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在中國,不論提到什麼工作,華為總能吊打一批人,出身華為便自帶光環,如果能做到高管職位,更是了不起。

然而,卻有人放棄華為高管,辭職創業。沒想到還真讓他做出了名堂,一年開出47家店,更厲害的是,一家僅有12平米的店,竟能年收入過千萬!

他就是川記百鮮花甲的創始人李彥焌。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1

放棄高職高薪,下海賣花甲

創立川記百鮮之前,李彥焌在華為任職,7年時間從一名普通員工做到了高管,是華為技術工程部最年輕的主管。

無論怎麼看,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他卻在人生正輝煌的時候選擇了辭職下海做餐飲。

“我沒覺得有什麼可惜的,三十歲之前要儘可能的在大企業學習系統、長本領,到了三十歲以後就要跳出體制,幹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

抱著斷舍離的態度,李彥焌這個餐飲小白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因為什麼都不懂,李彥焌算是從頭學起,他每天忙著跑市場做調研、摸門道,但就是沒確定要做什麼。

直到某一天忽然想起來在華為的日子,因為工作壓力,每天加班是常事,晚上吃夜宵犒勞自己是最幸福的事,但卻發現可供選擇的外賣真的很少。

於是李彥焌想著如果自己能解決他們的需求就好了,說幹就幹,找準方向之後,李彥焌有如神助,很快就確定了做花甲。

一是花甲不受季節控制,貨源穩定,二是花甲算海鮮類,能夠提升品類價值,三是能夠搭配主食賣,四則是因為花甲有很大的年輕人客群。

於是2016年,李彥焌創立了川記百鮮花甲。

本以為做起來不會很順利,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年,李彥焌就在12平米的小店裡做出了年入千萬的業績,還開了47家店!

那麼,李彥焌到底做了什麼呢?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2

精準洞察,直擊用戶痛點

吃過花甲的人,都知道,吃起來得小心翼翼的,不然很容易吃到沙子,當然,即便小心翼翼,最後吃到沙子的幾率還是很大。

但川記百鮮的花甲就不會。

這是因為李彥焌自建了養殖工廠。

創建川記百鮮時,李彥焌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很多顧客因為吃到沙子就會減少吃花甲的次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彥焌便進行了大量的調查。

他發現,花甲有沙子主要和天氣相關,如果天氣正常花甲2個小時就能把沙子吐乾淨,而且只要在正常氣溫28°左右,溼度也正常的情況下,花甲是不會有沙的!

但他們從各個海鮮市場進貨回來的花甲,自然沒辦法完全滿足這幾個條件,因此李彥焌決定自建養殖工廠,用養殖工廠的形式來養殖花甲。

他還花了200萬研發了一個類似空調的機器,可以讓溫度、溼度都達到最適合的狀態。

沒有沙子的川記百鮮自然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通過口口相傳,收穫了不少的食客。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3

除了早餐外都是盈利時間

縱觀大部分餐飲店,以單品取勝的畢竟少數,大多都是以爆品吸引人,然後做其他品類,川記百鮮同樣不僅僅只做花甲。

“花甲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引子,除了花甲以外我們還有小龍蝦、皮皮蝦、魷魚……等其它海鮮產品。”

不難看出,川記百鮮的菜品都很符合時下年輕人的口味,而且基本上客單價都不會太低。

而豐富的種類又能讓顧客在外賣平臺搜索時,很容易就搜索到川記百鮮的店,而越多人搜索,川記百鮮的排名越靠前,如此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也就是說,除了早餐外,其他時間都是川記百鮮的盈利時間。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4

一線城市只做外賣

三四線城市堂食+外賣

2016年時,是外賣爆發的一年,這一年很多品牌因為外賣而走紅,川記百鮮也搭上了外賣的快車。

不過李彥焌並非刻板地只做外賣,他按照城市區域進行了規劃。在一二線城市做外賣,三四線城市則是堂食+外賣的組合。

這是因為一二線城市租金高,人力成本也高,如果做外賣,一間10平米的小店就可以解決廚房問題了。再加上一二線城市工作壓力大,白領點外賣的機會比到店的機會更大。

而三四線城市不論房租還是人力都相對要低一些,而且生活節奏相對要緩慢一點,居住在這裡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去決定自己要吃什麼,在哪兒吃,堂食是必不可少,堂食+外賣的組合就能突破空間上的侷限了。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5

低於同行20%價格,用花甲引流

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餐飲店,如果有爆品,或者是主打產品,其價格一般都相對貴一些,但川記百鮮卻恰恰相反。

在川記百鮮,李彥焌將主打的花甲價格定到了低於同行20%的水準,如此一來就吸引了大批愛好花甲的顧客。

而真正為川記百鮮帶來盈利的則是其他菜品,花甲相當於只需要完成引流作用。

當然,李彥焌能這樣做是有底氣的,畢竟他是有養殖工廠的人。即便低於同行20%的價格,他也不會有所虧損。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6

借鑑麻辣燙小菜,花甲里加小菜

菜品是一個餐飲品牌的核心,如何做關係著這個品牌能否存活,沒有特色的品牌必然無法存活太久。

為了把自己的花甲做出花來,李彥焌就參考了大部分餐飲品類,發現麻辣燙是最值得他借鑑的。

觀察了幾家大牌麻辣燙的產品構成,他發現有三樣菜是銷量最高、重合度也最高的,於是他把這三樣菜加到了自己的花甲裡。

除此之外,李彥焌還調研了淘寶零食的熱賣產品,將其中銷量最好的重口味零食也拿來配合售賣。

所有的一切,都只為提升客單值,讓顧客吃出新鮮感。

華為高管辭職創業,12平米小店年入1000萬,一年開出47家店

07

一個人3個鍋,8分鐘240份

很多餐飲品牌在用餐高峰期經常容易顧此失彼,優先外賣則堂食顧客等待的時間就長了,而優先堂食外賣顧客也無法準時吃到心儀的菜品。

但川記百鮮卻沒有這樣的煩惱,他們能做到8分鐘240份菜品。

原來李彥焌聰明地將耗時長的步驟交給了第三方,不做大包大攬的活,並且還聰明地只做原味的,等到訂單來時再進行添加,這就大大節省了製作時間。

此外,他還自主研發了炒鍋,讓設備跟得上節奏,一鍋就能出80份,且標配一個師傅掌握3個鍋。

從成立川記百鮮開始,21個月的時間,李彥焌沒有哪一天不工作18小時以上,他也有迷茫、有自我否定、有無法言說的累,外人看到的是他的成績,卻看不到他的努力,這大概是所有創業人都經歷過的吧,但李彥焌卻堅持了下來,對他來講,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能獲得成長就是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