地方露在外面,其餘都要蓋好被子,保暖是最重要的,產後體虛感冒了不容易恢復。產後避孕只能用套套。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寶寶方面

1. 鼻 要用專用的小毛巾和盆子給寶寶用。買兩種棉籤,一種細頭的,一種粗頭的(質量一定要選好的緊質的,否則一卷掉在鼻子裡就麻煩了。細頭的用水沾溼了,(不要太溼)輕輕在鼻孔內卷一下。如果有鼻屎,也可以把它沾溼了,寶寶打個噴嚏就會打出來,不要硬挖。

2. 耳 新生兒是容易吐奶的,吃完奶後貼著自己肩部豎抱輕拍令其打嗝。然後慢慢放到床上,往右方側睡,(在寶寶身後墊個小枕頭讓他保持側著),目的是為了一旦吐奶不會嗆到氣管裡,20分鐘後再平臥。餵奶前換尿布啊,洗澡之類的都要先完成。如果吐奶,要給他擦乾淨,特別是耳朵,奶水很容易流進去,要及時清乾淨,這時用粗的棉籤,擦外耳廓。餵奶要左右交替,一個乳房要寶寶吸滿10分鐘,因為奶分前奶和後奶,前奶提供糖份,後奶提供脂肪,10分鐘一般前奶後奶都能吸到,寶寶如果吸了5分鐘睡了,揪他耳朵,讓他繼續吸。如果只餵了一個乳房,另一個乳房一定要用吸奶器吸乾淨,否則時間長了,大腦會指令這個乳房不產奶,假如盯著一個乳房喂寶寶,乳房會有大小的。

3. 嘴 寶寶的嘴裡黏膜是很嬌嫩的,絕對不能動,別的地方能洗,嘴不能洗。

4. 眼 如果媽媽體質是內熱的話,出生後寶寶眼屎會多,2天后一般會改善,也是用毛巾或棉籤擦,眼屎假如一直多,就用棉籤沾點金黴素眼藥膏擦在外面。

5. 屁屁 女孩子記住從會陰往肛門處洗,每次洗完搽護臀膏在肛門和會陰周圍。

6. 臍帶 臍帶完全好要7~8天,用紙尿布一定要把尿布往下拉一下露出臍帶,,每次洗澡後要給臍帶消毒,用75%的酒精,沾溼後棉籤由內向外擦,每天2次。7天左右結痂,結痂後要把痂鬆一鬆,讓酒精碰到痂裡面(醫生說的,聽起來有點嚇人),這樣才好得快。寶寶臍帶附近有紅腫要送醫院。

7. 尿布 天氣冷了,家長怕寶寶屁屁冷,把尿布捂熱了給寶寶用,這樣反而會使寶寶紅屁股,一定要冷的放上去,寶寶的屁股和臉都是最不怕冷的。

8. 奶蘚 過敏體質的媽媽生的寶寶很容易得奶蘚,媽媽這時喂寶寶的話不要吃海鮮等發的東西,寶寶注意曬太陽不能曬頭。

9.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一般都會有,是因為胎兒在母腹中靠紅血球交換氧氣,出生後可以自主呼吸,大量的紅血球就會死掉,因為用不上了,死了的紅血球沒辦法很快排出,就堆在皮膚上呈黃色。過14天會消退,不退的話送醫院照藍光。

坐月子的13條秘訣

1.安靜休養30-40天 產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即為“休息”,在這段時間內,產婦周圍的親戚,如孃家的母親與姊妹、夫家的親屬、當然還有丈夫等,都應同心協力的來照顧產婦,不讓她做任何家務,不論貧富或者第幾次生產,甚至是小產,都一定要同樣的慎重!

2.臥床二週 產後二週內為子宮收縮最快速的時候,若產後即常坐起或走動,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將造成鬆垮的子宮及內臟收縮不良。產後二週內,除了吃飯及上廁所之外,其餘時間,不論是白天或是晚上,均應臥床休息。

3.用正確的方法清潔頭皮 要想子宮儘快恢復功能,最重要的便是要將子宮內的汙血完全排出,如果能使子宮成為真空狀態,則荷爾蒙的分泌將會特別活躍,子宮的功能亦會比懷孕前更好!而洗頭會影響產後惡露的排除,頭皮一受涼,子宮的汙血會凝結成血塊不易排出。 然而產婦的新陳代謝特別旺盛,所以必須用正確的方法來清潔頭皮:將藥用酒精隔水溫熱,再以脫脂棉花沾溼,將頭髮分開,左右擦拭頭皮,稍用手按摩一下頭部後,再以梳子將髒物刷落,如此將會感到較清爽,此法可於飯前天天擦拭,或用軟梳梳理頭髮,好讓頭部氣血暢通,保持腦部清新。

4.兩週內儘量不要洗澡 為了避免受涼,產後兩週儘量不要洗澡,但應該用正確的方法擦澡。可以將茶水(即將茶葉濾掉的茶水)放入適量的鹽與藥用酒精混合後,來清洗陰部及肛門,有收斂的作用。第三週起可淋浴,滿月後方可泡澡。

5.不可吹風,不論是熱風或冷風 產後全身的毛細孔,包括頭皮的毛細孔都是張開的,此時一吹到風,不論是熱風或冷風,毛細孔就會立刻收縮,很容易造成筋骨痠痛、頭痛、頭風,甚至感冒。

6.室溫維持在25-28攝氏度 產婦要有舒適的環境,夏天太過炎熱需開空調,讓室溫維持在25-28攝氏度之間,但卻要注意不可以吹到風,而且產婦要穿長褲、長袖衣,並且穿襪子。

7.不可抱小孩 產後全身的機能均在迅速的恢復中,所以不可提重物、不可抱小孩,否則極易產生內臟下垂的體型。況且,新生的嬰兒,骨骼、內臟均尚未發育完全,最好還是儘量讓他睡覺,常抱他只會對他造成不良影響。

8.側躺餵奶 至於喂母奶時,也要側躺在床上,將嬰兒放於身側讓他吸好,產婦可以斜靠,並在嬰兒及產婦的背面各放一個大枕頭支撐,但要注意不要堵住嬰兒的鼻子,以免窒息。

9.關於母奶每一個女人於生產完後,一定都會分泌母奶,最好在產後的6個月中都能充分授乳,這是最順乎自然的育兒原則,不但能保護母親,而且可減少日後發生乳癌的機會。如果奶水清淡或不足,可從產後第三週起補充花生豬腳;而為了要讓產後奶水快速分泌,可於產後第一時間施行“按電鈴”(刺激乳頭)的功課: 產後休息恢復後(剖腹產等麻藥退乾淨後)即開始每四個小時按一次電鈴(刺激乳頭),直至奶水衝出來為止。 刺激乳頭的方法有三種:讓剛出生的嬰兒吸、使用吸奶器、請新手爸爸協助以便控制吸力。每次每邊乳房不要超過15分鐘,但要固定每四小時刺激一次乳頭,不要間斷,直至奶水衝出來源源不絕為止。

10.不可替小孩洗澡前面強調月子期間不可抱小孩,相同的道理當然更不可以彎著腰來替小寶貝洗澡,如果無法做到,那麼產後腰痠背痛及手腳痠麻的現象必定會隨之而來。

11.不可流淚 女性的老化從眼睛開始,所以產後眼部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產婦如果哭泣的話,眼睛會提早老化,有時會演變為眼睛痠痛、青光眼或白內障的起因。

12.少看電視及書報雜誌 產婦應儘量少看電視及書報,如果一定要看,則每十五分鐘須讓眼睛休息十分鐘。最好能多聽聽輕柔的音樂,一方面讓眼睛充分的休息,一方面可調整情緒,消除神經緊張。

做月子裡的注意事項

月不只是30天:傳統上人們將產後一個月稱為“坐月子”,但實際上,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並未得到完全的復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如在此期間產婦乾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宮下垂等疾病。

一、產婦的個人衛生

傳統上認為:產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怕因此受風受涼留下病根。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合理的。

1、“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2、一般產後一週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澡。

3、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②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③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溼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4、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保持口腔衛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②產婦身體較虛弱,正處於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③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宵夜後再刷一遍。

④可在產後的3天採用指漱,即把食指洗淨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於手指上並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鬆動。

5、至於剪指甲、趾甲也可以照常進行,指甲是角化了上皮,根本不存在“剪刀風”的問題。

6、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二、剛生完BB的注意事項

1、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產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產後應喝蔬菜湯。很多媽媽產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於下奶。產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並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

另外,產後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於腸道和腹部肌肉鬆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誤區:傳統說產婦坐月不能吃青菜,否則BB拉肚子

解釋:老人們擔心的拉肚子問題,很多時候指的是嬰兒的大便呈綠色。嬰兒偶爾會有墨綠色大便是因為食物殘渣經膽汁消化,而膽汁是黃色並使大便成為酸性,排出後與空氣接觸,偶爾會變成綠色。一般餵母乳的大便容易偏向酸性,有可能成為綠便排出。另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還有:(1)未吃飽的嬰兒也可能拉綠色的稀大便,屬於飢餓性腹瀉。(2)媽媽吃得太油膩,嬰兒也會消化不良,拉綠色大便。因此媽媽的飲食要均衡。

3、產後三天內可以喝清淡魚粥

產婦在生產完的三天內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掛麵也是好的選擇。二三天後,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後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除了恢復體力外亦有助於乳汁的分泌。注意!產後的一週內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

4、什麼時候能活動:產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5、記得及早給BB吮吸乳頭:分娩後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於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後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產後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臥位學習餵奶。多數產婦分娩後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BB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於乳汁分泌。

7、隨時留意自己的情況:產後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生。惡露會發出新鮮的血腥味,但如果發出惡臭,應立即告知醫生,因為這表示可能感染了。另外,最好在惡露排出期間使用衛生棉或產婦衛生巾。

8、除了家人,親戚朋友不要過早探望產婦和嬰兒:由於剛分娩後的產婦需要靜養以恢復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要給產婦儘量多的時間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產婦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月子裡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月子期間應該吃的15樣東西

1.豬肝適合在早上、中午食用。

2.雞蛋蛋黃中的鐵質對貧血的產婦有療效。

3.蓮藕排骨湯可治療坐月子期間的貧血症狀,蓮藕具有緩和神經緊張的作用。

4.乾貝有穩定情緒作用,可治療產後憂鬱症。

5.紅蘿蔔含豐富的維他命A、B、C,是產婦的最佳菜餚。

6.豬腰有強化腎臟、促進體內新代謝、恢復子宮機能、治療腰痠背痛等功效。

7.芝麻含鈣高,多吃可預防產鈣質之流失及便秘。

8.豬蹄能補血通乳,可治療產後缺乳症。

9.花生能養血止血,可治療貧血出血症,其有滋養作用。

10.西芹纖維質高,多吃可預防產婦便秘。

11.糯米性味甘平,補中益氣,而紅蟳油飯是一道產婦高貴補品。

12.黑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及維他命A、B、C,對腳氣浮腫、腹部和身體肌肉鬆弛者也有改善功效。

13.海參是零膽固醇的食品,蛋白質高,適合產後虛弱、消瘦乏力、腎虛水腫及黃疸者食用。

14.豬心有強化心臟的功能。

15.吻魚含鈣豐富,適合產婦食用。

月子期間不該吃的8種食物

1.產後一週內禁食大量麻油、酒:因為大量的麻油與酒精會增加惡露量,甚至造成產後大出血。

2.產後禁食人參:產後貿然服用人參,會有產後大出血或惡露排出不暢的後遺症。

3.哺餵母乳者禁食人參、韭菜、麥芽及其製品,以免造成退乳現象。

4.在坐月子時期忌吃生冷、寒涼食物:如

蔬菜類:大白菜、白蘿蔔、瓜類、蓮藕、菠菜、芹菜、慈姑、金針菜、黃瓜、冬瓜、蕪菁、牛蒡、涼薯、萵苣、菱角、大白菜、金針菜、油菜、荸薺、龍葵、龍鬚菜、豆瓣菜、水芹菜、珍珠筍、大頭菜、蒟蒻、絲瓜。

水果類:西瓜、西紅柿、火龍果、葡萄柚、柚子、水梨、楊桃、山竹、葡萄柚、草莓、枇杷、香蕉、哈密瓜、橘子、杮子、、子水。

其他類:西洋參、車前草、薄荷、綠豆、小麥、大麥、蕎麥、薏仁。

5、忌吃醃漬、燒烤、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

6、飲食以清淡為主,少油、少鹽、少糖為宜。

7、惡露未轉呈淡褐色、排量未減、或還有血塊之時,不能吃補藥及以大量酒烹煮食材,以免惡露排不乾淨。

8、預防產後肥胖,忌吃油膩,要少油少鹽少糖,以清淡為宜。

產後飲食別陷入3大誤區

誤區1 產後新媽媽出血多,吃點桂圓、紅棗、赤豆可以補血

桂圓又名龍眼,它富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B等多種營養素,其中含有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別對於耗傷心脾氣血的人,更為有效。而紅棗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解讀:赤豆有治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所以在民間,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產後新媽媽們出血較多,所以吃點桂圓、紅棗、赤豆可以補血,但是常常出現的情況卻是吃了這些東西不但沒有補血,反而增加了出血量。此外,這些都是高糖食物,有的新媽媽們由於產後體虛活動量也不大,在床上吃,又不及時刷牙,這樣很容易引起蛀牙。

誤區2 為了早產奶,產後馬上多喝湯

很多媽媽們生怕寶寶出生後捱餓,所以總希望自己能夠儘早產奶,來給自己寶寶足夠的營養。其實從寶寶出生到開始產奶,中間有一個環節,就是要讓乳腺管全部暢通。如果乳腺管沒有全部暢通,而新媽媽又喝了許多湯,那麼分泌出的乳汁就會被堵在乳腺管內,嚴重的還會引起新媽媽乳腺炎。

解讀:要想產後早產奶,一定要讓寶寶儘早吮吸新媽媽的乳頭,促進媽媽乳腺管的暢通,然後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湯,如鯽魚豆腐湯、黃鱔湯等,也可食用少量催奶食物,如黑芝麻、鯽魚,對新媽媽儘早產奶都有很大幫助。

誤區3 產後體虛多吃老雞

分娩後又要對寶寶進行哺乳所引起的。在這個時候,可以給新媽媽選擇一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蝦仁煨面、紅薯稀飯等。

母乳餵養正確姿勢

在媽媽母乳餵養時,抱小寶寶的有數種姿勢,您可以每種都試試,選擇一種您和自己的小寶寶感覺最舒適的姿勢。無論選擇哪種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這有助於寶寶正確的“吮住”或“攀著”。也不要僅以雙手抱著寶寶,應將寶寶擱在自己的大腿上,否則,哺乳後容易發生腰痠背痛,影響休息。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1.摟抱(輕鬆且常用的姿勢。)

2.交叉摟抱、垂直摟抱或中間姿勢(寶寶頭下墊上東西,有助於寶寶含住乳頭。適合於早產兒或吮吸能力弱或含乳頭有困難的小寶寶。)

3.緊抱或“象抱橄欖球一樣”(可讓母親看到並控制寶寶的頭部。適合於乳房較大或乳頭內陷而非凸出或扁平的母親)

4.側臥(可讓母親在寶寶吃奶時休息或睡覺。適合於經過剖腹產手術的母親。避免壓迫傷口。)

5.換位(有助於鼓勵拒絕在不太喜歡的乳房上吃奶的寶寶吃奶。)

寶寶在胸前的抱放位置圖

1.碰碰寶寶嘴唇,讓嘴張開。

2.嘴張開後,將寶寶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頭和乳暈上,寶寶的腹部正對自己的腹部。

3.如果寶寶吃奶位置正確,其鼻子和麵頰應該接觸乳房。

4. 待寶寶開始用力吮吸後,應將寶寶的小嘴輕輕往外拉約5mm,目的是將乳腺管拉直,有利於順利哺乳。

生完孩子注意事項,(女人必看為自己將來的寶寶轉載吧)

寶寶嘴在乳頭上的正確位置

注意:寶寶的嘴唇包住乳頭和乳暈,其鼻子和麵頰接觸乳房。寶寶的嘴唇在外面(或外翻),不是內收回。

讓奶水如泉湧的開奶12法

2、注意“食”效

新手媽咪應當保持每日喝牛奶的良好習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總之吃得“好”不是所謂的大補,傳統的豬蹄、雞湯、鯽魚湯中的高脂肪不僅會堵塞乳腺管,不利母乳分泌,還會讓媽咪發胖,所以主要是吃得對,既能讓自己奶量充足、又能修復元氣且營養均衡不發胖,這才是新手媽咪希望達到的月子“食”效。

3、兩邊的乳房都要喂

如果一次只喂一邊,乳房受的刺激減少,自然泌乳也少。每次餵奶兩邊的乳房都要讓寶寶吮吸到。有些寶寶食量比較小,吃一隻乳房的奶就夠了,這時不妨先用吸奶器把前部分比較稀薄的奶水吸掉,讓寶寶吃到比較濃稠、更富營養的奶水。

4、多多吮吸

媽媽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寶寶吮吸的次數;由於寶寶吮吸的力量較大,正好可藉助寶寶的嘴巴來按摩乳暈。喂得越多,奶水分泌得就越多。

5、吸空乳房

媽媽要多與寶寶的肌膚接觸,孩子對乳頭的吸吮是母乳分泌的量佳刺激。每次哺乳後要讓寶寶充分吸空乳房,這有利於乳汁的再產生。

6、保持好心情

母乳是否充足與新媽媽的心理因素及情緒情感關係極為密切。所以,媽媽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急不躁,以平和、愉快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7、補充水分

哺乳媽媽常會在餵奶時感到口渴,這是正常的現象。媽媽在餵奶時要注意補充水分,或是多喝豆漿、杏仁粉茶(此方為國際母乳會推薦)、果汁、原味蔬菜湯等。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8、充分休息

夜裡因為要起身餵奶好幾次,晚上睡不好覺。睡眠不足當然會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白天可以讓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一下寶寶,自己抓緊時間睡個午覺。還要學會如何在晚間餵奶的同時不影響自己的睡眠。

9、按摩刺激

按摩乳房能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媽媽用乾淨的毛巾蘸些溫開水,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15分鐘,同時還可配合下列按摩方式:

環形按摩雙手置於乳房的上、下方,以環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

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頭方向按摩;

指壓式按摩雙手張開置於乳房兩側,由乳房向乳頭擠壓。

10、避免乳頭受傷

如果媽媽的乳頭受傷、破皮、皸裂或流血並導致發炎時,就會影響乳汁分泌。為避免乳頭受傷,建議媽媽們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控制好單側的吮吸時間,否則很容易反覆受傷。

11、原味蔬菜湯

原味蔬菜湯就是將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產後當天(剖腹產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以後保證每天不少於喝兩次。

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西芹,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

製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

12、花生蓮藕湯

原料:蓮藕250g,花生100g,紅棗10個。

製作:

1、將蓮藕節洗淨,切成小塊;花生、紅棗(去核)洗淨。

2、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3小時。

3、加入適量調料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